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幻象

✍ dations ◷ 2025-07-31 23:00:26 #逻辑谬误,谬误,法兰西斯·培根

洞穴幻象(拉丁语:Idola specus,英语:Idols of the Cave,也译作洞穴偶像或洞穴假象)是一类逻辑谬误,指个人的特殊偏见导致犯错,由弗朗西斯·培根爵士用拉丁文创造,并在他的著作《新工具论》中使用。《新工具论》是对现代科学的方法进行论证的最早的著作之一。他认为其"起于各个人的心的或身的独特组织,也起于教育、习惯和偶然的事情。”(第1卷格言53)

洞穴幻象是表示“现在劫持着人类理解力并在其中根深蒂固的假象和错误的概念”的四个“幻象”之一。这些幻象“围困着人们的心灵”,使得“真理不得其门而入”。培根预测,即使在他所“科学复兴”之后仍会“聚拢一起来搅扰我们,除非人们预先得到危险警告而尽力加强自己以防御它们的猛攻。”(第1卷格言38)换句话说,它们是科学的问题,一个成功的现代科学方法将需要设法避免它们。

除了洞穴幻象,还有种族幻象(由人性造成)、市场幻象(由语言造成)和剧场幻象(由哲学家和思想体系的影响造成)。这四个幻象被称为心灵幻象(拉丁语:Idola mentis)。

洞穴幻象即是偏见,指个人将其自身的偏好、文化或社会群体不恰当地扩展到规范或原则上。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或者更一般的仅仅是“歧视”都是洞穴幻象的例子,但洞穴幻象的概念更进一层,批判了所有形式的偏重主观或个人倾向。

更详细地说,培根说这种幻象的“数量和种类都很多”,但他选择了那些“最值得引以警示的”、“最能扰乱理解的清晰性的”例子。(第1卷格言53)他判断,它们“或先有一个心爱的题目占着优势,或在进行比较或区分时有着过度的趋势,或对于特定的年代有所偏爱,或所思辨的对象有偏广偏细之病。”(第1卷格言58)关于这些最重要的变体,他描写更多的细节:

培根还针对避免洞穴幻象以对未来更有条理地研究自然提出了一般性建议:“概括地说,凡从事于自然研究的人都请把这样一句话当作一条规则——凡是你心所占所注而特别满意者就该予以怀疑,在处理这样问题时就该特加小心来维持理解力的平均和清醒。”(第1卷格言58)

相关

  • 色胺酸色氨酸(英语:Tryptophan, 缩写Trp或W)是22个标准氨基酸之一,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因此它须从食物中汲取。它的标准遗传密码的密码子编码为UGG,只有L-立体异构体色氨酸有构造
  • 自由文化运动自由文化运动(英语:Free culture movement)是提倡以互联网或其他媒体,散布、修改各式自由内容作品的社会运动。此运动反对当前太过限缩的著作权法,许多运动人士认为这样的法律已
  • 诺福克诺福克(Norfolk)可以指:
  • 何廉何廉(英语:Franklin Ho,1895年-1975年7月5日),字粹廉,湖南邵阳人,中国经济学家及教育家,属政学系。他是南开大学的首任经济系主任,使南开的经济系在中国大学经济系中名列前茅,后来行使
  • 高雅高雅 (Sophistication) 即高尚雅致、高尚风雅(相对于猥琐粗俗)和高超雅正(相对于平庸奸诈),一种表现受过良好教养的品味、智慧和巧妙精细而非粗糙、愚笨和佣俗的高尚举止或情趣格
  • 伊凡·亨特伊凡·亨特(1926年10月15日-2005年7月6日)是美国著名编剧及侦探小说作家。伊凡出生于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原名萨尔瓦多·卢比诺,自小在哈林区长大,高中时获得奖学金入读柯柏联盟学
  • 范世逵范世逵(1498年-1557年),字希哲,别号东山,山西蒲州(今永济)人,明朝晋商代表。其早年接手家族产业,从事四方经商,主要为盐业。为人坦率,并善于亲自实地调查交易。
  • 阿特伍德机阿特伍德机(Atwood machine,又译作阿特午德机或阿特午机),是由英国牧师、数学家兼物理学家的乔治·阿特伍德在1784年发表的《关于物体的直线运动和转动》一文中提出的,用于测量加
  • 穆尔加纳山坐标:39°47′02″N 20°22′59″E / 39.784°N 20.383°E / 39.784; 20.383穆尔加纳山(希腊语:Όρη Τσαμαντά),是东南欧的山峰,位于阿尔巴尼亚南部和希腊西北部,处于地
  • 安德烈·亚历山德罗维奇安德烈·亚历山德罗维奇(Андре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1897年1月24日-1981年5月8日),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大公的长子。安德烈的父亲是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孙子,母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