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面

✍ dations ◷ 2024-09-20 09:26:05 #伊面
伊面,又称伊府面,台湾作意麵,是一种油炸的蛋面,粤菜经典主食,中国著名面食之一,因在民间广泛的流传与改良,传至世界各地。由于伊面与现代的速食面有相似之处,至今仍有厂家将自家速食面产品命名为“伊面”(如“华丰三鲜伊面”)。相传伊面为清代官员伊秉绶发明。因他为官“有政声”,加上书法成就颇高,故与他交游的文人墨客不少。为此伊府上常常是宾客接踵而至,就连负责准备宴饮的厨师也跟着忙碌。伊秉绶为了给家中的厨师减轻负担,命人把面粉和鸡蛋掺水和匀,擀成面条状后卷曲成团,晾干后再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捞起。这样的鸡蛋面因含水量极低,可保存较长时间不变质。而客人一到,便可随时取用。食用时只需用开水一冲,加上炒制好的香菇、瘦肉等佐料即可。后来为纪念伊秉绶,此种面食得名“伊府面”。相传明郑时期天兴县大龟肉庄垦殖的福州籍伙房兵引入,故多称盐水伊面或福州伊面,明季气候变迁,台湾气候也较为寒冷,所以能种植小麦,荷西时期就有记载大员人卖1200袋小麦给热兰遮城缺粮的荷兰人,所以台湾自产小麦制面,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可能的,据盐水区公所的官方说法是“由于在擀面时必须出力,随之发出“噫”的声音,因此而称为伊面”。伊面也称为“薏面”,早期多半由鸭蛋制作,惟品质较不稳定,故转添加鸡蛋,日治时期薏面通常做为宴席的菜,很少人能食用,替代进口后期,台湾已种植小麦面积2万5千公顷,薏面亦进入平民化餐饮。传统的伊府面,是用生蛋和面粉来制作的。江浙一带多为鸡蛋面;而由于广东人喜好柔韧口感,所以当地餐厅会用鸭蛋来做面,因为鸭蛋偏碱性,可以让面条更筋道。据广州宝华路“渔皇餐厅”主厨透露,做伊府面要想柔韧耐泡,需用高筋面粉,与鸭蛋糅合后,面条即使在汤里久煮,也不会绵软糊烂。伊府面要想好吃,必须每天鲜炸,而且要选用颜色清亮的上好花生油,一旦油色变深,就要另换新油,否则炸出来的伊府面会带上油嗌味,炸伊府面的油温不宜超过200摄氏度,不然面条会失去蛋香。经过炸制后的伊府面,可以保存半个多月。吃的时候,只需投入沸水里烫三四分钟即可。如果是制作上汤伊面的话,最好在面汤尚未达到沸点前下面条,这样伊面才能更加吸收汤味。

相关

  • ULAN艺术家联合名录(英语:The Union List of Artist Names,缩写ULAN)是一个使用受控词表的在线数据库(英语:Online database),目前约有293,000个艺术家的名字和其他信息。ULAN中的名称可
  • 五督政官古代斯巴达设有五督政官(ὁράω,“监管”的意思),每年由全体城邦公民选出,不得连任。这五人负责协助两位国王执政,他们每月都要立誓效忠国王,国王则立誓效忠法律。传说公元前7世
  • 蛲虫病蛲虫(学名:Enterobius vermicularis,英文Pinworm),别名:针状虫、坐虫,线虫动物门中的一类肠道寄生虫,是蛲虫病的病因。在全世界均有其分布。成虫虫体外型有如粉红色线头,前端有三片
  • 水蛭素水蛭素(英语:Hirudin)从水蛭唾液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含有65个氨基酸残基和3对二硫键的多肽,分子质量为7千道尔顿,水蛭素对凝血酶的抑制作用有着高度特异与高效性,可直接抑制凝血酶,阻
  • 化石 (期刊)《化石》,创刊于1973年,是一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学院主管的科普杂志。《化石》杂志以介绍化石为核心,向公众介绍地质学、古生物学、进化生物学、
  • 龙舌兰属龙舌兰属(学名:Agave),又名龙舌掌、番麻、万年兰、百年草,一般直接称为龙舌兰,属于天门冬科龙舌兰亚科龙舌兰属的多年生常绿灌木,原产于北美洲,其中在墨西哥有最多的种类,适于温暖气
  • 生机论生命力论(英语:Vitalism,又译为生命主义、生气论、生机论、生机说、生命力)在人类历史上存在长久的历史,现代版本是19世纪初由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提出。一般认为“生命力”学说
  • 约瑟夫·康拉德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年12月3日─1924年8月3日),原名约瑟夫·泰奥多尔·康拉德·纳文奇·科热日尼奥夫斯基(Józef Teodor Konrad Nałęcz Korzeniowski),生于俄罗斯
  • 五个为什么五个为什么(英文:5 Whys),又称为“五个为何”、“五问”或“五问法”,是一种提出问题的方法,用于探究造成特定问题的因果关系。五问法最终旨在确定特定缺陷或问题的根本原因。在日
  • 众数众数(英语:mode)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值。例如{2,3,3,3}中,出现最多的是3,因此众数是3,众数可能是一个数,但也可能是多个数。在离散概率分布中,众数是指概率质量函数有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