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大公国

✍ dations ◷ 2025-09-07 23:31:51 #奥地利大公国

奥地利大公国(德文:Erzherzogtum Österreich),是神圣罗马帝国主要的诸侯国之一,七百年来,奥地利从一个藩侯国(Markgraftum)晋身为帝国的中心,为哈布斯堡王朝之权力核心,也是奥地利帝国的前身。

以维也纳为中心,大公国涵盖了整个维也纳盆地。其范围相当于今日奥地利的下奥地利邦,已及几乎全部的上奥地利邦。位于神圣罗马帝国的东南方,和匈牙利王国以莱塔河为界。与施蒂利亚公国之间隔着赛梅林山口,和北方的波希米亚王国以波希米亚森林和塔亚河为界。西边和巴伐利亚公国接壤,在边界处的因菲尔特原为巴伐利亚公爵所有,直到1779年奥地利和巴伐利亚的《特申条约》将之以及萨尔茨堡总主教区割让给奥地利大公国。

1251年到1276年在位的奥地利公爵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将恩斯河以西的部分领土划入奥地利的版图,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奥地利公国于976年建立起,这些土地一直属于巴伐利亚公国。这部分领土成为上奥地利,后来的哈布斯堡王朝统治者也没有改变这份划分规则。

1156年奥地利脱离巴伐利亚,成立为独立的帝国领地。随后的1192年,巴奔堡王朝的奥地利公爵亦获得了邻近的施蒂利亚公国。1246年巴奔堡王朝绝嗣,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随后占领奥地利并自称奥地利公爵。后来1278年哈布斯堡王朝的鲁道夫一世于杜恩克鲁特战役(英语:Battle on the Marchfeld)中击败奥托卡二世夺取了奥地利,鲁道夫一世并封儿子阿尔布雷希特一世为新任奥地利公爵。[1]

1358/59年,公爵鲁道夫四世通过伪造《大特权》,声称奥地利公国已获提升为奥地利大公国,以作为对卢森堡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颁布1356年金玺诏书的回应。鲁道夫四世的目标是希望获得与帝国的七位选帝侯相当的地位,他们是传统帝国“主要”职位的持有人(参见大宫相(英语:Archchancellor));然而,他的尝试失败了,因为皇帝查理四世拒绝承认《大特权》的合法性。到1379年所签订的纽堡条约(英语:Treaty of Neuberg),他的继承人瓜分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土地,从此以后奥地利公国一直处于哈布斯堡阿尔布雷希特支系(英语:Albertinian line)的统治之下。[2][3]

在1453年的主显节,皇帝腓特烈三世终于确认了奥地利的大公国身份,他当时正代替同支系的堂侄奥地利公爵拉斯洛五世担任奥地利摄政。之后奥地利大公头衔被转移至所有后来的哈布斯堡皇帝和统治者,以及王朝内其他非统治者的亲王贵族。但是由始至终奥地利大公的身份并没有令其在皇帝选举中获得任何投票权。

1477年腓特烈透过安排他的儿子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与勃艮第继承人勃艮第的玛丽之间的婚姻,进一步推动了哈布斯堡王朝在欧洲的崛起。在马克西米利安的儿子美男子腓力于1496年与疯女胡安娜结婚之后,腓力的儿子查理五世将可以继承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的王冠,建立一个“日不落帝国”。[3]

尽管如此,查理五世的弟弟斐迪南一世在1521年的沃尔姆斯议会中根据财产分配成为奥地利大公,以及获得了内奥地利(英语:Inner Austria)领地包括施蒂利亚、卡林西亚、卡尼奥拉及戈里齐亚,替查理五世管理奥地利。通过与波希米亚与匈牙利的安娜公主结婚,斐迪南于1526年亦继承了这两个王国。此外,从1531年起斐迪南亦当选成为罗马人民的国王,他成为哈布斯堡王朝奥地利分支的祖先(从1745年开始为哈布斯堡-洛林王朝),自此之后奥地利大公和波西米亚国王作为神圣罗马皇帝的其中两个主要头衔,直到1806年帝国解体。[4]

