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蓬莱米
✍ dations ◷ 2025-02-23 19:54:36 #蓬莱米
蓬莱米,是一种在台湾广为食用的稻米品种的概称,依时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定义。现今概称的蓬莱米,为粳米和籼米的混种,初始的蓬莱米品种,系由日本稻作专家矶永吉与末永仁改良成功。
1921年,于台北草山(今阳明山)上的竹子湖栽种成功,后逐步推广。1926年(大正15年)4月24日,由伊泽多喜男总督在台湾铁道饭店召开的日本米榖大会中正式公布命名为“蓬莱米”,以有别于台湾本土品种的“在来米”(另外几个候选名称包括“新台米”、“新高米”),蓬莱米遂逐渐成为这种新品种稻米的概称,包括日后广为种植的“台中六十五号”等品种。台湾种植稻米,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后随中国移民大量迁徙前来,带来籼稻品种的稻种,而成为籼稻农业区域的一环;此种稻米在日治时期被称为在来米〈即原有的本地籼米〉。在台湾的环境中,可一年两收,甚至少部分地域内并可有三熟,长期以来成为销往中国地区的重要粮食及经济作物。但在日治时期,台湾在来米的口感并不合习惯粳米的日本人之口味,台湾总督府农业试验所因此引进日本本土品种粳米,经过多次试验改良研究后,矶永吉技士于1922年培植出成功的新品种。1926年,由伊泽多喜男总督在台北铁道饭店召开的日本米榖大会中正式命名为“蓬莱米”,而矶永吉也被尊称为“蓬莱米之父”,蓬莱米的口味也广为台湾人接受。蓬莱米的外观,比在来米短而粗,呈椭圆形,米粒较大、黏性强,能适应高温,肥料反应性高,故在多肥的配合下,产量可比在来米高。但也因如此,蓬莱米的栽种也必须使用大量的肥料。蓬莱米也是台湾外销米种中口碑甚好的一种,曾大量输往日本本土。在台湾,也广被用来酿酒,如米酒就是使用蓬莱米所酿成的。
相关
- 克劳狄乌斯·托勒密克劳狄乌斯·托勒密(古希腊语:Κλαύδιος Πτολεμαῖος;拉丁语:Claudius Ptolemaeus,约100年-170年,又译托勒玫或多禄某)是一位学者,同时也是数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
- 极性在化学中,极性(polarity),是指一个共价键或一个共价分子中电荷分布的不均匀性。如果电荷分布得不均匀,则称该键或分子为极性;如果均匀,则称为非极性。物质的一些物理性质(如溶解性、
- 法国历史法国历史开始于人类第一次踏足这片后来被称为法兰西的土地。从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起,就陆续有人定居于此。到了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凯尔特人又源源不断地涌入。后来,公元
- 斯科延斯·克里斯蒂安·斯科(丹麦语:Jens Christian Skou,1918年10月8日-2018年5月28日),丹麦化学家以及诺贝尔奖得主。斯科生于丹麦莱姆维的一个富有家庭。他父亲马格努斯·马丁努斯
- 抓氢键抓氢键(又称agostic键)是一种烷基、烯基、炔基或芳基中的氢与过渡金属间形成的3c2e键。
- alpha cell胰岛A细胞(alpha cells,亦作α-cells),是胰岛中的一种内分泌腺上皮细胞。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胰岛α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20%,而胰岛β细胞约占75%。胰岛α与胰岛β细胞的比例适当
- 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Stomach Meridian of Foot-Yangming,ST)是一条经脉,十二正经之一,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本经起于承泣,止于厉兑,左右各45个腧穴。起于鼻翼两侧(迎香),上行到鼻根部,与旁侧足
- 财富(2011)《财富》(英语:Fortune)是一本美国商业杂志,由亨利·路思义创办于1930年,拥有专业财经分析和报道,以经典的案例分析见长,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商业杂志之一。现属时代公司。
- 扣肉扣肉是一道用猪肉、牛肉或羊肉蒸制成的中国南方菜肴。川菜称烧白。扣肉的“扣”是指当肉蒸至熟透后,最后将其倒盖于盘中的过程。通常作法有芋头扣肉及梅菜扣肉。另外扣肉罐头
- 玻璃陨石玻璃陨石,中国古代称雷公墨,是一类天然形成的玻璃物体,目前一般认为是大型陨石碰撞地表时,地表岩石和陨石被快速加热融化溅起后,下落并冷却而形成,但也有少数研究人员认为其是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