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虎头蜂
✍ dations ◷ 2025-09-04 16:49:24 #虎头蜂
见本文虎头蜂属(Vespa)又称胡蜂属,在台湾以及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俗称虎头蜂,以其外形及大颚而得名,是一种具有危险性的昆虫,通常虎头蜂会攻击巨大的生物,狗,动物。虎头蜂体色鲜明通常黄黑相间,大颚发达,腹部末端的螫针和毒腺相连,蜂毒是由许多氨基酸组成之毒蛋白,会使人出现中毒现象,如红肿、奇痒、刺痛、灼热等过敏现象,严重时引起患者休克死亡。虎头蜂属于社会性昆虫部落,成员包括一只产卵的雌虫,即蜂后,还有大量的工蜂,大多数是雌虫。雄蜂仅占少数。虎头蜂蜂巢,警戒范围约在直径100米上下,其中以黑腹虎头蜂的警戒区域最大。攻击性与气候有关,如气候燥热或遇阴雨天,或季节转变时,如秋冬之交,蜂群较不稳定,易有攻击性。筑巢时为保护蜂巢,最容易群起攻击人,选择目标为黑色、毛茸茸、活动等。攻击时受伤最严重的时常在头部,因为虎头蜂栖息地的人类头发、熊、其他小型食肉目动物大多是黑色的。虎头蜂的毒针与蜜蜂不同,为猎食生存工具,可连续终生重复使用,并不像蜜蜂螫后在受害者皮肤留下毒囊(多数资料仍错误描述)。
由于毒性潜伏可达1~2天,除了被螫时的剧痛外,如果被螫次数不多,20分~6小时内的身体过敏反应可能引发痒、晕眩、胸部不适、眼睑嘴唇等部位明显肿胀;严重者则可能会产生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身体虚弱、乃至休克反应。如果被数十只螫伤,或本身体质,可能引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反应。急救土方主要为涂抹尿液、阿摩尼亚等,原理是破坏毒蛋白。但一般医界不建议。仍以尽速送医、观察支持性治疗为主。全世界胡蜂属共有23种,台湾记录有9种:
相关
- 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英语:natural killer cell)是一种细胞质中具有大颗粒的细胞,简称NK细胞(NK cell),也称作大颗粒淋巴细胞(LGL,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s)。由骨髓淋巴样干细胞发育而
- 蕈类蕈类(注音:ㄒㄩㄣˋㄌㄟˋ;拼音:xùn lèi),通称蘑菇、菇类,是大型、高等的真菌,子实体通常肉眼可见。菌丝具横隔壁,将菌丝分隔成多细胞。不过,蘑菇一词通常是对蘑菇属(Agaricus)部分食
- 食品药物管理署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简称食药署),是中华民国卫生福利部所属机关,成立于2010年1月1日,负责食品和药品的管理监督工作。区管中心从忠孝东路六段至昆阳街右转,沿昆阳街顺势再右
- 王政时期罗马王政时代或罗马王国(拉丁语:REGNVM ROMANVM)是指前753年到前509年这一时期的古罗马,此时的罗马是一个君主制国家,尚未建立共和国。罗马王国时期,氏族部落组织尚完整存在,统治阶
- 郝 芳郝芳(1964年5月-),男,内蒙古赤峰人,中国石油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郝芳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1982年、1989年和1995年分别获得武汉地质学院矿产普
- 2-甲基-1-丁醇2-甲基-1-丁醇,或称活性戊醇,在工业上是许多戊醇混合物的成分,学名结构式CH3CH2CH(CH3)CH2OH。无色液体。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可爆。有中等毒性,对呼吸系统、眼、鼻有刺激作用
-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骨髓性造血芽球(而非淋巴性芽细胞)异常增殖的血液恶性肿瘤,是白血病的一种。其特点是骨髓内异常芽球的快速增殖而影响了正常
- 流言终结者《流言终结者》(英语:MythBusters)是一个美国的科普电视节目,在探索频道播出。由特效专家亚当·萨维奇和杰米·海纳曼主持,他们利用自身的专业和技巧,针对各种广为流传的谣言和都
- 假想力惯性力(inertial force)是指当物体加速、减速或改变方向时,惯性会使物体有保持原有运动 (物理学)状态的倾向,若是以该物体为参照物,看起来就仿佛有一股方向相反的力作用在该物体
- 东条英机东条英机(旧字体:東條 英機;新字体:東条 英機; Tōjō Hideki 帮助·信息。1884年7月30日(户籍上12月30日)-1948年12月23日),是一名大日本帝国陆军大将、大政翼赞会总裁,并在1941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