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美学

✍ dations ◷ 2025-04-15 12:47:41 #美学

结构主义美学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出现在1940-50年代,60年代后在法国取代了存在主义而达到鼎盛。结构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哲学流派,其核心思想是把一切事物都看成处在一定的系统结构之中。认为任何事物只有在系统整体中才能获得意义,并把结构分析作为观察、研究、分析事物和现象的思路方法,力图发现事物背后的结构模式。

罗兰·巴特是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的创始人之一,(1960年代) 特别强调读者对于文本的作用。他认为:由于读者处于历史发展中,所以文本的结构和意义也就处于历时性的变化和开放之中。 “解构”就应该成为一切文本的属性。“作者已死”是罗兰·巴特的著名口号。 作者对于作品的形成没有太大的作用,是读者的阅读对于创造性文本的产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读者在阅读时应该采取一种“评注”的方法,去发现作品的新的意义,及形成一个新的创造性文本。

相关

  • 《飘》(英语:Gone with the Wind)是一部出版于1936年的美国小说,作者为玛格丽特·米切尔,在1937年获得普利策奖。《飘》是玛格丽特·米切尔在世时出版的唯一一部作品,它不但成为美
  • 纽约市立学院纽约市立学院(英语:The City College of New York,缩写:CCNY),成立于1847年,是纽约市立大学系统中的一所四年制学院,是纽约市立大学系统的创始学校,也是历史最悠久的分校,至2014年止计
  • 核浩劫核浩劫或核子末日是大规模核战争及核辐射导致的一种世界末日。在这种情况下,核冬天发生,世界上大多数的城市会被摧毁,很多人类科技已不能再使用,而地表也变得难以居住。冷战早期
  • 双胞胎双胞胎(英语:twins),又称孪生、孪生儿、孪生子、孖生、双生,双生儿。指胎生动物一次怀胎里同时生下两个个体的情况。人类生育的通常情况,女性每一次月经周期,卵巢只会释放一粒卵子,
  • 1788年公元前1780年,最后的猛犸象在弗兰格尔岛灭绝,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化和狩猎。
  • 弧光灯弧光灯(英语:Arc lamp,或英语:Arc light),又称为电弧灯,是一种人造灯具,它以电弧来产生光源,属于气体放电灯的一种。这种灯有两个电极,通常是以钨制成,在电极之间,以气体隔开。在灯泡中
  • 小煤炭菌目小煤炱目(学名:Meliolales)是一类专性寄生菌,属于子囊菌门粪壳菌纲。该目下有一单科小煤炱科(Meliolaceae)。主要在热带地区出现,小煤炱菌会在寄主植物的表面形成黑色菌落,故又被称
  • 血祭诽谤血祭诽谤(Blood libel)指的是一则反犹太人谣言,声称犹太人会谋杀基督教徒的小孩,用他们的血来进行宗教仪式。该谣言在历史上与井中投毒(英语:Well poisoning)、亵渎圣体(英语:Host de
  • 第二航空舰队第二航空舰队(日语:第二航空艦隊/だいにこうくうかんたい Daini Kōkū Kantai ?)是旧日本海军的一支陆基海军航空兵编制。1944年6月15日,第二航空舰队(简称二航舰)创立。同年7月
  • 王林添汝王林添汝(1914年5月6日-2005年9月6日),台湾助产师,在南投县鱼池乡服务一甲子,被称为“鱼池之母”,第十二届医疗奉献奖得主。林添汝是1914年5月6日生,兄弟姊妹都受过大学教育,1934年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