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虎头蜂
✍ dations ◷ 2025-10-22 15:06:19 #虎头蜂
见本文虎头蜂属(Vespa)又称胡蜂属,在台湾以及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俗称虎头蜂,以其外形及大颚而得名,是一种具有危险性的昆虫,通常虎头蜂会攻击巨大的生物,狗,动物。虎头蜂体色鲜明通常黄黑相间,大颚发达,腹部末端的螫针和毒腺相连,蜂毒是由许多氨基酸组成之毒蛋白,会使人出现中毒现象,如红肿、奇痒、刺痛、灼热等过敏现象,严重时引起患者休克死亡。虎头蜂属于社会性昆虫部落,成员包括一只产卵的雌虫,即蜂后,还有大量的工蜂,大多数是雌虫。雄蜂仅占少数。虎头蜂蜂巢,警戒范围约在直径100米上下,其中以黑腹虎头蜂的警戒区域最大。攻击性与气候有关,如气候燥热或遇阴雨天,或季节转变时,如秋冬之交,蜂群较不稳定,易有攻击性。筑巢时为保护蜂巢,最容易群起攻击人,选择目标为黑色、毛茸茸、活动等。攻击时受伤最严重的时常在头部,因为虎头蜂栖息地的人类头发、熊、其他小型食肉目动物大多是黑色的。虎头蜂的毒针与蜜蜂不同,为猎食生存工具,可连续终生重复使用,并不像蜜蜂螫后在受害者皮肤留下毒囊(多数资料仍错误描述)。
由于毒性潜伏可达1~2天,除了被螫时的剧痛外,如果被螫次数不多,20分~6小时内的身体过敏反应可能引发痒、晕眩、胸部不适、眼睑嘴唇等部位明显肿胀;严重者则可能会产生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身体虚弱、乃至休克反应。如果被数十只螫伤,或本身体质,可能引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反应。急救土方主要为涂抹尿液、阿摩尼亚等,原理是破坏毒蛋白。但一般医界不建议。仍以尽速送医、观察支持性治疗为主。全世界胡蜂属共有23种,台湾记录有9种:
相关
- LDL低密度脂蛋白(英语:low-density lipoprotein,缩写为LDL)指一类及范围的脂蛋白粒子,有着约18-25纳米直径的大小,负责在血液内运载脂肪酸分子至全身供细胞使用。它是由肝脏所产生的
- 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英语:Chandra X-ray Observatory,缩写为CXO),是美国宇航局(NASA)于1999年发射的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以美国籍印度物理学家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命名,为大型轨道
- 饭岛澄男饭岛澄男(日语:飯島澄男/いいじますみお Iijima Sumio ?,1939年5月2日-),日本物理学家暨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暨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NEC特别主任研究员、名城大学教授、名古
- 拔都拔都(蒙古语:.mw-parser-output .font-mong{font-family:"Menk Hawang Tig","Menk Qagan Tig","Menk Garqag Tig","Menk Har_a Tig","Menk Scnin Tig","Oyun Gurban Ulus Tig"
- 露点大气物理学 大气力学(英语:Synoptic scale meteorology)天气 (分类) · (主题)气候 (分类) 气候变迁 (分类)露点(英语:Dew point)或露点温度(英语:Dew point temperature)是在固定气
- 石灰华石灰华,又称“钙华”,是碳酸钙含量较多的河流、湖泊或泉水所形成的碳酸钙沉积物。英文名称:tufa (该词常见于耶鲁公开课中的“罗马建筑”)定义1:碳酸钙碎屑与苔藓、地衣等生物残体
- 国际排名此表列出之数据是关于中华民国(台湾)在各国际指数中的名次,分母为该指数计算的国家总数:† if ranked以中华台北名义参赛
- 帕耶特帕耶特国家森林(英语:Payette National Forest)是一座美国国家森林,坐落于爱达荷州的中西部,分布于瓦利县、爱达荷县、亚当斯县和华盛顿县。森林面积约为2.3 × 106英亩(9,300平
- 巨座壳属巨座壳属(学名:Magnaporthe)是子囊菌门的一个属,属于粪壳菌纲巨座壳目(英语:Magnaporthales)巨座壳科(英语:Magnaporthaceae)。本属共有五种物种,其中许多是可以感染谷物的植物病原菌。
- 银坑陨石坑银坑陨石坑(英语:Silverpit crater)又音译为西尔弗皮特陨石坑,是英国北海外海的海底地形,埋藏在北海海床之下,距英格兰约克郡东岸约130公里,是以银坑(Silver pit,北海海床的一处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