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洋情书

✍ dations ◷ 2025-10-23 04:30:18 #法国文学

越洋情书(),被誉为二十世纪女权运动先驱的法国女作家西蒙·德·波伏娃(西蒙·波娃)作品,里面收录从1947年到1964年写给美国作家纳尔逊·艾格林(Nelson Algren)的304 封信。西蒙·波娃三十九岁访美时认识了美国情人艾格林(这段故事可见于《西蒙波娃的美国纪行》),两人开始有了恋情,回到法国之后,西蒙·波娃开始与艾格林通信。初识艾格林时,正是西蒙·波娃积极创作《第二性》的时候。越洋情人在通信中一度论及婚嫁,终于无法割舍自己的事业而作罢,三年后这段恋曲结束,但双方仍持续通信长传十七年之久。1999年《越洋情书》出版,引发了激烈讨论。

西蒙·波娃在情书中大量的使用“我的尼尔森”“我深爱的人”“我亲爱的”“我的夫君”“我深爱的丈夫”等字眼,艾格林索讨的爱是一般的爱,是可以生活在一起同床共枕的爱情与婚姻,他不解何以波娃定然要有沙特,于是艾格林选择离去。西蒙波娃爱的辛苦,她的信中充满着许多琐碎感情与心情碎片:“收到一封信后我接着又等下一封,不断地等待再见到你。这一念头使我有些不好受。想念你是悲伤的病,爱你却温暖我的心。纳尔逊,我多么爱你。”“我不相信我们将不再见面。我失去了爱情,这是事实,是痛苦的。但是我没有失去你。不管怎么说,你满足了我,纳尔逊,你给我的一切对我多么珍贵,你也拿不回去给我的一切。……我希望这种温情、这种友谊永存,永远存在。……”。艾格林于1990年9月21日去世,去世前把西蒙·波娃写给他的信都交给了波娃的养女西尔维·勒庞。

相关

  • 林国强林国强(1943年3月7日-)有机化学家,长期从事昆虫激素和昆虫信息素、不对称合成,手性天然产物的结构与合成研究、氧化还原酶与羟腈化酶生物催化等方面的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及中科
  • 吡咯里西啶吡咯里西啶(Pyrrolizidine,又译为吡咯双烷或双吡咯烷)为一种杂环有机化合物,属于吡咯里西啶生物碱(英语:pyrrolizidine alkaloids)的一种。吡咯里西啶显示有肝毒性,为肝毒素。
  • 普莱西德湖Aerial view of Lake Placid 人普莱西德湖(英语:Lake Placid),又意译为宁静湖或静湖,是美国纽约州艾塞克斯县的阿第伦达克山脉中一个村庄。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普莱西德湖村有2,6
  • 普马兰加省普马兰加省(南非语:Mpumalanga,英语:Mpumalanga),是南非九个省之一,前身是德兰士瓦省的东部。该省东部毗邻莫桑比克与斯威士兰。面积74,490平方公里,2001年人口为3,122,994人。首府
  • 克莱恩-莱文症候群克莱恩-莱文症候群(英语:Kleine-Levin syndrome,简称为KLS),又名睡美人症候群(英语:Sleeping Beauty syndrome),系一种不常见的睡眠障碍,特征是持续的阵发过度嗜睡症及认知或情绪变化
  • 普罗旺斯方言普罗旺斯方言(prouvençau,法语:provençal)是奥克语的一种方言,主要使用于法国普罗旺斯及周边地区。该方言可进一步分为以下几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以普罗
  • 爱德华·雷兹-希米格维爱德华·雷兹-希米格维(波兰语:Edward Rydz-Śmigły,1886年3月11日-1941年12月2日)是波兰的政治家、军事家、画家、诗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波苏战争期间晋升为波兰元帅,在第二次世
  • 迪萨纳亚克·贾亚拉特纳迪萨纳亚卡·穆迪扬塞拉格·贾亚拉特纳(Disanayaka Mudiyanselage Jayaratne;僧伽罗语:දිසානායක මුදියන්සේලාගේ ජයරත්න;泰米尔语:திசாநாயக்
  • 垂枝大叶早樱垂枝大叶早樱(学名: var. )为蔷薇科樱属下的一个变种。
  • 帕塔尔迪帕塔尔迪(Pathardih),是印度贾坎德邦Dhanbad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39527(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39527人,其中男性21844人,女性17683人;0—6岁人口5305人,其中男2815人,女2490人;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