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霍奇金淋巴瘤
✍ dations ◷ 2025-07-17 21:12:06 #霍奇金淋巴瘤
霍奇金氏淋巴瘤(英语:Hodgkin's lymphoma)又称霍奇金氏病、何杰金氏病,或何杰金氏淋巴瘤,为淋巴瘤的一型,是一种淋巴细胞的癌变,症状包含发烧、夜间盗汗(英语:Night sweats),以及体重减轻,常见颈部、上臂,以及鼠蹊部淋巴结无痛肿大(英语:Lymphadenopathy),患者同时也可能会感到疲惫或搔痒。约半数的何杰金氏淋巴瘤是因EB病毒引起,其他危险因子包含家族有相关病史,或是个人曾受HIV感染。何杰金氏淋巴瘤主要分为典型(classical Hodgkin lymphoma)及结节样淋巴细胞为主型(英语:nodular lymphocyte-predominant Hodgkin lymphoma)两种,可以借由寻找淋巴结中的何杰金氏淋巴细胞协助诊断,例如RS细胞(英语:Reed–Sternberg cells)。何杰金氏淋巴瘤可以借由化学疗法、放射线疗法,以及骨髓移植治疗,治疗的选择一般借由疾病的进展程度,以及其特性进行判断。在疾病初期,治愈率通常较高,在美国,此疾病的五年存活率约为86%,20岁以下的患者存活率更高达97%。但放疗及化疗药物可能增加日后罹患其他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及肺部疾病的风险。2015年,全球约有57.4万人罹患何杰金氏淋巴瘤,其中约2.39万人死于此病,在美国,0.2%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一时间点有罹患过此一疾病此疾病最常于20至40岁之间诊断出来。何杰金氏淋巴瘤命名自英国医师汤玛士·何杰金(英语:Thomas Hodgkin),他于1832年首次描述了此一疾病。霍奇金淋巴瘤病因至今不明,约50%患者的RS细胞中可检出EB病毒的基因组片段,但两者是否有相关和详细机制学界还有争议。已知具有免疫缺陷和自体免疫性疾病的患者霍奇金淋巴瘤发病几率较高。不论病人在疾病的哪一阶段被发现并得到治疗,5年生存率都在85%以上。早期治疗(第一期或第二期)效果可能更好。年轻病人往往能在治疗后生存40年甚至更久。放疗、化疗会使患者在治疗40年后增加患心脏病、二次癌症和肺病的风险。目前有三种流行的疗法:ABVD化疗法:1970年代诞生于意大利,是目前在美国医疗界最流行的疗法。典型的疗程长度是6-8个月,但也可能更长。命名的四个字母来自于疗法的四个用药阿霉素、博来霉素、敏毕瘤冻晶、达卡巴仁。斯坦福五疗法:1988年诞生。它的化疗疗程通常是ABVD的一半,但是用药剂量更大。通常放疗也是疗程的一部分。意大利研究人员发现,该疗法效果不及ABVD。BEACOPP化疗法:由德国霍普金斯研究组发明,流行于欧洲。这种疗法主要针对第2期以后的患者。用药包括:阿霉素、博来霉素、长春花新碱、癌德星/丙卡巴肼、依托泊甙、强的松。研究表明,此疗法对非早期患者的治愈率比ABVD针对同类患者的治愈率高10%-15%。美国医生之所以还没有普及此种疗法,是因为他们担心此疗法诱发白血病的几率高于ABVD。长期以来,淋巴癌被分为霍奇金氏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两类。但是2008年后,世界卫生组织几乎放弃了这种分类法,而是将80多类淋巴癌分为4个大类。幼淋巴细胞(幼T淋巴细胞白血病)
相关
- 美国西南方美国西南部(Southwestern United States、American Southwest或 The Southwest),是美国西部的一个区域,比北部温暖,但比东部干燥。西南地区的人口分布比邻近区域较为稀疏(以至于其
- 红霉素红霉素(拉丁语:Erythromycin)是一种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英语:skin infections)、衣原体菌感染(拉丁语:chlamydia infections),以及梅毒。本品也可用于
- 咽喉反流咽喉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缩写 LPR),又称为喉咽回流、咽喉逆流症、咽喉胃酸逆流、胃食管外反流疾病(extra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缩写 EERD),是指胃酸逆行流到上呼吸
- 预后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预后(Prognosis、outcomes)是一个医学名
- 叠层石叠层石(英语:Stromatolite,或称层叠石,源自希腊文strōma与lithos)可定义为“从某一点或有限的表面开始增生,并聚集石化,形成逐渐增大的沉淀物生成构造”。自然界中有许多不同型态
- 新拉丁语新拉丁语(拉丁语:Lingua Latina temporis humanistici、英语:New Latin 或 Neo-Latin)指在文艺复兴时期之后,20世纪前(约1375年至1900年之间)这段时间在学者间与科学文献上使用的拉
- DAP二氨基庚二酸(DAP)是一种α-氨基酸。它是赖氨酸的ε-羧基衍生物。二氨基庚二酸是某些原核生物的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在构成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的肽聚糖链上常常可以发现它的
- EoL网络生命大百科(英语:Encyclopedia of Life,缩写:EOL)是一个免费的在线协作百科全书,旨在记录所有生物的科学知识,由世界各地的专家和非专家的贡献编制。旨在为每个物种构建一个“
- 淋巴液淋巴(英语:Lymph)也称胡豆液,是由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后形成。淋巴是组织液回流的辅助渠道,参与维持机体的组织液平衡。淋巴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当淋巴流经淋巴结的时
- 水疱病毒属水稻病毒属(Oryzavirus),又称作水稻皱缩矮化病毒,是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中的一属,其代表种为:*水稻破(烂;褴)褛矮小(化)病毒(Rice ragged stunt virus),为一类植物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