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极地涡旋
✍ dations ◷ 2025-11-12 02:06:46 #极地涡旋
极地涡旋(英语:Polar Vortex;或极地涡旋),是一种发生于极地的,介于对流层与平流层的中、上部的,持续性且大规模的气旋。这种涡旋在极夜的时候最为强大,因为此时的温度梯度是最大,但持续缩减,到夏季甚至会消失。最早记载极地涡旋现象的文献出现于1853年。在北半球的冬季,这种现像会导致了突然性平流层暖化(英语:stratospheric warming)。1952年,在海拔高度超过20公里的无线电探空仪观测中发现了这种现象导致的平流层暖化(英语:stratospheric warming)。在2013后的北美冬季,新闻和天气媒体中经常提到这种现象,使得该术语推广成为对于极低温寒潮的解释。南极极地涡旋比北极极地涡旋更为显著,持续时间也更长。这是因为北半球高纬度地质因素增强了罗斯比波,而就是罗斯比波引起涡旋的破裂;与之相比,在南半球涡旋则更为稳定。北极涡旋形状上是瘦长的,有两个中心,一个在加拿大的巴芬岛,而另一个在西伯利亚的东北部。南极极地涡旋的化学现象已经导致严重的臭氧消耗。极地同温层云团中的硝酸与CFC反应生成氯,也就是对臭氧的光化学破坏。氯在冬天的极夜中凝聚、堆积,到春天(9月或10月),持续的臭氧破坏也将更为严重。这些云只能在-80°C以下形成,故而较为暖和的北极区域形成不了臭氧层空洞。一些天体同样已知有极地涡旋现象,包括金星、火星、木星,以及土星的卫星——土卫六。
相关
- 攀鲈亚目攀鲈亚目为辐鳍鱼纲攀鲈目的其中一个亚目。攀鲈亚目下分3科:
- 次亚麻油酸Γ-亚麻酸,GLA(Gamma- Linolenic Acid)被称为γ次亚麻油酸,是一种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在结构上属于特殊的Omega-6系列之必需脂肪酸。人体自行制造GLA的效率极低,因此须从食物中摄取
- 禾禾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一十五个(五划的则为第二十一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禾部归于五划部首。禾部通常从左、上、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
- 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法语:Station spatiale internationale,缩写为SSI;英语: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缩写为ISS;俄语: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косми́ческая ста́
- 泡盛泡盛,一种特产于琉球群岛的蒸馏酒,是烧酒的一种。由大米制成,但并非像日本清酒那样酿造而成,而是由蒸馏而得。典型的泡盛为60标准酒度(30%酒精),出口到外地(包括出售到日本本土)则减
- 达夫尼与克罗埃达夫尼与克罗埃(法语:Daphnis et Chloé)乃莫里斯·拉威尔根据同名音乐剧所作之芭蕾舞曲。该曲之芭蕾舞音乐,以古希腊诗人朗高斯(Longus)的‘达夫尼与克罗埃’全三场组成作品为基
- 铰剪剪刀,古称铰剪或铰刀,粤语称鉸剪,闽语称铰刀,是一种剪裁物件的工具,有双刀刃。剪刀是约公元前1500年时由古埃及人发明的,最早在古埃及人的废墟中找到,这些剪刀都是用某一种金属制成
- 菲力普·奥尔良菲利普二世,奥尔良公爵(法语:Philippe II, Duke of Orléans,1674年8月2日-1723年12月2日),沙特尔公爵(法语:Duke of Chartres,(1674年–1701年),奥尔良公爵(1701年–1723年)1715年到1723
- 刘自然事件五二四事件,又称刘自然事件,是1957年一起示威事件,发生于前美国驻华大使馆所在的台湾台北市中华路。本案为台湾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少有的几次反美事件之一,亦为台湾戒严时期罕
- 本原始基(古希腊语:ἀρχή),又译作本原,是古希腊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指世界万物的来源与存在的根据。最早探讨这一概念的是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其学生阿那克西曼德则首次提出了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