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腥

✍ dations ◷ 2025-08-29 18:29:50 #去腥
去腥是中式烹饪中常见的一类步骤,目的是让食物中腥味降低,常用在肉类以及海鲜。常用来去腥的材料有料酒和姜片。腥味主要来自食材中的醛、酮类物质。海洋藻类会合成二甲基巯基丙酸,这个成分随着食物链进入所有的海鲜,遇热会成为二甲硫醚,浓度太高时人们会觉得是腥味。鱼在腐坏时脂肪会氧化,氨基酸会降解,也都会产生有腥味的物质。公猪在性成熟时会为了吸引母猪而从睾丸分泌出特有的体味,如果公猪没有阉割就会有腥味。去腥就是透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减少这些物质、或是用心理学方法让人感受不到这些味道,其中牵涉的原理包括:常用来去腥的材料包括各种酒、香料、醋和柠檬。较常用的酒包括花雕酒、黄酒、米酒、绍兴酒、清酒,香料则有姜片和葱段

相关

  • 非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在法医学上指由外部作用导致的死亡,包括火灾、溺水等自然灾难;或工伤、医疗事故、交通事故、自杀、他杀、受伤害等人为事故致死。与之相对的正常死亡,则指由内在的健
  • 主谓短语在汉语句法中,主谓短语是短语的结构分类之一,它由两个成分组成。前一个成分的功能是提出主题,称为主语;后一个成分对主题加以陈述,称为谓语。主语和谓语构成了主谓关系(或主述关系
  • 托马斯·亨特·摩尔根托马斯·亨特·摩尔根(英语:Thomas Hunt Morgan,1866年9月25日-1945年12月4日),美国遗传学家、现代遗传学之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他在对黑腹果蝇遗传突变的研究中,首次确认了染
  • LNA锁核酸(Locked nucleic acid,LNA)是一种经过修饰的RNA,LNA中一部分核糖上的2'与4'碳连结在一起。一般可见于A-DNA或RNA。这类核酸可以增加引子或探针(probe)的融解温度(Tm值),加强这
  • 辅因子辅因子(英语:cofactor)指与酶(酵素)结合且在催化反应中必要的非蛋白质化合物。某些分子如水和部分常见的离子所扮演的角色和辅因子相当类似,但由于含量不受限制且普遍存在,因此不归
  • 宗教自由世俗或俗世(Secular)是指脱离宗教组织控制的生活状态。譬如,饮食和沐浴可被视作是世俗活动的例子,因为其日常生活大部分与宗教信仰无关。然而,在某些宗教传统中,饮食和沐浴两者都
  • 打狗英国领事官邸打狗英国领事馆文化园区包含两座建于1879年的英式建筑及一条登山古道,领事馆位于台湾高雄港(清打狗港)口北岸的哨船头码头边,是当时英国政府于打狗掌理领事业务工作的重要据点。
  • 罗萨·帕克斯罗莎·路易丝·麦考利·帕克斯(英语:Rosa Louise McCauley Parks,1913年2月4日-2005年10月24日)是一位美国黑人民权行动主义者。1955年,她在公车上拒绝让座给白人乘客,因此遭逮捕,引
  • 牙签牙签,中国古代称为剔牙签,是一根小木片、细竹棒或细金属棒,用来在饭后清除牙齿缝中的食物,亦可做为餐叉的替代品刺取食物送入口中之用。春秋战国时代书签以象牙制成,称为牙黎,类似
  • 非裸摄影非裸摄影(Non-nude photography),有时也被称为非裸情色,是一种摄影运动。参与者通过网上交流人体摄影、剪辑、收藏等活动形成了网络社区。非裸摄影一般是静止的构图,非裸摄影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