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弗吉尼亚军团
✍ dations ◷ 2025-09-08 21:10:20 #北弗吉尼亚军团
北弗吉尼亚军团(Army of Northern Virginia)是美国内战时南方的一支主要军团,成立于1862年,其主要对手是波多马克军团。北弗吉尼亚军团的活动地区全都是在东线,主要任务为保护里士满和把弗吉尼亚境内的敌人完全驱逐,至1863年前,大多数都是以南军胜利告终。而为了结束战事,北弗吉尼亚军团亦数次攻击马里兰,更著名的亦有盖茨堡战役,但大多数都是以南军失败告终。北弗吉尼亚军团的前身为波多马克军团,成立于1861年6月20日,次日,雪伦多亚军团加入, 到了1862年3月14日,北弗吉尼亚军团正式成立,4月又与半岛军团合并。北弗吉尼亚军团与其他邦联(联盟国)军团一样,其将领都曾为联邦军队(北军)服务(特别是李将军等高阶将领),故美国内战时的两军组织十分相似:有一个人作为总司令,拥有步兵,炮兵、骑兵和后勤力量组成混成作战部队。虽然军团名为“北弗吉尼亚”,但其中不少士兵来自其他州份,如阿拉巴马州、密西西比州、阿肯色州等。第一军的隆史崔特曾被派往佐治亚州,指挥田纳西军团(Army of Tennessee)。邦联军中的北弗吉尼亚军团(army)由两至三个军(Corps)组成,一个军由三个师(军队)(division) 组成,一个师由四至五个旅(brigade)组成,一个旅由四至六个步兵团或骑兵团(Regiments)组成。毕瑞嘉(P.G.T. Beauregard)、约翰斯顿(Johnston, Joseph E)和史密夫(Gustavus Woodson Smith)都曾为总司令;自1862年6月1日起,北弗吉尼亚军团总司令均为李将军。至1863年以前,北弗吉尼亚军团只有两个兵军,分别为詹姆斯·隆史崔特的第一军(右翼)及石墙杰克森的第二军(左翼)。1863年,石墙杰克森于钱瑟勒斯维尔战役中负伤,不久辞世,李将军遂把石墙的第二军分成第二和第三军。理查·尤尔(Richard S. Ewell)率领第二军;A.P.希尔(AP Hill) 率领第三军。联邦军中的旅名称都以数字来标示(如第一旅),但邦联军却以该旅指挥的名字来标示(如石墙旅)。不过,石墙杰克森曾在鼓励自己旅的时称其作第一旅。一个步兵团或骑兵团中有十个(或以下)连(company),每个团由1,100名兵士和指挥组成;一个连当中有两至三个排(platoon),每个连由100人组成;一个排中有五个班,每个排由51名兵士和指挥组成。当时的不少步兵团和骑兵团都是临时由平民成立的,故那些步兵和骑兵团之名都加有“志愿”(Volunteer)这字(如佐治亚州第五十一志愿步兵团),表示,内战一旦结束,这些步兵和骑兵团的成员都可以解甲归田。不过,对于很多自愿从军士兵来说,“志愿”是一个荣誉,所以他们若要为军旗加上步兵和骑兵团之名,“志愿”两词是不能疏忽的。1865年4月9日,北弗吉尼亚军团向波多马克军团投降,李将军向尤里西斯·格兰特签署投降文件。
相关
- 全球饥饿指数全球饥饿指数(GHI)是一个多层面的统计工具,用于描述国家的饥饿状况。可利用GHI评估全球对抗饥饿方面的进步和失败。GHI每年更新一次。该指数由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FPRI)采纳和进
- BNA阿根廷“马里亚诺·莫雷诺”国家图书馆(西班牙语:Biblioteca Nacional "Mariano Moreno" de la República Argentina),是阿根廷的国家图书馆,同时也是阿根廷最大的图书馆,图书馆
- 范畴在哲学中,范畴(希腊语:κατηγορια)概念被用于对所有存在的最广义的分类。比如说时间,空间,数量,质量,关系等都是范畴。在分类学中,范畴是最高层次的类的统称。它既不同于学术
- 菲涅耳-基尔霍夫衍射公式在光学里,菲涅耳-基尔霍夫衍射公式(Fresnel-Kirchoff's diffraction formula)可以应用于光波传播的理论分析模型或数值分析模型。从菲涅耳-基尔霍夫衍射公式,可以推导出惠更斯-菲
- 中华革命党中华革命党为孙中山于民国三年(1914年)7月8日在日本东京创立的革命组织,党员多为原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及1912年成立的国民党的部分人士,后于民国八年(1919年)10月10日改组为中国国
- 特鲁顿规则特鲁顿规则(英语:Trouton's rule)是指不同种类液体的汽化熵(英语:entropy of vaporization) Δ
- 2014年高雄气爆事件2014年高雄气爆事故是2014年7月31日23时55分以后至8月1日凌晨间,发生在台湾高雄市前镇区与苓雅区的多起石化气爆炸事件。7月31日约21时,民众通报疑似有瓦斯泄漏。几个小时后该
- 威权主义威权主义(英语:Authoritarianism)或威权论在哲学中是一个政治哲学理论,其提出某个政府应要求民众绝对服从其权威,并限制个人的思想跟言论和行为自由。政府上的威权主义指权力集中
- 不害不伤害(梵语:अहिंसा,ahiṃsā,巴利语:avihiṃsā),又译不杀、不杀生、不害,原意是指对一切有情不加以伤害,为非暴力之意。源自古印度宗教,由印度教、耆那教及佛教承袭下来。佛教
- 称义称义(英语:Justification)是指在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神学理论中,上帝使一个有罪的人具有“公义”、“无罪”(righteous)的身份。“称义”的概念出自于基督教的《新约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