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美学

✍ dations ◷ 2025-11-13 09:58:19 #美学

结构主义美学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出现在1940-50年代,60年代后在法国取代了存在主义而达到鼎盛。结构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哲学流派,其核心思想是把一切事物都看成处在一定的系统结构之中。认为任何事物只有在系统整体中才能获得意义,并把结构分析作为观察、研究、分析事物和现象的思路方法,力图发现事物背后的结构模式。

罗兰·巴特是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的创始人之一,(1960年代) 特别强调读者对于文本的作用。他认为:由于读者处于历史发展中,所以文本的结构和意义也就处于历时性的变化和开放之中。 “解构”就应该成为一切文本的属性。“作者已死”是罗兰·巴特的著名口号。 作者对于作品的形成没有太大的作用,是读者的阅读对于创造性文本的产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读者在阅读时应该采取一种“评注”的方法,去发现作品的新的意义,及形成一个新的创造性文本。

相关

  • 扣带皮层扣带皮层(英文:cingulate cortex)是位于扣带回的大脑皮层。扣带皮层在前侧由下至上从胼胝体附近延伸到扣带沟。根据Brodmann分区系统,扣带皮层包括23,24,26,29,30,31和32区。根据
  • 虞舜.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fon
  • 下诺夫哥罗德下诺夫哥罗德(俄语:Ни́жний Но́вгород,IPA:.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
  • 舌唇鼻音是一种辅音,被使用于一些口语中,国际音标写作⟨n̼⟩或⟨m̺⟩。舌唇鼻音的特征包括:当符号成对出现时,左边的是清音,右边的是浊音。阴影区域表示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发音。
  • 中华民国中央灾害应变中心中央灾害应变中心(英语译名:Central Emergency Operation Center,简写CEOC)是中华民国遭受各类灾害时由中央政府设置的任务型应变单位(英语:Emergency operations center),设置于新
  • 王士祜王士祜(1632年-1681年),字子侧,号东亭,又号古钵山人。山东新城县(今桓台县)人,清朝诗人。王士禄之弟,王士祯之兄。兄弟三人时号“三王”。王士祜自幼颖异,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为仕而卒
  • 东方省东方省或东部省可以指:
  • 电子工业部1993年规定:印章直径5厘米,中央刊国徽,由国务院制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原有的组成部门,是负责统筹规划电子工业行业的部级单位。1982年设立,1988
  • 段雪段雪(1957年1月-),北京人,中国应用化学家,现任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系研究员,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88年获北京化工学院
  • 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Large Electron-Positron Collider,简称:LEP)是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的粒子加速器之一,1989年开始营运,位在瑞士和法国的边界附近,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周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