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娃-利萨·曼纳

✍ dations ◷ 2025-07-11 22:28:05 #1921年出生,1995年逝世,芬兰作家,芬兰诗人

伊娃-利萨·曼纳(芬兰语:Eeva-Liisa Manner,1921年12月5日-1995年7月7日),笔名为安娜·九月(芬兰语:Anna September),芬兰女诗人、剧作家、翻译家、短篇小说家。她是20世纪50年代最受欢迎的芬兰现代主义诗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芬兰最具影响力的现代主义诗人之一。

1921年12月5日,伊娃-利萨·曼纳出生于赫尔辛基。她曾说过:“我的青春期时代是在战争的阴影下度过的。”她17岁时,正值苏联入侵芬兰的冬季战争。1939年11月30日,苏联开始轰炸她的家乡维堡,并且把那里炸成了一片废墟。在战争进行期间,维堡成了一片荒野。她在一篇文章中说过,她从十岁起就曾梦到过维堡被炸毁,她认为人类的时间观念是有错误的,所有现在发生的事情其实早就在另一个时空中进行过了。

她长期居住在国外,使用芬兰语来写作,一生出版了二十几部原创的诗集、戏剧集和小说(集)。她使用笔名,这个笔名叫做安娜·九月(Anna September)。1944年,她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名为《黑与红》()。1949年,她出版了第二部诗集《像风又像云》()。1956年,她出版了一部名叫《这次旅行》()的诗集。这三部诗集为她赢得了广大的读者。1968年,她的另一部代表作诗集《华氏121度》。1977年,她获得了Väinö Linna-priset奖。

她也是一名翻译家,翻译的面很广,既有古典文学,又有现代文学,包括威廉·莎士比亚、赫尔曼·黑塞、弗兰茨·卡夫卡。她获得过翻译奖。

她还很喜欢划船,她有很多张划船时拍的照片。

1997年,《曼纳诗歌精选》(英译本)出版,这是她最具影响力的英译本。

曼纳于1995年在坦佩雷去世。  

伊娃-利萨·曼纳被认为是20世纪50年代最受欢迎的芬兰现代主义诗人,也是颇有成就的剧作家、短篇小说家和翻译家。她的诗歌很内向,然而也常常涉及社会与政治问题。她的诗歌是她最有创新精神的文学体裁。她的作品已被翻译成了多国语言,中文译者主要是北岛。

相关

  • 波或波动是扰动或物理信息在空间上传播的一种物理现象,扰动的形式任意,传递路径上的其他介质也作同一形式振动,但不会传递介质。波的传播速度总是有限的。除了电磁波、引力波(又
  • 那空那育府 small(坤西育府)/small那空那育府(泰语:จังหวัดนครนายก,皇家转写:Changwat Nakhon Nayok,泰语发音:),一译坤西育府,是泰国中部的一个府。那空那育府是一个有九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在大城时
  • 无种无种(梵语:नकुल,IAST:Nakula)是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人物。他是般度五子中的第四位,与弟弟偕天两人为双胞胎,由玛德利借用贡蒂的咒语召唤双马童所得来。因此,两人也被称作Ashv
  • 加芙列拉·冈萨雷斯加芙列拉·冈萨雷斯(西班牙语:Gabriela González,1965年2月24日-),生于科尔多瓦,阿根廷天文学家、引力波探测专家,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教授,2011年3月至2017年3月担任L
  • 小平消没定理小平消没定理是复几何及代数几何中的重要结果,在复流形的分类问题(例如Enriques-Kodaira Classification)上扮演重要角色。 小平邦彦起初使用流形上的霍奇理论证明,当q>0以上
  • 卢西亚诺·卡斯特利卢西亚诺·卡斯特利(1951年9月28日 - ),生于瑞士卢塞恩,是一位瑞士画家、图像设计师、摄影师、雕塑家和乐手。卢西亚诺·卡斯特利曾经在卢塞恩工艺美术学院学习,在预备班里师从
  • 永恒论永恒论是一种对于时间的本体论性质的观点。在这个理论下,现在、过去以及未来的实在性都是等价的。与之持相异观点的则是主张只有现在存在的现在论以及主张未来不存在且持续变
  • 上庄乡 (涞源县)上庄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上庄乡下辖以下地区:上庄村、黄郊村、狮子峪村、中庄村、清风沟村、南阳峪村、峨头村、万子沟村、下老
  • 博胡米尔·日哈博胡米尔·日哈(捷克语:Bohumil Říha,1907年2月22日-1987年12月15日),捷克斯洛伐克儿童文学作家,1980年国际安徒生作家奖得主。1907年出生于奥匈帝国波希米亚地区,是一个铁匠的儿
  • 罗萨莉娅·萨莫伊洛娃·泽姆利亚奇卡罗萨莉娅·萨莫伊洛娃·泽姆利亚奇卡(俄语:Розалия Самойловна Землячка,1876年3月20日-1947年1月21日),俄罗斯革命家、苏联政治家,曾参与组织1905年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