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接触理论

✍ dations ◷ 2025-04-03 11:31:04 #差别接触理论
差别接触理论(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Theory,又称异质接触理论、异质交往理论)是犯罪学理论之一,由美国犯罪学家爱德文·苏哲兰于1939年的《犯罪学原理》(三版)中首次提出;Sutherland 生前最后一次关于差别接触理论的修改是在1947年的《犯罪学原理》四版。本书于苏哲兰1950年过世后,首先由Donald R. Cressey、接着由David F. Luckenbill续作,一直到1992年的第11版,但差别接触理论一节都维持 Sutherland 的原文没有修改,续作者只是在该节的开头加了对历来各种误解和新研究的回应。所以今日若要研究此理论,找不到1947的书,也可以直接取用1992年的书。差别接触理论是二十世纪美国犯罪学的犯罪原因理论三大学说之一(其他两者是社会控制理论和紧张理论)。苏哲兰是美国犯罪学芝加哥学派的早期代表人物,其理论受到同校社会学家暨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所提出符号互动理论(英语:Symbolic interactionism)(又称:象征互动理论、形象互动理论)的影响,因此差别接触理论与后来1960年代社会心理学上兴起的的社会学习理论极为相像。差别接触理论的核心内容在于:每个人对外在经验连结(association)的方式不同,当习得在特定情境中倾向犯罪的“定义”多于不犯罪的“定义”时,便较可能在此情境中做出犯罪行为。主要可以析释为以下几点:尽管有上述的批评,差别接触理论仍被后续研究证实,与紧张理论(社会学上失范理论的犯罪学版本)和社会控制理论相较,是三者中最具有犯罪预测效力的理论,并且也是三者中最能作为犯人矫治计划之指导原则的理论。Akers & Cochran (1985) 以美国中西部的中学学生为目标群体(有效样本N = 3,065),调查了失范理论、社会控制理论以及社会学习理论(差别接触理论的社会心理学版本)各自对大麻吸食的预测效力(R 2)。结果:差别接触理论是20世纪美国犯罪学中最重要的三种理论之一(其他两种理论是紧张理论和社会控制理论),引起了很多有关同侪团体问题的研究。加拿大当代的犯罪心理学权威著作如此评价苏哲兰的差别接触理论:“这个人提出了曾是犯罪心理学史上最有力的理论,但也正是这个人,促成了主流犯罪学走上反心理学的社会学派。”

相关

  • 风能风能主要应用为风力发电,系利用风提供能量,以带动风力发动机运转;另可用于非电力应用,例如帆船、风车等。在电力应用普及以前,人们就懂得利用风能,例如在公元前人们就已经用帆船横
  • 钻石尘钻石尘(英语:Diamond dust)是一种能在地面附近观测到的微小冰块。亦作“钻石粉尘”或“钻石星尘”,有的称作“冰晶”。这些小冰块经常出现在逆温时期,热空气与冷空气混合的时候。
  • 喉部咽喉(Throat)是解剖学中咽(学名:Pharynx)和喉(Larynx)的总称,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一部分。Template:Mouth anatomy(英语:Template:Mouth anatomy)
  • 扬·涅齐斯瓦夫·博杜安·德·库尔特奈博杜恩·德·库尔德内(Jan Niecisław Baudouin de Courtenay,1845年3月13日-1929年11月3日),波兰语言学家,建立音位学说,是现代音位学的先驱者。出生于波兰拉杰明,1866年毕业于华沙
  • N07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N07(其它神经系统用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
  • 绣线菊属绣线菊属(学名:Spiraea)是蔷薇科下的一个属,为落叶灌木植物。该属共有约100余种,分布于北温带。
  • 曹春晓曹春晓(1934年8月6日-),男,浙江上虞人。1956年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压力加工专业毕业,之后一直在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从事金属材料研究。现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
  • 陆地边界这是一个各国陆地边界长度列表。注意: 非主权国家使用斜体。
  • 邵友濂邵友濂(1840年-1901年),原名维埏,字筱春(一作小村),浙江余姚人,为清朝的政治家与外交家,曾任台湾巡抚。父邵灿,兄邵曰濂,太常寺卿,与李鸿章为亲家,有孙邵洵美,著名作家、诗人。邵友濂出任
  • 自杀论《自杀论:社会学的研究》(法语:Le Suicide : Étude de Sociologie),为爱米尔·涂尔干的一部巨著。该书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自杀的动因及分类。涂尔干着手进行研究自杀的人们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