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神话的形成与其本身的历史关系密切。大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印度河文明亦即哈拉帕文明,大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自亚利安人南迁入印度后,经过无数次战争和文化融合, 逐渐取代原有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并从印度河流域扩展至恒河流域以及整个印度次大陆, 最终形成今天的印度文明。
公元前1500年至前600年左右,《吠陀经》问世,这是印欧语系诸民族中最为古老的一部文学著作,在其中,印度神话初次较有系统组合起来。吠陀神话里所描述的最大的神是因陀罗,他是天帝,众神之首。据记载,因陀罗原本是带领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英雄,死后成为神,其神格化可以看作是吠陀诗人对于权力的一种附会。吠陀文化后期,印度产生了婆罗门教,而种姓制度的出现则是权力更为集中的体现。
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在各方面快速发展的印度进入列国时代,这一时期,旧的神话不断被编辑,新的神话又不断产生,宗教方面,出现了佛教与耆那教,而这两大教派又各自繁衍着不同的神话。
公元前四世纪之前,印度最大的两部史诗出现——《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在这里,因陀罗等神的地位被削弱,印度神话基本回到最初的体系。
因陀罗
阿耆尼
伐楼那
梵天
毗湿奴
迦楼罗
世界守护神指的是以天神之王因陀罗为首的八位主神,他们大多数都是原来的吠陀主神,在印度教神话中地位或多或少都有所降低,和吠陀神话相比他们的力量也有所削弱。
阎摩
伐由
苏利耶
俱比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