1804年,神罗皇帝,也是哈布斯堡君主国领地的统治者弗朗茨二世,将他在帝国内的领地和另外他拥有的匈牙利王国一同提升合组为奥地利帝国,以回应拿破仑宣布成立法兰西第一帝国。两年后,弗朗茨二世正式被迫解散了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大公国继续作为帝国的组成部分(王室领地)存在,尽管出于行政目的大公国被分为上奥地利和下奥地利。匈牙利仍然享有之前获承认,是帝国内“独立的部分”(Regnum Independens)的地位。奥地利大公的头衔继续被皇室成员所使用,1918年随着奥匈帝国的解体,以及新的德意志奥地利的成立,奥地利大公国正式覆灭。原奥地利大公国领地在新的共和国内被分为上奥地利和下奥地利两个州。[3]

相关

  • 化学符号化学符号以拉丁字母缩写的形式表达化学元素或官能基。化学元素的符号通常为一个或两个字母,而一些人造元素的IUPAC临时符号则使用三个字母。元素的化学符号在元素周期表中使
  • 乳酸林格氏液乳酸林格氏液(Lactated Ringer's solution,RL),又称乳酸钠溶液(sodium lactate solution)或哈特曼氏液(Hartmann's solution),是一种含有氯化钠、乳酸钠、氯化钾,以及氯化钙的水溶液。
  • 胎盘动物胎盘动物(学名:Placentalia)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的一个演化支,包含了所有现存真兽类的最近共同祖先及其后代,是真兽下纲(Eutheria)的冠群。胎盘动物包含各目如下:
  • 东西东西的本义是指东方与西方,比如“各奔东西”;现在最广泛的用法是口语中对物品的称谓。古代说物件为“物事”、“物货”、“物什”,北宋《东京梦华录》中《诸色杂卖》一卷已见“
  • 巴特尔巴特尔可以指:
  • 神鬼认证神鬼认证可以指:
  • 201省道 (安徽)新杭-东亭公路,简称新东路,编为安徽201省道,曾为 宜徽路的一段,是安徽省的一条纵向干线公路。 201省道起于宣城市广德县新杭镇皖苏省界,与江苏 342省道相接;终于宣城市广德县东亭乡。途经新杭镇、流洞、祠山岗茶场、东亭乡。
  • 枋桥头七十二庄枋桥头七十二庄(客语白话字:Piông-khièu-theù Chhit-sṳ̍p-ngi Chông),分布台湾彰化县妈祖信仰,祭祀范围为今日社头乡、永靖乡、员林市、埔心乡与田中镇的部分地区。彰化平原境内的客家人一自诸罗(嘉义)北上,于康熙年间入垦武西保湳港一带。一自鹿港登陆,约于康熙末年至乾隆初年间,并于乾隆二年(1737)于鹿港兴建三山国王庙,而后其族群陆续迁往埔心一带开垦。清康熙年间,漳州移民亦入垦彰化平原,福建漳州萧姓族人相继于大武郡溪流域开垦,原属大武郡堡,后分为武东堡、武西堡。大武郡溪东边为
  • 半同步轨道半同步轨道是指轨道周期为所环绕天体平均自转周期一半,且运行方向与该天体自传方向相同的轨道。对于地球而言,半同步轨道属于中地球轨道的一种,周期略小于12小时。若为圆轨道(英语:Circular orbit),则其高度约为20200公里。
  • 奥地利的玛丽亚·约瑟法 (1751-1767)奥地利的玛丽亚·约瑟法(德语:Maria Josepha von Österreich,1751年3月19日-1767年10月15日),奥地利女大公玛丽亚·特蕾莎的第八女(第一、三女夭折,形同第六女)。1767年,玛丽亚·约瑟法的母亲安排了她与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国王费迪南多四世和三世的婚姻。然而,就在她准备启程前往意大利时,玛丽亚·约瑟法染上天花去世,年仅1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