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武二号彗星
✍ dations ◷ 2025-09-02 06:42:26 #百武二号彗星
百武二号彗星(C/1996 B2)是一颗非周期性彗星,由日本鹿儿岛业余天文学家百武裕司于1996年1月30日在日本鹿儿岛县发现,是他发现的第二颗彗星。该彗星于1996年3月25日最接近地球(距离地球约135万公里),该彗星由2月初的10等猛增至3月底的0等。蓝绿色彗头配以3月底时彗尾长达120度,细长的蓝色彗尾横跨北斗七星至半个天空,令不少亲眼目睹的天文爱好者着迷,同年5月1日通过近日点。3月25日,哈伯望远镜拍摄到百武彗星彗核物质分裂的样子,同时地面天文爱好者亦拍摄到此现象。3月26日至28日,美国和德国的天文学家使用伦琴X射线天文卫星(ROSAT)发现彗星的X射线辐射,这是人类首次探测到彗星发射X射线,且其强度也是天文学家始料不及的。百武彗星的X射线是在彗星内部形成还是太阳风与彗星物质的猛烈撞击还没有定案。另外,美国哈佛史密松天文物理中心的天文学家分析次毫米波段的观测资料,在百武彗星上所观测到的氢和氘(即重氢)比例计算,推断地表水分来源,和地球形成过程中,某时期内有众多彗星陨落地球的假设依据。欧洲南方天文台针对百武彗星上所含元素的分析,氨、烷类以及氢氧化物等有机物所占的比率不少。2000年尤利西斯号探测器的研究小组公布,报道探测器在1996年5月1日穿越百武彗星离子尾的质谱分析;测量到大量C+、O+及不太多的C2+、O2+、N+、OH+、H2O+。这颗彗星的公转周期极长,对照上一次回归的时间约为17000年前,由于受行星引力影响致其轨道改变,因此以后十万年内回归的机会很少。百武裕司发现的第一颗彗星编号为C/1995 Y1(1995年12月25日在鹿儿岛县发现,当时光度10.5等),1996年2月24日过近日点,由于此彗星光度不亮(最亮也只有7.8等),普通小型望远镜也难以看到,因此不受天文爱好者注目,而第二颗明显比第一颗亮得多而更为人熟悉,因此“百武彗星”通常是指第二颗。
相关
- 甲氧西林甲氧西林(Methicillin)是一种于1960年首次合成的β-内酰胺类半合成抗生素。发现于1960年,主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有作用,可用于治疗败血症、呼吸道感染、脑膜炎等由
- 1515号染色体是人类23对染色体中的一对,正常人拥有2条15号染色体。15号染色体缠绕了约1亿100万碱基对(构筑DNA的材料),并包含了人类细胞中约3%至3.5%的DNA。每条染色体上的基因识
- 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列表以下列表是历史上在位时间达54年的君主一览(根据在位时间倒序);绿色为在世君主,粗体为著名君主。
- 英属印度陆军First World War: ~1,750,000英属印度陆军或称英属印度军,简称英印军(英文:British Indian Army),正式名称是印度军(英文:Indian Army)是英属印度时期(1858年-1947年)的英属印度武装部
- 重农抑商重农主义(英语:Physiocracy,其希腊字源为Physio(自然)-cracy(治理),也称作重农学派)的经济理论认为,国家财富的根本来源为土地生产及土地发展,偏重以农业劳动为主的自然秩序的概念。该
- 共和尼德兰七省联合共和国(荷兰语:De Republiek der Zeven Verenigde Nederlanden),又称联省共和国,中文俗称荷兰共和国,是1581年-1795年期间,在现在的荷兰及比利时北部地区(弗兰德地区)
- 霞慕尼1法国统计部门在计算土地面积时,不计算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池塘、冰川和河口。沙莫尼蒙勃朗(法语:Chamonix-Mont-Blanc,意为勃朗峰之沙莫尼),常略称作沙莫尼(Chamonix),又译霞
- 生命体征生命体征(英语:Vital signs),或称生命迹象,医学术语,是一组4到6个最重要的人体基本生理功能(维持生命)的表征。这些测量结果被用于评估个体的身体健康,提供潜在疾病的线索,并显示出
- 游说游说集团(英语:Lobbying),又称院外集团或政治游说是尝试影响立法人员、或是立法机构成员的政治决定或行为。游说由许多不同类型的人员、组织与团体,包括私人机构、企业、部分已经
- 泻痢痢疾,是一种传染病。依传染性的致病生物体不同而分为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元朝皇帝元顺帝便是死于痢疾。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于痢疾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假膜性肠炎(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