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链

✍ dations ◷ 2025-11-09 02:39:51 #成链
成链(catenation)是指同一种化学元素的原子经由连续的共价键互相连接形成长链状的分子。成链之形式在碳原子中最易出现,形成碳原子和碳原子之间相连的共价键。成链是自然界存在大量有机物质的原因,而有机化学实质上就是在研究碳利用这个性质所形成的化合物。然而,碳并非唯一拥有此性质的元素,其他主族元素也有形成长链的性质,如硅和硫。化学元素能否形成长链,主要基于元素自身连接的键能,但也会受到位阻效应和电性因素的影响,包括:元素的电负性、杂化分子轨道及元素之间形成不同共价键的能力。以碳元素为例,临近原子之间重叠的σ轨道可以足够强而可形成稳定的长链。以往认为其他元素很难形成长链,但现已发现许多元素都具有成链的分子结构。元素硫有许多特点都和其成链能力有关。自然界中的硫是S8的环状分子。当加热超过摄氏160度时打开其环状结构,分子和分子间再互相键结形成长链,长链会随温度上升而变长,其黏度也因长链变长而增加,直到约摄氏190度时黏度最大。硒和碲也有类似的结构。元素硅可以与其他硅原子形成σ键,不过其稳定性不如碳原子之间的σ键。一些有机的取代基可以取代硅烷上的氢原子,形成类似烷烃的聚硅烷(polysilane)。由于其离域的σ电子分散在长链上,这类化合物具有很特殊的电子属性如高导电性,这是由于链上的可离域σ电子(类似于石墨)。硅原子之间也可能形成π键,类似烯烃的硅烯(silene)非常罕见。一些取代基可以取代类似取代二硅烯上的氢原子,形成类似的乙烯的二硅烯(disilyene)。以往认为硅的三键化合物非常不稳定,后来在2004年已制备了硅炔(英语:disilynes)类的化合物。联有取代基的磷链也已经被成功合成,但由于其共价键的键能不及碳-碳键,脆弱易断,因此小环分子或簇更常见。近几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类金属像是硅、锗、砷和铋……等,皆被发现可以互相连接形成双键和三键。这些除碳之外元素形成的长链都被归于无机聚合物(英语:Inorganic polymer)。

相关

  • 高功能自闭症高功能自闭症(英语:High-functioning autism,简称HFA),指智商中等或更高患者所患有的自闭症,该类自闭症患者多数具有语言能力,学习能力较佳、自闭倾向较不明显;但语言理解与表达力、
  • 离子离子 (英语:Ion)是指原子或原子基团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而形成的带电荷的个子。得失电子的过程称为电离,电离过程的能量变化可以用电离能来衡量。在化学反应中,通常是金属元
  • 希帕提娅希帕提娅(古希腊语:Ὑπατία,生于约350年-370年之间,死于415年3月),又译作海芭夏、海帕西娅,著名的希腊化古埃及新柏拉图主义学者,是当时名重一时、广受欢迎的女性哲学家、数学家
  • 南猿南猿,又称南方古猿类,是指两个非常接近的人亚族:南猿的祖先有可能是440万年前的地猿。人属有可能是于350万年前由南猿的祖先,即肯尼亚平脸人演化而来。另一个可能性是人属直接由
  • 导航导航是用来指引人一定的设备(载具)从一点出发到达另一点的技术的总称。狭义上讲,导航的过程是一个通过监视和控制载具的位置、速度等,并于目标点比对进而指引载具到指定点的过程
  • 韦克斯勒智力表大卫·韦克斯勒(David Wechsler,1896年1月12日-1981年5月2日)是一位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他制定了著名的智力量表,例如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AIS0)和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大卫
  • 耳蜗耳蜗(拉丁文,德文,英文:Cochlea)是内耳的一个解剖结构,它和前庭迷路一起组成内耳骨迷路。耳蜗的名称来源于其形状与蜗牛壳的相似性,耳蜗的英文名Cochlea,即是拉丁语中“蜗牛壳”的意
  • 子孢子顶复门物种的生命周期包括以下各个阶段:作为一组细胞内寄生虫,顶复门的生命周期阶段让它们透过演化去适应它们所暴露于的各种复杂的环境下生存。簇虫亚纲的身细胞内都有营养体
  • 面颊脸颊(拉丁语:buccae)是指眼睛下部,鼻子周围到左右耳的表面部分。具体是指人类和哺乳动物面部皮肤直到下巴的部分,并且在眼睛和颧骨的下部内形成了口腔侧壁。在脊椎动物亚门中,脸颊
  • 整合蛋白结构 / ECOD结构 / ECOD整合素(英语:Integrin,又译为整联蛋白)是一种介导细胞和其外环境(如细胞外基质,ECM)之间的连接的跨膜受体。在信号转导中,整合素将ECM的化学成分与力学状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