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大公国

✍ dations ◷ 2025-02-22 17:03:33 #奥地利大公国

奥地利大公国(德文:Erzherzogtum Österreich),是神圣罗马帝国主要的诸侯国之一,七百年来,奥地利从一个藩侯国(Markgraftum)晋身为帝国的中心,为哈布斯堡王朝之权力核心,也是奥地利帝国的前身。

以维也纳为中心,大公国涵盖了整个维也纳盆地。其范围相当于今日奥地利的下奥地利邦,已及几乎全部的上奥地利邦。位于神圣罗马帝国的东南方,和匈牙利王国以莱塔河为界。与施蒂利亚公国之间隔着赛梅林山口,和北方的波希米亚王国以波希米亚森林和塔亚河为界。西边和巴伐利亚公国接壤,在边界处的因菲尔特原为巴伐利亚公爵所有,直到1779年奥地利和巴伐利亚的《特申条约》将之以及萨尔茨堡总主教区割让给奥地利大公国。

1251年到1276年在位的奥地利公爵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将恩斯河以西的部分领土划入奥地利的版图,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奥地利公国于976年建立起,这些土地一直属于巴伐利亚公国。这部分领土成为上奥地利,后来的哈布斯堡王朝统治者也没有改变这份划分规则。

1156年奥地利脱离巴伐利亚,成立为独立的帝国领地。随后的1192年,巴奔堡王朝的奥地利公爵亦获得了邻近的施蒂利亚公国。1246年巴奔堡王朝绝嗣,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随后占领奥地利并自称奥地利公爵。后来1278年哈布斯堡王朝的鲁道夫一世于杜恩克鲁特战役(英语:Battle on the Marchfeld)中击败奥托卡二世夺取了奥地利,鲁道夫一世并封儿子阿尔布雷希特一世为新任奥地利公爵。[1]

1358/59年,公爵鲁道夫四世通过伪造《大特权》,声称奥地利公国已获提升为奥地利大公国,以作为对卢森堡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颁布1356年金玺诏书的回应。鲁道夫四世的目标是希望获得与帝国的七位选帝侯相当的地位,他们是传统帝国“主要”职位的持有人(参见大宫相(英语:Archchancellor));然而,他的尝试失败了,因为皇帝查理四世拒绝承认《大特权》的合法性。到1379年所签订的纽堡条约(英语:Treaty of Neuberg),他的继承人瓜分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土地,从此以后奥地利公国一直处于哈布斯堡阿尔布雷希特支系(英语:Albertinian line)的统治之下。[2][3]

在1453年的主显节,皇帝腓特烈三世终于确认了奥地利的大公国身份,他当时正代替同支系的堂侄奥地利公爵拉斯洛五世担任奥地利摄政。之后奥地利大公头衔被转移至所有后来的哈布斯堡皇帝和统治者,以及王朝内其他非统治者的亲王贵族。但是由始至终奥地利大公的身份并没有令其在皇帝选举中获得任何投票权。

1477年腓特烈透过安排他的儿子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与勃艮第继承人勃艮第的玛丽之间的婚姻,进一步推动了哈布斯堡王朝在欧洲的崛起。在马克西米利安的儿子美男子腓力于1496年与疯女胡安娜结婚之后,腓力的儿子查理五世将可以继承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的王冠,建立一个“日不落帝国”。[3]

尽管如此,查理五世的弟弟斐迪南一世在1521年的沃尔姆斯议会中根据财产分配成为奥地利大公,以及获得了内奥地利(英语:Inner Austria)领地包括施蒂利亚、卡林西亚、卡尼奥拉及戈里齐亚,替查理五世管理奥地利。通过与波希米亚与匈牙利的安娜公主结婚,斐迪南于1526年亦继承了这两个王国。此外,从1531年起斐迪南亦当选成为罗马人民的国王,他成为哈布斯堡王朝奥地利分支的祖先(从1745年开始为哈布斯堡-洛林王朝),自此之后奥地利大公和波西米亚国王作为神圣罗马皇帝的其中两个主要头衔,直到1806年帝国解体。[4]

