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18无后座力炮
✍ dations ◷ 2025-04-03 17:07:02 #M18无后座力炮
M18无后坐力炮(英语:M18 recoilless rifle)是一种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朝鲜战争中使用的肩扛式反坦克武器。M18属于单人携带的后装式单发武器,既可以用于反坦克也可用于反人员作战。使用时通常架设在单脚架或是士兵的肩头,然其最稳固的支架却是从勃朗宁M1917重机枪的三脚架发展而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的火炮部门开发了一种105毫米口径的无后坐力炮,而步兵部门将精力集中在可由单人携带的57毫米无后座力炮上。步兵部门选择的炮弹是从英国武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炮弹侧壁上钻有数百个洞眼,里面则有防水防潮的塑料衬里。在炮管内还雕刻有同膛线相匹配的平行条带,据信此举有助于减少摩擦力,增大发射火药的推进作用和炮弹射出时的初速。新的57毫米无后坐力炮在1943年11月开始测试,测试时的代号为T15,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武器比炮兵部门的105毫米无后坐力炮更为优秀,于是后者的计划被取消。同年晚些时候,T15被正式确定为M18型57毫米无后座力炮。M18可以使用4种炮弹:破甲弹、高爆榴弹、白磷烟雾弹、训练弹。1945年初,军队订购了2000门M18和80万发炮弹。第一批M18很快就运到了欧洲和太平洋战场,首个接收它们的部队是位于欧洲的第17伞兵师。虽然作为轻型武器来说,其高爆弹的威力不俗,但是破甲弹63.5毫米的贯穿能力就颇为使人失望了。与之相比,巴祖卡火箭筒的穿甲能力为120毫米。这主要是因为为了提高精确度而使用了膛线,膛线导致的旋转使射流发散,降低了HEAT弹头的穿透力,但是后效比起尾翼稳定的巴祖卡火箭弹高在太平洋战区,官兵们表示新的57毫米无坐力炮是一种极为成功的“手提火炮”。1945年6月9日,M18在冲绳岛战役中首次投入使用,同时提供的配套炮弹为高爆弹和烟雾弹。在太平洋地形复杂的岛屿上同日军进行艰难的拉锯战时,M18是能够提供有效的炮火支援。士兵们唯一的怨言就是希望能够提供更多的炮弹。在朝鲜战争中,M18用于摧毁敌人的机枪据点。作为反坦克武器则缺乏效率,要想用M18击穿T-34型坦克只有打击它的后面装甲才行。因而美军士兵更愿意使用口径更大的M20型超级巴祖卡来攻击T-34。国民革命军在抗战期间没有获得无后坐力炮军援,首次接触此兵器是在1946年美国赠与了2门M18无后坐力炮,在1946年7月由五十兵工厂进行拆解测绘并进行仿造,1947年11月制成三六式无座力炮,但因国内无法产制合格的特殊合金钢,因此到1949年五十厂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接收前,生产的98门三六式都不合格。撤往台湾的兵工厂则是利用以剩余军事物资名义搜罗来的M10驱逐坦克上因炮栓遭到炸毁而无法使用的75毫米坦克炮炮管重制出四十式七五无后坐力炮,虽然口径不同,但基础设计为三六式放大。中国人民解放军承接了国民政府兵工厂的能量,将这些M18和其图纸加以研究,开发出了52式无后坐力炮,有较高的精度和较低的破坏力。自身重量22kg,沿用五十厂在三六式开发时研制的轻型三脚架(6.8kg),亦可使用炮身中部的伸缩式撑杆,必要时可肩射。配备杀伤榴弹和破甲弹,直射射程约为300m;杀伤榴弹的弹片杀伤范围为75m²,破甲弹对30°倾斜装甲的最大破甲深度为70mm。用于朝鲜战争、藏区平叛战斗、1962年对印战争等。这种武器尚沿用至越南战争, 坦桑尼亚也获得了部分52式,52式可以同时使用美国和中国的弹药,而M18却不能使用它的炮弹。直到1984年,巴西仍然在生产M18。
相关
- 孢子丝菌病孢子丝菌病是一种因为受到申克氏孢子丝菌(Sporothrix schenckii)感染,引起皮肤产生病变,也可能发生在肺、关节、骨骼,甚至脑,但是较为罕见。申克氏胞子丝菌存在于土壤中,干草堆、
- 分析语分析语(Analytic Language)是与综合语相对的概念。分析语与综合语的关键差别有二:首先,在分析语大多数的每一单词所含的不自由语素较少,而综合语每一单词所含的不自由语素较多。
- 年表列表这是年表列表,年表或历史年表(Timeline),又称时间表、时间轴,是将有关历史的资料依时间或年份先后排列而成的列表,即将一件发生在某年某月某日的历史事件,以最简单的形式,重点地记录
- 七大工业国集团七国集团(英语:Group of Seven,简称G7)是一个由世界七大发达国家经济体组成的国际组织,目前成员为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及日本。组织成立于1973年,当时称为五国
- FeSe硒化亚铁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FeSe。在半导体中有使用。
- 黄体激素孕酮(英语:progesterone,亦被称为黄体酮、孕甾酮、黄体甾酮、助孕激素、助孕素、黄体素或助孕酮,其缩写为P4,也被称为(孕甾-4-烯-3,20-二酮),是一种内源性类固醇和孕激素性激素,也
- 板垣修板垣修(日语:板垣 修/いたがき おさむ Itagaki Osamu,1907年2月26日-1987年11月19日),是日本外交官。193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政治学科,后进入日本外务省。1966年-69年5月,担任日本
- 历史年表大韩民国历史年表
- 荣昌区荣昌区是重庆最西部的区,有着渝西明珠之称。唐乾元二年(758年)正月,始设昌州,下辖昌元、静南、大足三县,昌元县的设置便是荣昌地域建县的开始,时为唐昌州府州治所在地。明洪武七年(1
- 约翰·莫顿小约翰·莫顿(英语:John Morton Jr.,1967年5月18日-),美国NBA联盟前职业篮球运动员。他在1989年的NBA选秀中第1轮第25顺位被克利夫兰骑士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