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极地涡旋
✍ dations ◷ 2025-04-03 10:29:11 #极地涡旋
极地涡旋(英语:Polar Vortex;或极地涡旋),是一种发生于极地的,介于对流层与平流层的中、上部的,持续性且大规模的气旋。这种涡旋在极夜的时候最为强大,因为此时的温度梯度是最大,但持续缩减,到夏季甚至会消失。最早记载极地涡旋现象的文献出现于1853年。在北半球的冬季,这种现像会导致了突然性平流层暖化(英语:stratospheric warming)。1952年,在海拔高度超过20公里的无线电探空仪观测中发现了这种现象导致的平流层暖化(英语:stratospheric warming)。在2013后的北美冬季,新闻和天气媒体中经常提到这种现象,使得该术语推广成为对于极低温寒潮的解释。南极极地涡旋比北极极地涡旋更为显著,持续时间也更长。这是因为北半球高纬度地质因素增强了罗斯比波,而就是罗斯比波引起涡旋的破裂;与之相比,在南半球涡旋则更为稳定。北极涡旋形状上是瘦长的,有两个中心,一个在加拿大的巴芬岛,而另一个在西伯利亚的东北部。南极极地涡旋的化学现象已经导致严重的臭氧消耗。极地同温层云团中的硝酸与CFC反应生成氯,也就是对臭氧的光化学破坏。氯在冬天的极夜中凝聚、堆积,到春天(9月或10月),持续的臭氧破坏也将更为严重。这些云只能在-80°C以下形成,故而较为暖和的北极区域形成不了臭氧层空洞。一些天体同样已知有极地涡旋现象,包括金星、火星、木星,以及土星的卫星——土卫六。
相关
- 嘧啶类似物嘧啶类似物(英语:Pyrimidine analogues)是与嘧啶结构上类似的核苷类似物(英语:nucleoside analogue)抗代谢物。嘧啶5-氟尿嘧啶氟尿苷吉西他滨嘧啶类抗代谢物通常通过干扰DNA的合成
-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为跨学科领域专业,既包含像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学,地理,资源技术和工程等的物理科学,也含有像资源管理和保护,人口统计学,经济学,政治和伦理学等社会科学。环境科学包含了影响
- 股疝股疝是一种腹外疝,是指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形成的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其发病率约占腹外疝的3~5%,多见于中老年妇女。根据传统定义,股疝不属于腹股沟疝,
- 特征文字特征文字是指这样一类文字:它的字符的形状不是任意的,而是会将其所表示的音素的语音特征编入其形状之中。特征一词由英国人杰弗里·桑普森(Geoffrey Sampson)为描述朝鲜语中的谚
- 脑膜炎奈瑟菌脑膜炎双球菌(学名Neisseria meningitidis),又名脑膜炎奈瑟菌或脑脊髓膜炎双球菌,简称为脑膜炎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因其所导致的脑膜炎而闻名,亦会造成脑膜炎球菌血症(一种致
- 固结固结是指松软土壤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压缩、去水而逐渐密实的过程。当有压力施加在土体时,土粒会更加紧密的压在一起,使土体孔隙中水分逐渐排出、体积变小、密度增大。土壤的固结
- 李季伦李季伦(1925年3月15日-),中国微生物学家。河北乐亭人。1948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生物系。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季伦于1925年3月15日出生于
- 白三烯A4白三烯A4(英语:Leukotriene A4)是一种白三烯。白三烯A4水解酶可将其水解为白三烯B4,白三烯C4合酶可将其与谷胱甘肽结合生成白三烯C4。医学导航:遗传代谢缺陷代谢、k,c/g/r/p/y/i,
- .dk.dk为丹麦国家和地区顶级域(ccTLD)的域名。A .ac .ad .ae .af .ag .ai .al .am .ao .aq .ar .as .at .au .aw .ax .az B .ba .bb .bd .be .bf .bg .bh .bi .bj .bm .bn
- ʃ清颚龈擦音或清拱龈后擦音(voiceless palato-alveolar fricative 或 voiceless domed postalveolar fricative)为辅音之一,属齿龈后音,用于一些语言当中。国际音标以⟨ʃ⟩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