光登伯效应

✍ dations ◷ 2025-08-10 17:48:20 #半导体,光电子学,太赫技术

光登伯效应(英语:photo-Dember effect),半导体受飞秒激光激发后,发出带电的电磁辐射,这是由于极快电子-空穴对在很强载流子梯度而造成的。同时,由于电子和空穴的迁移率不同,破坏了表面的对称性,半导体表面附近形成垂直表面的电偶极矩(正极在下,负极在上)。这种效应,称为光登伯效应。它是美国物理学家亨利·登伯(英语:Harry Dember)于1931年发现的。

光登伯效应的主要应用之一是用来产生太赫兹脉冲辐射或太赫兹时间范畴谱仪。大多数半导体都具有光登伯效应,但在狭带隙半导体,如InAs 和InSb ,它们具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而光登伯效应较强。

近来已有人能做出与激化面平行的极化面光登伯效应。

相关

  • 无机物无机化合物通常是缺乏C-H键的化合物,即非有机化合物的一种化合物,但是这个区分没有明确、公认的定义,学界对此有不同看法。尽管深层地幔的成分仍然是活跃的研究领域,但无机化合
  • 抗真菌药物杀真菌剂(英语:fungicide)是指用来杀死或抑制真菌或真菌袍子的化合物或者生物体。真菌能够对农业产生严重的危害,例如严重减产,质量降低等。卵菌不是真菌,尽管它和真菌很相似,例如
  • 马德里三一一爆炸案马德里三一一连环爆炸案(西班牙语:Atentados del 11 de marzo de 2004;常被简称为11-M)是指一系列发生在2004年3月11日针对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市郊铁路系统的恐怖主义炸弹袭击。在
  • 南岛南岛(英语:South Island;毛利语:Te Wai Pounamu)是组成新西兰的主要两个海岛之一,与北岛被库克海峡隔断。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即在南岛对岸,福沃海峡在南面,使之与斯图尔特岛分开。西面
  • 南山案南山案,发生于清圣祖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的文字狱,由左都御史赵申乔举发。赵举发翰林戴名世(人称戴南山)的作品《南山集》“狂妄不谨”、“语多狂悖”,名世被斩。康熙四十一年(1702
  • 螠虫目见内文螠虫目(学名:Echiuroidea),亦作螠目,旧作螠虫动物门或螠虫动物纲(Echiura),是动物界环节动物门的一类生活中海洋中的底栖动物。主要生活在浅海的泥沙中、岩石缝中以及珊瑚礁或
  • 沃纳马克·罗伯特·沃纳(Mark Robert Warner,1954年12月15日-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美国政治家、商人,美国民主党成员,曾任弗吉尼亚州州长(2002年-2006年)。
  • 弗朗索瓦·密特朗弗朗索瓦·密特朗(法语:François Mitterrand,1916年10月26日-1996年1月8日),法国政治家,曾任法国总统和法国社会党第一书记。1934年曾参与极右运动,当时属于一个反犹太人与火十字团
  • 于伦耀鲶于伦耀鲶,为辐鳍鱼纲鲶形目塘虱鱼科的一个种,分布于非洲刚果河中游的Ibembo流域,栖息在水底,体长可达9.8公分。FishBase 维基物种中有关于伦耀鲶的数据
  • KiwixKiwix是用于离线浏览维基百科的免费应用软件。维基百科的内容以压缩形式存储在zim格式的文件中,Kiwix可以读取此类文件以达到帮助用户在没有网络链接的情况下浏览维基百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