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
✍ dations ◷ 2025-10-21 09:00:58 #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
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俄语:Вячеслав Михайлович Молотов;1890年3月9日-1986年11月8日),原名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斯克里亚宾(Вячеслав Михайлович Скрябин),早年参加革命时,将姓氏改为“莫洛托夫(Молотов)”取“锤子”之意(俄文“锤子”为молот)。1930年-1941年任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政府总理),1942年-1957年任苏联人民委员会(1946年后改称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1939年-1949年及1953年-1956年兼任外交人民委员(1946年后改称外交部长),1957年6月被降为驻蒙古大使,1964年被开除党籍,勒令退休。1984年恢复党籍。莫洛托夫生于沙皇俄国维亚特卡省亚兰斯克(今苏维埃茨克 (基洛夫州)),原名斯克里亚宾,商店职员之子,与常见错误相反他与知名作曲家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斯克里亚宾并无亲属关系,在圣彼得堡理工学院就读。后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担任《真理报》编辑。被沙俄政府流放。1912年在圣彼得堡结识斯大林。在沃洛格达流放期间曾靠演奏小提琴挣生活费。考上大学从而合法结束流放生活,随后以大学生的身份免服第一次世界大战兵役。1915年,由于认为斯克里亚宾不好发音,莫洛托夫听上去与无产阶级和工人联系更紧密,故使用假名莫洛托夫。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时,是布尔什维克在彼得堡的地方党组织负责人。在列宁时期就是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26年起任政治局委员。他是斯大林的亲信。在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李可夫倒台(1938年被处死)后,他继任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成为斯大林领导班子的二号人物,支持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政策并参与领导了大清洗。1939年-1949年及1953年-1956年兼任外交人民委员(1946年后改称外交部长),是斯大林国际谈判的主要代言人和顾问,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飞越敌占区上空与西方领导人斡旋。他善于使用外交手段维护苏联的利益,能言善辩,被誉为外交天才,尽管斯大林对他并不完全信任。1941年,斯大林亲自出任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把莫洛托夫降为苏联人民委员会(后改称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1949年,莫洛托夫的妻子热姆丘任娜因支持犹太人的言论遭到了斯大林的迫害,莫洛托夫被解除了外长职务,但莫洛托夫至始至终都在坚定的支持斯大林,在斯大林去世后重新兼任外交部长。由于反对苏共二十大后的反斯大林和去斯大林化政策而于1957年被打为“反党集团”头目,被降为驻蒙古人民共和国大使。1964年被开除党籍,勒令退休。1984年被恢复党籍,1986年去世。是列宁的战友中,少数几个活到20世纪80年代的。从1969年-1986年的17年间,莫洛托夫接受了苏联著名记者丘耶夫139次采访,谈了许多问题,对斯大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后来被丘耶夫写成《同莫洛托夫的140次谈话》。莫洛托夫谈话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在苏芬战争中,苏联轰炸机曾用燃烧弹轰炸芬兰的城市和平民目标,滥杀无辜平民,遭到世界各国的强烈谴责。面对国际社会的指责时,莫洛托夫辩词漏洞百出,甚至宣称苏联飞机没有向芬兰人民扔下炸弹,而是去贫民区为贫苦的芬兰人空投面包。这一可笑的谎言被当时在轰炸现场的外国使团和新闻记者所揭露,芬兰军民便将苏联投下燃烧弹谑称为“莫洛托夫的面包篮”。并随后将他们自制的小型燃烧弹称为回敬莫洛托夫的鸡尾酒,因为此燃烧瓶多以酒瓶为容器,后讹传为“莫洛托夫鸡尾酒”。“莫洛托夫的面包篮”苏联 РРАБ-3 集束燃烧弹“回敬莫洛托夫的鸡尾酒”芬兰游击队土制汽油弹1930-1941美国尼加拉瓜阿根廷意大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朝鲜蒙古人民共和国北越马来西亚孟加拉国澳大利亚北也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上沃尔特
/达荷美
/刚果民主共和国
/罗得西亚
/
相关
- 盖亚假说盖亚假说(英语:Gaia hypothesis)是由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在1972年提出的一个假说。“地球整个表面,包括所有生命(生物圈),构成一个自我调节的整体,这就是我所说的盖亚。
- 康德伊曼努尔·康德(德语:Immanuel Kant;德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
- 李比希尤斯图斯·冯·李比希男爵(德语:Justus Freiherr von Liebig,1803年5月12日-1873年4月18日)出生于今日德国黑森州前身黑森大公爵国的达姆施塔特,德国化学家,他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农业
- 细胞融合细胞融合(英语:Cell fusion)是两个或多个细胞自然或经人工诱导而合并成单个细胞的过程,其中人工诱导细胞融合一般另称作“细胞杂交”。细胞融合是细胞成熟所必经的,它使细胞在其
- 加加速度加加速度,又称变加速度、急动度、冲动度、跃度,是描述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加速度是由加速度的变化量和时间决定的。加加速度可由以下公式求出:其中:急动度是矢量,一般不描
- 上直肌上直肌(Superior rectus muscle)是眼窝里的肌肉,为眼外肌(英语:Extraocular muscles)的其中一块,受动眼神经(第三对脑神经)的上分支所支配。虽然上直肌有助于眼睛内旋与内收,不过当
- 荔枝荔枝(学名:Litchi chinensis)又名荔支、离枝、丹荔、丽枝、火山荔、勒荔、荔果,是中国南部出产的一种亚热带果树,属无患子目无患子科,是荔枝属的唯一物种,为华南的重要水果农作物,每
- 太和殿坐标:39°55′02″N 116°23′50″E / 39.917273°N 116.3970962°E / 39.917273; 116.3970962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中最南面的殿,该殿是明清两朝北京城内最
- 甲型勒托病毒属姬蛙甲型勒托病毒一型(学名:Microhyla alphaletovirus 1,MLeV)是勒托病毒亚科(Letovirinae)及甲型勒托病毒属(Alphaletovirus)的唯一一种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为一种在小雨蛙(Microhyla
- 彰化滨海工业区坐标:24°04′39″N 120°24′53″E / 24.077450°N 120.414801°E / 24.077450; 120.414801彰化滨海工业区,简称彰滨工业区,当地常俗称为彰滨,台湾一座临海工业区,位于彰化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