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

✍ dations ◷ 2025-08-09 02:23:09 #幕府
幕府(日语:幕府/ばくふ bakufu */?)是指日本历史上由征夷大将军(俗称幕府将军,简称将军)领导与统治的武家政权,为日本特有国情下所产生的的政治体制,从1185年源平合战结束时开始,至1867年明治维新时结束,历经镰仓幕府、室町幕府、江户幕府的三个幕府时期,时间总长682年。日本有着长期军人(武家)执政的历史,军事强人以统治天下为志向,开设最高指挥机构“幕府”,类似于现代所称的军政府。征夷大将军必须由天皇任命,表面上是天皇的臣子,但大部分均为世袭,且从凌驾正规的朝廷体系后来慢慢变成正规的朝廷体系之内的一部分(公家);由于当时日本实施封建统治,征夷大将军并不会直接掌控全国,而是会分封采邑给诸有力的武士,征夷大将军的地位则等同为天下之共主,事实上也就是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治国。另一方面,由于天皇在当时的地位神圣,即使担任征夷大将军的氏族有所更迭,也没有外人敢直接篡夺天皇大位。日本这种特殊的政治体制,迥异于同时代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中国历史时代将军出征在外,办公的府署设在帐幕,因而称为“幕府”。该词传入日本后,成为了近卫大将的汉名。之后右近卫大将源赖朝担任“征夷大将军”,因为是“大将军”,所以征夷大将军远征虾夷时的本营也称作“幕府”。战时的司令部,和平时期的政策发出地,实质上是武家政权的政府机关。江户时代中期以后,随着朱子理学的普及,研究汉学与儒学者的推广,人们把征夷大将军治事之处称做“幕府”,意义变成了政府机构。有人认为“镰仓幕府”和“室町幕府”事实上是现代用词而由后世使用;当时人们并未称呼过镰仓时代和室町时代将军府署机构为“幕府”。源赖朝掌政时曾经设置幕府官职,赖朝所设置的官职一直流传到室町时代。江户幕府后来改革了幕府官职。

相关

  • 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英语:Hepatitis B virus)简称乙肝病毒(HBV)。是一种DNA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vidae)。根据目前所知,HBV就只对人和猩猩有易感性,引发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完
  • 原杉藻原杉藻(学名:Prototaxites)为一属陆生的真菌,生存于志留纪晚期至泥盆纪晚期(4亿3千万年前 - 3亿6千万年前),其子实体形成类似树干的结构,直径达1米(3英尺),高度则可达8.8米(29英尺),由直径
  • 指涉参考或指涉(英语:Reference)是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此种关系由“指定”或“连接”之概念维系。在此关系中,前一个对象被称作“提及”(refer to)了后者;而后一个被提及的对象被称作前
  • 形式科学形式科学是指主要研究对象为抽象形态的科学,如逻辑、数学、计算理论、信息论、统计学等。
  • 物理小识《物理小识》共十二卷,是方以智的作品。《物理小识》收集明朝以前的一些物理、化学、生物、医药、哲学、艺术等作品, 包括张华《博物志》、赞宁的《物类相感志》、王宣的《物
  • 选矿选矿工程的研究内容是将低品位的矿物进行加工、提纯,主要目的是提高矿物的品位,去除矿物的杂质,例如去除煤炭中的灰分、硫、磷等杂质。选矿工程的对象主要有金属矿石、煤炭等,选
  • Taq DNA聚合酶结构 / ECOD结构 / ECODTaq聚合酶是由钱嘉韵于1976年从嗜热细菌海栖热袍菌(Thermus aquaticus)中分离出的DNA聚合酶。Taq聚合酶的常用简称有Taq Pol(或Taq酶)。Taq酶常用于放大
  • 蛋白激酶A蛋白激酶A(英语:Protein kinase A,简称为PKA)在细胞生物学中是指其活性取决于细胞环腺苷酸(cAMP)水平的一家族酶类。蛋白激酶A也被称为环腺苷酸依赖性蛋白激酶(EC 2.7.11.11)。蛋白
  • 射频无线电,又称无线电波、射频电波、电波,或射频,是指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电磁波,在电磁波谱上,其波长长于红外线光(IR)。频率范围为300 GHz以下 ,其对应的波长范围为1毫米
  • 辛酉政变辛酉政变,又称祺祥之变、祺祥政变或北京政变。1861年(咸丰十一年,农历辛酉年)咸丰帝逝世后由东太后慈安、西太后慈禧和道光帝六子恭亲王奕䜣、道光帝七子醇亲王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