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2月15日日食

✍ dations ◷ 2025-10-22 07:43:58 #1982年科学,1982年12月,1980年代日食

1982年12月15日日食是一次日偏食,发生于1982年12月15日。新月当天(即朔日),地球上观测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离极小,此时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点附近,穿过太阳和地球之间,与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线,则会出现日食。由于月球偏北或偏南,本影及伪本影从地球以北或以南经过而未接触地表,只有半影覆盖了地球北端或南端部分区域,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偏食月球偏北,出现在欧洲绝大部分、亚洲中西部、非洲北部。

通常每年有2次日食,而1982年共有4次,全都是日偏食。本次日食是其中第四次,即最后一次。

本次日偏食可在欧洲除冰岛、法罗群岛、北冰洋沿岸部分、伊比利亚半岛西南端外的绝大部分,以及北非中东部、东非北部、西亚、中国西部、蒙古西部、南亚中北部、苏联西南半部(包括今俄罗斯西南半部及其他所有加盟共和国全部领土)看到。

月球交替位于相对的月球交点时,以半个交点年(食年),即约177天又4小时间隔出现下列日食。

注:1982年1月25日和1982年7月20日的日偏食属于上一组交点年系列。

沙罗周期长度为18年11天。本次日食属于沙罗周期122,共包含70次日食,依次为991年4月17日至1117年7月1日的8次日偏食、1135年7月12日至1171年8月3日的3次日全食、1189年8月13日至1207年8月25日的2次全环食(亦称混合食)、1225年9月4日至1874年10月10日的37次日环食、1892年10月20日至2235年5月17日的20次日偏食,总共历时1244.08年。其中最长的全食发生于1135年7月12日,共持续了1分25秒。

下表列举了1901年至2100年间发生的属于该周期的日食,是第52至62次:

相关

  • 物理冶金学物理冶金学(Physical Metallurgy)指的是利用物理学原理,例如热力学(Thermodynamics)、电学(electricity)等,非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提炼金属或是改变金属材料性能的学门,归属在材料科学领
  • 奉俄协定中华民国东三省自治政府与苏维亚社会联邦政府之协定六条,简称奉俄协定,订立于1924年9月20日,是以奉系军阀张作霖为首之东三省政府和苏联政府之间缔结签订以中东铁路(又称为东支
  • 吞噬小体吞噬体也称为吞噬小体,是一种在胞吞作用中在被吞噬物质周围形成的囊泡,这种囊泡由细胞膜向细胞内凹陷产生。吞噬体是一种在免疫过程中常见的细胞结构,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可在
  • 北东方面舰队北东方面舰队是日本海军以向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桦太方面哨戒・警备为目的而编成的日本海军舰队。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桦太方面的作战由第五舰队担任,为支援而于昭和18
  • d区元素d区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副族元素,即第3至第12族元素。这些元素中具有最高能量的电子是填在d轨域上的。这些元素有时也被称作过渡金属。D区的D来自英语的“diffuse”。图解:在
  •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1994年增选,上海市市长至1995年,1994年兼上海市委书记) · 尉健行(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1995年兼北京市委书记至1997年) · 谢 非(广东省委书记) · 谭绍文(1993年逝世)温家
  • 华侨日报 (马来西亚)《华侨日报》 (英语:Overseas Chinese Daily News) 是马来西亚沙巴历史最悠久的华文报章之一,创刊于1936年3月1日,为前北婆罗洲首家日报。1947年由丹斯里叶保滋接办,报纸由油印
  • 七觉支七觉支(梵语:sapta bodhyanga,巴利语:satta bojjhaṅgā,或satta sambojjhaṅgā),也称七等觉支、七遍觉支、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宝、七觉分、七觉意、七觉志、七觉支法、七觉意法,为
  • BioRxivbioRxiv是一个生物学开放获取预印本的资料库,于2013年11月启动。 正式表示法是bioRχiv,其中χ是希腊字母χ(kai),而不是X。 它由冷泉港实验室(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CSHL
  • 陈金烈陈金烈(1930年-),男,福建晋江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家,曾任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