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幻象

✍ dations ◷ 2025-11-15 06:46:18 #逻辑谬误,谬误,法兰西斯·培根

洞穴幻象(拉丁语:Idola specus,英语:Idols of the Cave,也译作洞穴偶像或洞穴假象)是一类逻辑谬误,指个人的特殊偏见导致犯错,由弗朗西斯·培根爵士用拉丁文创造,并在他的著作《新工具论》中使用。《新工具论》是对现代科学的方法进行论证的最早的著作之一。他认为其"起于各个人的心的或身的独特组织,也起于教育、习惯和偶然的事情。”(第1卷格言53)

洞穴幻象是表示“现在劫持着人类理解力并在其中根深蒂固的假象和错误的概念”的四个“幻象”之一。这些幻象“围困着人们的心灵”,使得“真理不得其门而入”。培根预测,即使在他所“科学复兴”之后仍会“聚拢一起来搅扰我们,除非人们预先得到危险警告而尽力加强自己以防御它们的猛攻。”(第1卷格言38)换句话说,它们是科学的问题,一个成功的现代科学方法将需要设法避免它们。

除了洞穴幻象,还有种族幻象(由人性造成)、市场幻象(由语言造成)和剧场幻象(由哲学家和思想体系的影响造成)。这四个幻象被称为心灵幻象(拉丁语:Idola mentis)。

洞穴幻象即是偏见,指个人将其自身的偏好、文化或社会群体不恰当地扩展到规范或原则上。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或者更一般的仅仅是“歧视”都是洞穴幻象的例子,但洞穴幻象的概念更进一层,批判了所有形式的偏重主观或个人倾向。

更详细地说,培根说这种幻象的“数量和种类都很多”,但他选择了那些“最值得引以警示的”、“最能扰乱理解的清晰性的”例子。(第1卷格言53)他判断,它们“或先有一个心爱的题目占着优势,或在进行比较或区分时有着过度的趋势,或对于特定的年代有所偏爱,或所思辨的对象有偏广偏细之病。”(第1卷格言58)关于这些最重要的变体,他描写更多的细节:

培根还针对避免洞穴幻象以对未来更有条理地研究自然提出了一般性建议:“概括地说,凡从事于自然研究的人都请把这样一句话当作一条规则——凡是你心所占所注而特别满意者就该予以怀疑,在处理这样问题时就该特加小心来维持理解力的平均和清醒。”(第1卷格言58)

相关

  • 针是人类最早期的缝纫工具。针的历史最早可推至旧石器时代的砭石、石针、骨针等。1930年在北京郊区房山县周口店龙骨山发现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长82毫米,直径3毫米,针孔残缺。
  • 睡美人《林中睡美人》(法语:La Belle au bois dormant),通称《睡美人》,在《格林童话》中称《玫瑰公主》(德语:Dornröschen),是一则经典欧洲童话。这则童话拥有多个改编版本,其中最著名的是
  • 本吉拉凉流本格拉寒流是南大西洋东海岸沿南非和纳米比亚西海岸从南向北流动的寒冷的水流,最终汇入南赤道暖流。本格拉寒流构成南大西洋亚热带洋流的东部。水源包括印度洋和南大西洋亚热
  • 骨髓活检骨髓检查 (英语:Bone marrow examination),指以穿刺(日语:穿刺)骨髓的方式取得骨髓液(骨髓血)——这一步称为骨髓穿刺(英语:Bone marrow aspiration),取得收集的骨髓液可用于骨髓活检(英语
  • 伊东贵之伊东贵之(1962年8月-)是一名日本东洋学者、中国思想史研究者。専攻是中国近世思想史、日中比较文学・思想。目前担任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教授。东京都
  • 安东尼奥·何塞·卡瓦尼列安东尼奥·何塞·卡列尼列(Antonio José Cavanilles,1745年1月16日 – 1804年5月5日)是18世纪西班牙植物学家,他命名了许多来自大洋洲及其他地区的至少100属植物,其中54种命名至
  • 罗伯特·马尔登罗伯特·大卫·马尔登爵士,GCMG,CH(Sir Robert David ("Rob") Muldoon,1921年9月25日-1992年8月5日),新西兰政治家,第三十一任新西兰总理(1975年12月12日 - 1984年7月26日)。罗伯特·
  • 姆韦鲁万蒂帕湖姆韦鲁万蒂帕湖(Lake Mweru Wantipa)是赞比亚北方省有大量河马和鳄鱼生活的沼泽湖。湖水从小型河流和溪流注入,湖泊的出口处海拔942米,而湖面海拔只有932米,因此只在雨季时才有湖
  • 何志斌何志斌(1909年-1998年),男,陕西长安人,中国军事人物、政治人物,曾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 陶谐陶谐(1474年-1546年),字世和,号南川,浙江会稽(今绍兴)陶堰人,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弘治八年(1496年)乡试第一(解元),次年联捷丙辰科进士。,改庶吉士,授工科给事中。正德元年(1506年)上疏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