1804年,神罗皇帝,也是哈布斯堡君主国领地的统治者弗朗茨二世,将他在帝国内的领地和另外他拥有的匈牙利王国一同提升合组为奥地利帝国,以回应拿破仑宣布成立法兰西第一帝国。两年后,弗朗茨二世正式被迫解散了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大公国继续作为帝国的组成部分(王室领地)存在,尽管出于行政目的大公国被分为上奥地利和下奥地利。匈牙利仍然享有之前获承认,是帝国内“独立的部分”(Regnum Independens)的地位。奥地利大公的头衔继续被皇室成员所使用,1918年随着奥匈帝国的解体,以及新的德意志奥地利的成立,奥地利大公国正式覆灭。原奥地利大公国领地在新的共和国内被分为上奥地利和下奥地利两个州。[3]

相关

  • Taenia solium猪带绦虫(学名:Taenia solium;pork tapeworm),也称有钩绦虫或链状带绦虫,体长2-3米,宽7-8毫米,共有800-900个节片,后端成熟节片长约10毫米。
  • 抽象释义在计算机科学中,抽象释义是基于在有序集合特别是格上的单调函数,计算机程序的语义的可靠逼近理论。它可以被看作对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执行,获取关于它的语义信息(比如,控制结构、
  • 嘻哈文化Hip-Hop(英语:Hip hop),是1970年代源自纽约市南布朗克斯与哈林区的非洲裔及拉丁裔青年之间的一种边缘性次文化,继而发展壮大成为新兴艺术型态,并席卷全球。Hip-Hop包含说唱、DJ、
  • 钱德拉塞卡极限钱德拉塞卡极限(Chandrasekhar Limit),以印度裔美籍天文物理学家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命名,是无自转恒星以电子简并压力阻挡重力塌缩所能承受的最大质量,这个值大约是1.4倍太
  • 蔡堆蔡堆(1947年12月1日-),台湾政治人物、工程师。现任国立台湾科技大学、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开南大学等校兼任教授,主授排队理论等科目。已与元配蔡张月霞分居多年但未离婚,目前和女
  • 孟守道孟守道(Bishop Giuseppe Maggi, P.I.M.E., 1898年3月14日-1963年8月17日),天主教汉中教区主教(1949年1月13日-1963年8月17日),意大利宗座外方传教会会士。1898年3月14日,孟守道出生
  • 詹姆斯·雷斯特詹姆士·瑞斯特(James Rest,-1999年)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育心理学系的教授。1982年,他和同事Muriel Bebeau、Darcia Narvaez和Steve Thoma一起,帮助正式成立了伦理发展研究中心(C
  • 康斯坦蒂诺斯·卡瓦菲斯康斯坦蒂诺斯·卡瓦菲斯(希腊语: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Π. Καβάφης,罗马化:;1863年4月29日-1933年4月29日),希腊诗人,长居亚历山德里亚,作为一名记者和公务员工作。他出版了154首诗,其中几十首仍然是不完整的,或草稿的形式。他大部分重要的诗歌是在四十岁以后完成的。
  • 神仙谷事件张书伟、许仁杰、高靖榕、陆明君、罗北安、朱陆豪、林孟瑾、锺瑶大砌创媒有限公司《客家电视电影院-神仙谷事件》(英语:),2011年制作的台湾电视电影,为客家电视台首部侦探推理电视电影,大砌创媒有限公司制作,由张书伟、许仁杰、高靖榕、陆明君、罗北安、朱陆豪、林孟瑾、锺瑶主演。2011年9月20日开镜,2011年10月杀青。本剧2012年3月3日上档。不分种族、党派,在圣地神仙谷,贪婪才是真正的外人。齐教授为首的寻宝队找寻传闻中光绪年间客家人与台湾原住民从日军手中夺来的军饷,让赞助者长谷川千代以重金引诱地陪刘聪
  • 冲锋陷阵冲锋陷阵是一种军事术语,用来描述军队在战斗中奋勇向前、冲向敌人阵地的情景。这一术语源自古代战争,是战场上士兵们英勇奋斗、冒着生命危险向前推进的生动写照。冲锋陷阵的概念既体现了军队的勇气和决心,也承载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使命的忠诚。冲锋陷阵作为一种军事战术手段,可以追溯到古代战争时期。在战争中,士兵们经常需要冲锋陷阵,穿过敌人的阵地,争夺战略要地,以取得胜利。在许多古代文献和史书中,都有对冲锋陷阵的描述,这一战术手段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冲锋陷阵是战争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体现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士气,是攻坚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