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臭虫
✍ dations ◷ 2025-04-03 18:29:49 #臭虫
床虱,俗称臭虫,是一种很小及难以捕捉的寄生昆虫,属于臭虫科(Cris),是半翅目异翅亚目臭虫下目臭虫总科的生物种类。臭虫有一对臭脚,能分泌一种异常臭液,此种臭液有防御天敌和促进交配之用,臭虫爬过的地方,都留下难闻的臭气,故名臭虫。一般来说,臭虫泛指所有偏好以人体粪便为食粮的种属;但其实臭虫科包括所有以吸食温血动物的血液为生的昆虫。臭虫的首选栖息地是房子的床板,尤其是病床或其他公共地方的床。臭虫虽然不是严格只在夜间活动,但夜间仍然是它们的主要活动时间,亦可以在宿主不留意下吸取宿主的血液。臭虫曾经在1940年代早期开始在已发展国家间蔓延,但后来得到治理;不过,从1995年开始,臭虫再度在世界为患,并开始在北美造成严重的卫生问题,无论是多伦多参考书图书馆或纽约市的豪宅区均无一幸免。成年的臭虫是一种褐红色的昆虫,扁平带椭圆形,少数有翅膀且善飞。相对于其身躯,臭虫的头比较短而阔。臭虫的身上长有微细的毛,使之看起来像是有条纹。成虫普遍长4到5毫米,阔1.5到3毫米。臭虫在进食前身体扁平如纸,进食后身体变深红色,并且胀起。
若虫在刚刚孵化出来时呈半透明,颜色较浅;但当它们达至性成熟时会脱皮,并转为褐色。臭虫可以换壳5次,完成第5次换壳就成为成虫。臭虫之间的沟通全靠信息素及益它素,用以传递有关结巢地点、攻击及繁殖的信息。臭虫的生命周期视乎其品种及食物供应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可存活一年。床虱拥有储精囊,雌性床虱一生只需交配一次,便终生不用交配都具繁殖能力。期间雌性床虱可产卵200至400颗,其数量亦是视乎食物供应而定,但也受温度影响。虫卵约于十天后孵化。在臭虫科众多品种里,以温带臭虫(Cimex lectularius)对人类环境最为适应。它们可在世界上所有温带气候地点里发现。其他品种如热带臭虫(Cimex hemipterus)则可在热带地区发现,亦同时会感染家禽、蝙蝠及Leptocimex boueti;而在西非及南美洲的热带地区发现的,可令人类及蝙蝠感染。Cimex pilosellus及Cimex pipistrella主要感染蝙蝠,而一种在北美发现的品种Haematosiphon inodora则会感染家禽。臭虫可以在一个相当广泛的温度和大气成分比例环境里存活。当环境温度下降至16.1℃时,成虫会进入半休眠状态,使之能够存活更久;即使温度下跌至-10℃,臭虫仍然能够存活至少五天;但若暴露于-32℃的低温,则会在15分钟后死亡。臭虫具高度抗旱性,即使在气温达35–40 °C度而且湿度低的环境里,在失去了体重的三分之一后仍能存活;但在其较早期的生长阶段,其抗寒能力较差。C. lectularius在众多臭虫科品种里的热死点最高:达45℃,而当温度高达46℃时,只要停留七分钟时间,所有臭虫不管在哪一个生命阶段都会捱不过而死掉。臭虫在缺氧环境下也有颇强的生命力,虽然在高浓度二氧化碳或近乎全氮气的大气环境里显然不能生存,但也可以支撑超过72小时。臭虫是一种强制性吸血昆虫。大多数品种都只会在没有人类可供吸血的情况,才会吸食其他动物的血。臭虫寻找宿主的方法,主要是透过找寻宿主排出的二氧化碳,其次是其热量,之后才到其他化合物。当臭虫以其口器刺穿宿主的皮肤时,会在皮肤上留下两个孔洞,因为其口器有两条空心的进食管:一条用来向宿主注射含有抗凝血剂和麻醉剂的唾液,而另一条用来从宿主吸取血液。在进食约五分钟后,臭虫会返回其藏身处。虽然臭虫可以在没有进食时仍能生存整整一年,日常会每隔五到十天进食一次。当天气寒冷时,臭虫也可以存活一年;而在更有利于活动和觅食的温度时,可生存约五个月。在2009年美国昆虫学会的第57届年会,有报告指在维珍尼亚州发现新一代的抗杀虫剂臭虫在没有进食时只能存活二个月。医学导航:心理学/精神病学心理历程障碍(o, p, m, p, a, d, s)症状/齐名/涉及操作(评估/治疗)药物(N5A/5B/5C/6A/6B/6D)
相关
- 葡萄膜炎虹彩炎,是葡萄膜炎的一种,是一种虹膜以及睫状体的急性发炎的眼疾。发病原因至今不甚清楚,主要是自体免疫系统的问题,很有可能是自发性或反应性关节炎。临床症状上,常会有眼睛红、
- 脂质脂类(英语:Lipid),又称脂质,这是一类不溶于水而易溶于脂肪溶剂(醇、醚、氯仿、苯)等非极性有机溶剂,由脂肪酸与醇作用脱水缩合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统称为脂类,其中包括脂肪、蜡、类固
- 冻伤冻伤是由于长期处于极为寒冷的状态下,而引起的人体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轻时可造成皮肤组织的红肿、局部血液流通不畅,并会产生发痒、刺痛、麻木等感觉,需要治疗;重时则会伴随失
- 因纽特语伊努克提图特语,或译作因纽特语、伊努特语、Eastern Canadian Inuktitut( (/ɪˈnʊktᵻtʊt/; Inuktitut: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
- 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有时又称为根本、根因、根或本,是指导致某种结局或后果的因果关系链条的初始原因。通常,根本原因用于描述在因果链之中最深的层次;在这种层次才可能合理有效地实施某种
- 特尔图良特土良(英语:Tertullian ,/tərˈtʌliən/,150年-230年),罗马全名为昆图·塞普蒂米乌斯·佛洛伦特·特尔土良诺(拉丁语:Quinto Septimius Florente Tertuliano),英语化后被称为特土良(
- 头疼头痛,又叫头疼(英语:headache),是一种在头部、颈部或肩膊以上位置发生的局部疼痛。许多头部和颈部问题的症状都是头痛。头痛表现种类繁多,可能是偏头痛、紧缩型头痛(英语:tension-ty
- 鰕虎鱼详见内文虾虎鱼即指鱼类分类学虾虎鱼目中的虾虎鱼科(Gobiidae),又作鰕虎科。它是鱼类中最大的科之一,已知品种超过2000种。绝大多数体型细小,一般短于10厘米。世界上最短小的脊椎
- 爱德华·诺顿·劳仑次爱德华·诺顿·罗伦兹(英语:Edward Norton Lorenz,1917年5月23日-2008年4月16日),美国数学与气象学家。洛伦茨1917年出生于美国康乃迪克州西哈特福特(英语:West Hartford),大学时期同
- 支链α-酮酸脱氢酶复合物支链α-酮酸脱氢酶复合物(branched-chain α-ketoacid dehydrogenase complex,BCKDC)是一种在线粒体内膜中找到的酶之多次单元复合物(multi-subunit complex)。 这种酶复合物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