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 (民国)

✍ dations ◷ 2025-05-20 04:41:00 #1860年出生,1933年逝世,张姓,盐山人,清朝医学家,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中医学家

张锡纯(1860年-1933年),字寿甫,河北省盐山县人,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

张氏原籍山东诸城,明代迁居直隶盐山边务里,世代皆为儒家学者,其先祖张友三传有家训谓:“凡后世子孙,读书之外,可以学医。”。张氏自幼聪慧,父亲张丹亭精于医道, 他在跟随父亲读书的闲暇时间同时也兼学医理。

1885年,张锡纯治愈了使当时的名医高鲁轩、毛仙阁束手无策的危重症,颇受二人称道,自此开始应诊。但1911年前,仍主要以教书为主要职业。

1893年第二次参加秋试再次落榜后,张氏虽然正值壮年,但对于追求科举功名并无太大的进取心,于是开始广泛搜集百余种医书,勤奋阅读,学识日增。当时正值清朝末年,西洋医学已在中国迅速传播。

1904年,中国废除科举制度,兴办西式学堂,张锡纯成为盐山县唯一可教代数和几何学的教员。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张氏萌发了衷中参西的思想,遂潜心于医学。他比较中西医学,认为各有长短,因而又自学西医,试图吸收西医长处以补中医的不足。经过十多年的读书、应诊过程,于1909年,完成《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期初稿,此时张氏年近50,医名渐渐在中国传开。

1911年辛亥革命后,应德州驻军统领聘请,在军中担任军医正数年。

1918年(民国七年),苏中宣等人聘请张锡纯到奉天(沈阳),在大东关开办立达中医院,并担任院长,提倡中西医合作,声名大噪。1920年代初期,与江西陆晋笙、杨如侯、广东刘蔚楚同负盛名,称为“四大名医”。又和慈溪张生甫、嘉定张山雷齐名,被誉为海内“名医三张”。

1928年后寓居天津,白天诊病,夜间写作,开办天津“国医函授学校”,设立“中西汇通医社”,培养后继人才。

1933年秋天,因病逝世,享年74岁。

张锡纯的代表著作是《医学衷中参西录》,共七期,三十卷。

张锡纯曾创制过一帖名为“石膏阿斯匹灵汤”的方子,由中药退热药生石膏和西药阿斯匹灵两味组成,用以治疗感冒发烧等,开启中西药合用先例。据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张氏曾治一幼女,“发热旬余不愈(愈),先用凉药清其热,热退仍烦躁不安,后予以阿斯匹灵,发出白痧若干而愈。”

相关

  • 文昌文昌可指:
  • 感染感染是指由病原体物种在身为宿主的个体内进行有害的复制、繁殖过程,一般而言造成感染的病原体包含4类:细菌、病毒、霉菌、寄生虫。感染三角为:宿主-病原体-环境,欲中断感染三角
  • 赫尔曼·弗朗西斯·马克赫尔曼·弗朗西斯·马克(英语:Herman Francis Mark,1895年5月3日-1992年4月6日),奥地利裔美国化学家,致力于高分子化学的发展。马克利用X射线衍射研究纤维分子结构,并由此提供了高分
  • 代茶冬青代茶冬青(学名:)是原产于北美洲东南部的冬青,包括美国马里兰州南至佛罗里达州及西至奥克拉荷马州及德克萨斯州与墨西哥恰帕斯州。代茶冬青是一种常绿植物,高5-9米,树干平滑及呈浅
  • 史蒂文·兰兹伯格史蒂文·兰兹伯格,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现任罗切斯特大学经济学教授。兰兹伯格在Slate网络杂志撰写《每日经济学》,也在《财富》、《福布斯》、《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
  • 夏尔-约瑟夫 (利涅亲王)夏尔-约瑟夫,利涅亲王(法语:Charles-Joseph, Prince de Ligne,德语:Charles Joseph Fürst von Ligne(或Fürst de Ligne),1735年5月23日-1814年12月13日),奥地利陆军元帅和作家,生于布
  • 芬兰文学芬兰文学指的是在芬兰创作的文学。在欧洲中世纪早期,最早记录芬兰语支一种语言的文字记录是在大诺夫哥罗德发现的源于十三世纪早期的桦树树皮信件第292号(英语:Birch bark lett
  • 磁扩散效应磁扩散效应是由于电阻引起的感应电流的衰减,磁场从强度大的区域向强度小的区域发生扩散的效应,本质是电磁感应。在磁流体力学的磁感应方程中:如果磁雷诺数
  • 泽城美雪泽城美雪(日语:.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output rub
  • 李玶李玶(1924年3月20日-2019年9月10日),湖北大悟人,中国地震构造专家。1947年7月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