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垂直递减率

✍ dations ◷ 2025-08-03 00:20:38 #气温垂直递减率
气温垂直递减率(英语:Lapse rate of temperature)、垂直递减率或气温直减率,是气温随者高度上升而递减的幅度。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数据指出,在对流层中,干空气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就下降约0.98度。若空气中含有水汽,因为水汽凝结时会释放潜热,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约0.649度。一般而言,气温垂直递减率可以如此表示:γ = − d T d z {displaystyle gamma =-{frac {dT}{dz}}}γ {displaystyle gamma } 为气温垂直递减率,T为温度,z为海拔高度。注:因为比热比或湿度常数等皆会使用 γ {displaystyle gamma } 为符号,为了避免混淆,有时会用 Γ {displaystyle Gamma } 或 α {displaystyle alpha } 代表气温垂直递减率。气温垂直递减率有两种形式:环境温度递减率在给定的温度与地点,且大气稳定的情况下,温度随着海拔的变化率称为环境温度递减率。国际民航组织(ICAO)定义国际标准大气(ISA)从海平面到海拔11km的温度递减率为6.49  °C/km。从11km到20km,空气的温度是常数−56.5 °C,是国际标准大气中温度最低的。由于国际标准大气没有将水汽纳入考虑,这个理想化的模型与实际会有误差。比如:在逆温层中,温度反而会随海拔增加。干绝热直减率干绝热直减率是一固定分子数的干燥空气,在绝热条件下,温度随海拔高度改变的比率。给予相同的能量,干燥空气的温度会上升得比潮湿空气快。绝热亦即空气不与外界交换能量。由于空气的导热系数极低,接触传导的热足以忽略,故假设为绝热。当海拔高度增加时,气压会随之下降,空气体积增加。空气体积增加会推挤其他空气,对其他空气作功。作功的能量来自内能,温度因内能减少而下降。干绝热直减率是9.8 °C/km。因为是绝热过程:P d V = − V d P / γ {displaystyle PdV=-VdP/gamma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表示成:m c v d T − V d p / γ = 0 {displaystyle mc_{v}dT-Vdp/gamma =0}又因 α = V / m {displaystyle alpha =V/m} ,且 γ = c p / c v {displaystyle gamma =c_{p}/c_{v}} 。我们可以将式子表示成:c p d T − α d P = 0 {displaystyle c_{p}dT-alpha dP=0}其中, c p {displaystyle c_{p}} 是固定压力下的比热, α {displaystyle alpha } 是比容。假设大气处于流体静力平衡::d P = − ρ g d z {displaystyle dP=-rho gdz}其中,g是标准重力, ρ {displaystyle rho } 是密度。结合两式,压力可以从式子中消除,解得干绝热直减率:Γ d = − d T d z = g c p = 9.8   ∘ C / k m {displaystyle Gamma _{d}=-{frac {dT}{dz}}={frac {g}{c_{p}}}=9.8 ^{circ }mathrm {C} /mathrm {km} }饱和绝热直减率当空气中处于饱和,采用饱和绝热直减率。此比率大约为5 °C/km,受气温的影响很大。饱和绝热直减率与干绝热直减率之所以相差甚大,是因为水在凝结时会释放潜热,这是雷暴发展的重要能量来源。不饱和空气在给定的气温、海拔与湿度之下上升,此时使用干绝热直减率。随着海拔上升、气温下降,空气达到水汽饱和,采用饱和绝热直减率。美国气象学会给出的饱和绝热直减率的近似公式:Γ w = g 1 + H v r R s d T c p d + H v 2 r R s w T 2 = g 1 + H v r R s d T c p d + H v 2 r ϵ R s d T 2 {displaystyle Gamma _{w}=g,{frac {1+{dfrac {H_{v},r}{R_{sd},T}}}{c_{pd}+{dfrac {H_{v}^{2},r}{R_{sw},T^{2}}}}}=g,{frac {1+{dfrac {H_{v},r}{R_{sd},T}}}{c_{pd}+{dfrac {H_{v}^{2},r,epsilon }{R_{sd},T^{2}}}}}}1003.5 J kg−1 K−1

相关

  • 手术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外科手术,简称手术,凡指透过器械,经外科
  • 复制复制(英文:Copying;中文音译:拷贝)是将某事物通过某种方式制作成相同的一份或多份的行为。在中文里,台湾和港澳地区亦将英文中表示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
  • 葛伦克劳狄乌斯·盖伦(129年-200年)是一位古罗马的医学家及哲学家。他的见解和理论在他身后的一千多年里是欧洲起支配性的医学理论。出生于别迦摩,逝世于罗马。盖伦出生于一个建筑师
  • 生物标记分子生物标记 (英语:Biomarker),是医学指标下的一个大的子类,指的是可在病人或被研究者体外观测到的客观指标。通常情况下,相应的测量方法应当是精准且可被重复的。与医学症状不同的
  • 布氏烧瓶布氏烧瓶,又称抽滤瓶、北里烧瓶(Kitasato flask,纪念北里柴三郎),是实验室中使用的一种玻璃器皿,为烧瓶的一种。配合布氏漏斗过滤用。发明者为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爱德华·毕
  • 法国电视台法国电视台(法语:France Télévisions)为法国国营电视台,其资金来源主要为电视授权费用及电视广告收入。旗下频道有法国海外领地广播电视第一台(Réseau Outre-Mer 1ère)、法国
  • 第戎美术馆第戎美术馆(法语:Musée des beaux-arts de Dijon)是法国第戎的一座美术馆,位于勃艮第公爵宫建筑的右侧东部部分。美术馆创建于1787年。美术馆的藏品虽主要以勃艮第公爵的藏品为
  • 谢心澄谢心澄(1959年2月-),生于江苏南京,籍贯江苏常州,凝聚态物理学家。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88年取得马里兰大学博士学位。2011年担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讲席
  • 前庭耳蜗神经前庭耳蜗神经(Vestibulocochlear nerve)是12对脑神经当中的第8对,同时也称作听神经。它是支配内耳的脑神经,其中又可分为掌管听力的耳蜗神经、掌管平衡的前庭神经。本神经位在颞
  • 蒙古人民革命党蒙古人民党(蒙古语:Монгол Ардын Нам,转写:Mongol Ardiin Nam),成立于1920年3月1日,曾用名蒙古人民革命党(1925年—2010年),是蒙古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唯一合法政党。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