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醛固酮减少症

✍ dations ◷ 2025-10-23 04:00:51 #肾脏学,儿科,离子通道病,罕见疾病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pseudohypoaldosteronism,PHA),是一种症状类似醛固酮减少症的病症,系肇因于机体对醛固酮无法作出反应,负反馈调节抑制机制缺陷,导致醛固酮含量异常。

1958年,Cheek和Perry首次描述了此种综合征。后来,儿科内分泌学家Aaron Hanukoglu称,假性醛固酮减少症有两种形态,遗传模式不同:一种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肾形态,主要表现为盐分自肾流失;另一种则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多系统形态,表现为盐分自肾、肺、汗和唾液腺流失。此二种统称Ⅰ型假性醛固酮减少症。

醛固酮反应异常的遗传缺陷至少有以下两种可能:1.与醛固酮结合的盐皮质激素受体突变,或2.醛固酮所调节的基因突变。对Ⅰ型假性醛固酮减少症患者进行的分析排除了第一种可能性。后来,人们发现Ⅰ型假性醛固酮减少症是由基因SCNN1A、SCNN1B和SCNN1G突变导致的,这三个基因分别编码上皮钠通道亚基α、β和γ。

PHA2,即Ⅱ型假性醛固酮减少症,又名家族性高钾血症或戈登综合征,由Gordon于1986年首次描述,病因为潜在遗传缺陷导致肾脏远端小管氯化钠重吸收增加,进而导致体积膨胀、高血压、肾素水平降低。与Ⅰ型存在醛固酮抗性不同,Ⅱ型体积膨胀导致醛固酮水平降低。临床特征为高血压、高血钾、代谢性酸中毒(英语:metabolic acidosis),但肾功能正常。

Ⅰ型严重患者治疗需要较多氯化钠。相反,Ⅱ型患者需要限制盐分,并使用噻嗪利尿剂阻断氯化钠重吸收,使血压、血钾水平恢复正常。

医学导航:泌尿系统

解剖/生理/发育/细胞

病理/酸碱/先天/肿瘤、症状/齐名、尿液

手术/注射、药物(G4B)、血检、尿检

大鼠肉瘤相关GTP结合基因: (进行性神经性腓骨肌萎缩症) · (卡彭特综合征) · (格里斯塞利综合征2型)

RHO族基因: (中性粒细胞免疫缺陷综合症)

相关

  • 爬行类爬行纲(学名:Reptilia)动物通称爬行动物、爬行类、爬虫类,是一类脊椎动物,属于四足总纲的羊膜动物,是包括了龟、蛇、蜥蜴、鳄、鸟类及史前恐龙等物种的通称。本分类过去传统上包含
  • 环形球仪浑天仪(也可以称为球形等高仪或浑仪,英文缩写为armilla或armil)是中国和希腊古代测定天体位置的一种仪器。由相应天球坐标系各基本圈的环规及瞄准器构成,与浑象(浑天仪,一种仿真天
  • 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荷兰语:Maurits Cornelis Escher,荷兰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 留学生留学,旧称留洋,一般是指一个人出国或出境接受各类教育,时间可以为短期或长期(从几个星期到几年)。这些人被称为“留学生”。 另外,美国等国家组织的一类海外短期的交换学生计划,其
  • 高雄山神护寺(日语:神護寺/じんごじ Jingo-ji)是位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区的寺院,高野山真言宗遗迹本山。山号“高雄山”(たかおさん)。本尊药师如来、开基(创立者)为和气清麻吕。别称“
  • 973计划973计划即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工作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实现2010年以至21世纪中叶中国经济、
  • 赛义德·鲁霍拉·霍梅尼赛义德鲁霍拉·穆斯塔法维·穆萨维·霍梅尼(波斯语:سید روحاللّه مصطفوی موسوی خمینی‬‎,转写:Sayyid Rūhollāh Musavi Khomeinī  发音 帮助·
  • 淳于意淳于意(前205年-前150年),临淄(今山东淄博)人,汉初著名医学家,因其曾任太仓令(或曰太仓长),故世称“仓公”。仓公曾拜公孙光为师,学习古代的医学典籍和临床经验。公孙光又推荐仓公去向公
  • 斯蒂芬·姆努钦斯蒂芬·特纳·姆努钦(Steven Terner Mnuchin,i/məˈnuːtʃɪn/ mə-NOO-chin;1962年12月21日-)是美国的一位银行家,现任美国财政部长;曾是电影制片人和对冲基金经理。他出生在一
  • 菏泽-连云港327国道(或“国道327线”、“G327线”)是在中国的一条国道,起点为江苏连云港,终点为宁夏固原的国道,全程424千米。这条国道经过山东和江苏2个省份。在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