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底喷发
✍ dations ◷ 2025-07-18 16:14:11 #湖底喷发
湖底喷发,又称为湖泊喷发(英语:Limnic eruption),是一种罕见的自然灾害,是由于二氧化碳(CO2)突然从湖底喷发,造成野生动物、牲口及人类窒息而死。科学家相信山崩、火山活动、或是爆炸可以引起这类型的喷发。至今,这样的现象共发生过两次。第一次发生在1984年喀麦隆的莫瑙恩湖(Lake Monoun),造成居住于湖边的37人窒息死亡。第二次发生于1986年邻近的尼奥斯湖(Lake Nyos),这次造成1,746人及约3,500头牲口窒息死亡。由于这种自然灾害的特性,要确认湖底喷发是否发生于其他地方是相当困难的。然而,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及卢旺达交界的基伏湖(Lake Kivu),湖中发现大量溶解的甲烷与二氧化碳,这使得基伏湖成为第三个有可能发生此类喷发的湖泊。要使得此类喷发发生,湖水必须接近气体饱和。在两个已知的个案,气体的主要的成分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能由逸出的火山气体在湖底累积,或是湖底有机物的分解所产生。当湖水抵达气体饱和,便会非常不稳定,一点外来刺激便会打破气液平衡。在1986年尼欧斯湖的案例,山崩被怀疑是触发湖底喷发的原因,但是火山喷发、地震、或甚至暴雨都有可能是原因。湖底气体喷发后,湖泊上方会形成二氧化碳云,并顺着风向扩散到下风临近地区。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高,因此二氧化碳会沉降在空气底部,并将空气中的氧气推往上方。在二氧化碳云所到之处,由于空气中只含微量氧气,所以会造成人类及牲口缺氧窒息而死。二氧化碳云对植物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在紧邻尼欧斯湖边的植被,被一个湖底喷发所引起的海啸(湖啸)所摧毁。2001年,科学家在尼欧斯湖安装了一根排气管,2002年则在莫瑙恩湖安装排气管,用来抽取深层湖水中含有的气体,降低湖水中的溶气量,降低这种自然灾害再次发生的几率。
相关
- 杆菌杆菌,指外观呈杆状的细菌。根据其排列组合,可分为单杆菌,双杆菌和链杆菌。杆菌的样例有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幽门螺杆菌等。
- 高洋高洋可以指下列人物:
- 骨骨骼是组成脊椎动物内骨骼的坚硬器官,功能是运动、支持和保护身体,及储藏矿物质。骨组织是一种密实的结缔组织。骨骼由各种不同的形状组成,有复杂的内在和外在结构,使骨骼在减轻
- 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英语:GISAID Initiative,简称 GISAID),建立于2008年5月,是由全世界一些较权威的医学科学家组建,致力于改善流感数据的共享。共有包括7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
- 失明失明,俗称盲或者瞎,是指由生理或心理原因引发的人体视知觉缺陷。目前对于视觉丧失的程度有多种度量标准,而失明也有许多种定义。完全失明是指人体彻底丧失对于形状和可见光的感
- 反安慰剂效应反安慰剂效应(拉丁文“nocebo”,意为“我将伤害”)指出一些信念或预期等心理效果,可能会导致疾病产生,或影响治疗的效果。安慰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
- 生命保障系统生命保障系统是载人航天中使用的,为使人能够在外太空生存的一系列设备的总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载人航天飞行中也常称之为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ECLSS)。生命保障系统可
- 弗雷德里克·特曼弗雷德里克·埃蒙斯·特曼(英语:Frederick Emmons Terman,1900年6月7日-1982年12月19日)是一位美国学者。他(与威廉·肖克利)被广泛地认为是“硅谷之父”。特曼完成化学大学学位并
- 类二十烷酸类花生酸(英语:Eicosanoid,又称为类二十烷酸或是类花生油酸)是由含二十个碳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衍生而来的脂类中的一个家族,这类化合物都含有二十个碳原子,因此又被称为“类二十烷
- 赫苏斯·洛佩斯-科沃斯赫苏斯·洛佩斯·科沃斯(西班牙语:Jesús López Cobos,1940年2月25日-2018年3月2日)是西班牙指挥家。1940年2月25日出生于托罗。先后在马拉加音乐学院和马德里皇家音乐学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