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娃-利萨·曼纳

✍ dations ◷ 2025-07-02 20:03:59 #1921年出生,1995年逝世,芬兰作家,芬兰诗人

伊娃-利萨·曼纳(芬兰语:Eeva-Liisa Manner,1921年12月5日-1995年7月7日),笔名为安娜·九月(芬兰语:Anna September),芬兰女诗人、剧作家、翻译家、短篇小说家。她是20世纪50年代最受欢迎的芬兰现代主义诗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芬兰最具影响力的现代主义诗人之一。

1921年12月5日,伊娃-利萨·曼纳出生于赫尔辛基。她曾说过:“我的青春期时代是在战争的阴影下度过的。”她17岁时,正值苏联入侵芬兰的冬季战争。1939年11月30日,苏联开始轰炸她的家乡维堡,并且把那里炸成了一片废墟。在战争进行期间,维堡成了一片荒野。她在一篇文章中说过,她从十岁起就曾梦到过维堡被炸毁,她认为人类的时间观念是有错误的,所有现在发生的事情其实早就在另一个时空中进行过了。

她长期居住在国外,使用芬兰语来写作,一生出版了二十几部原创的诗集、戏剧集和小说(集)。她使用笔名,这个笔名叫做安娜·九月(Anna September)。1944年,她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名为《黑与红》()。1949年,她出版了第二部诗集《像风又像云》()。1956年,她出版了一部名叫《这次旅行》()的诗集。这三部诗集为她赢得了广大的读者。1968年,她的另一部代表作诗集《华氏121度》。1977年,她获得了Väinö Linna-priset奖。

她也是一名翻译家,翻译的面很广,既有古典文学,又有现代文学,包括威廉·莎士比亚、赫尔曼·黑塞、弗兰茨·卡夫卡。她获得过翻译奖。

她还很喜欢划船,她有很多张划船时拍的照片。

1997年,《曼纳诗歌精选》(英译本)出版,这是她最具影响力的英译本。

曼纳于1995年在坦佩雷去世。  

伊娃-利萨·曼纳被认为是20世纪50年代最受欢迎的芬兰现代主义诗人,也是颇有成就的剧作家、短篇小说家和翻译家。她的诗歌很内向,然而也常常涉及社会与政治问题。她的诗歌是她最有创新精神的文学体裁。她的作品已被翻译成了多国语言,中文译者主要是北岛。

相关

  • 一元论一元论(monism)是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学说,乃本体论的分支。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肯定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唯心主义的一元论肯定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中性一元论认为,物质或精神皆
  • 叹词感叹词是用于表达各种感情的词。它与后面句子的其余成分无语法联系。现代汉语的感叹词有“啊”、“哎呀”、“天呀”等。例:古代汉语中常见的感叹词有“呜呼”、“嗟夫”、“
  • 正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或月桂基硫酸钠(Sodium lauryl sulfate SLS),NaC12H25SO4,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之一,是洗洁精的主要成分。常用于DNA提取过程中,使蛋白质变
  • 新加坡电信坐标:1°17′58″N 103°50′19″E / 1.299527°N 103.838506°E / 1.299527; 103.838506新加坡电信有限公司(英语:Singapore Telecommunications Limited;缩写:Singtel,SGX:Z74、O
  • 枪或称鎗,是一种杆端有尖刃的长柄武器,是相当早出现的武器之一,曾经长期在战场上使用,有“百兵之王”之称。现代的中国武术中也有枪术。中国标准的枪形的武器总共有“矛”、“铍
  • 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Gustav II Adolf,1594年12月9/19日-1632年11月6/16日,(O.S.(英语:Article Name)/N.S.),瑞典瓦萨王朝国王,生于斯德哥尔摩,即位后旋即与神圣罗马帝国相争,御驾亲征,
  • 哈尔滨榆哈尔滨榆(学名:),为榆科榆属下的一个植物种。
  • 济州航空航点下表为韩国济州航空之飞航航点列表:
  • 常茂徕常茂徕(1788年-1873年),字逸山,又号痛定思痛居士。清代开封人。二十岁中秀才,后屡试不中,于是闭门专心读书。其作品今存《春秋女谱》、《石田野语》、《洛阳石刻录》、《怡古堂文钞
  • 恩斯特·詹池恩斯特·詹池(德语:Ernst Jentsch,1867年-1919年)是德国的精神科医师。 他撰写关于心理学和病理学的作品,最出名的是他的论文《恐怖谷心理学》(1906)。除此,他还创作关于情绪与音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