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 (民国)

✍ dations ◷ 2025-10-11 20:28:25 #1860年出生,1933年逝世,张姓,盐山人,清朝医学家,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中医学家

张锡纯(1860年-1933年),字寿甫,河北省盐山县人,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

张氏原籍山东诸城,明代迁居直隶盐山边务里,世代皆为儒家学者,其先祖张友三传有家训谓:“凡后世子孙,读书之外,可以学医。”。张氏自幼聪慧,父亲张丹亭精于医道, 他在跟随父亲读书的闲暇时间同时也兼学医理。

1885年,张锡纯治愈了使当时的名医高鲁轩、毛仙阁束手无策的危重症,颇受二人称道,自此开始应诊。但1911年前,仍主要以教书为主要职业。

1893年第二次参加秋试再次落榜后,张氏虽然正值壮年,但对于追求科举功名并无太大的进取心,于是开始广泛搜集百余种医书,勤奋阅读,学识日增。当时正值清朝末年,西洋医学已在中国迅速传播。

1904年,中国废除科举制度,兴办西式学堂,张锡纯成为盐山县唯一可教代数和几何学的教员。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张氏萌发了衷中参西的思想,遂潜心于医学。他比较中西医学,认为各有长短,因而又自学西医,试图吸收西医长处以补中医的不足。经过十多年的读书、应诊过程,于1909年,完成《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期初稿,此时张氏年近50,医名渐渐在中国传开。

1911年辛亥革命后,应德州驻军统领聘请,在军中担任军医正数年。

1918年(民国七年),苏中宣等人聘请张锡纯到奉天(沈阳),在大东关开办立达中医院,并担任院长,提倡中西医合作,声名大噪。1920年代初期,与江西陆晋笙、杨如侯、广东刘蔚楚同负盛名,称为“四大名医”。又和慈溪张生甫、嘉定张山雷齐名,被誉为海内“名医三张”。

1928年后寓居天津,白天诊病,夜间写作,开办天津“国医函授学校”,设立“中西汇通医社”,培养后继人才。

1933年秋天,因病逝世,享年74岁。

张锡纯的代表著作是《医学衷中参西录》,共七期,三十卷。

张锡纯曾创制过一帖名为“石膏阿斯匹灵汤”的方子,由中药退热药生石膏和西药阿斯匹灵两味组成,用以治疗感冒发烧等,开启中西药合用先例。据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张氏曾治一幼女,“发热旬余不愈(愈),先用凉药清其热,热退仍烦躁不安,后予以阿斯匹灵,发出白痧若干而愈。”

相关

  • 临床死亡临床死亡是一个医学术语,指心跳、呼吸停止。心跳停止的5至8分钟,又可称临床死亡期,人体仍可复苏。之后,人体进入生物学死亡期,人体无法被复苏。
  • 地球化学地球化学是使用化学原理和工具来解释主要地质系统,如地壳及其海洋背后机制的科学。地球化学领域扩展到了地球以外,涵盖整个太阳系,并且对于一些过程的理解做出了重要贡献,包括地
  • 布里斯托县布里斯托尔县(英语:Bristol County)是美国马萨诸塞州东南部的一个县,西南邻罗德岛州。面积1,790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534,678。县治汤顿。布里斯托尔县得名
  • 黑龙江将军黑龙江将军(满语:ᠰᠠᡥᠠᠯᡳᠶᠠᠨᡠᠯᠠ  ᡳᠵᡳᠶᠠᠩᡤᡳᠶᡡᠨ,穆麟德:sahaliyan ula i jianggiyūn),全称镇守黑龙江等处地方将军(满语:ᠰᠠᡥᠠᠯᡳᠶᠠᠨᡠᠯᠠ  ᡳᠵᡝ
  • SOCCSKSARGENSOCCSKSARGEN(或SoCCSKSarGen)是菲律宾的一个大区,位于菲律宾棉兰老岛的中部,编号XII。面积14,373km²,人口2,598,210。SOCCSKSARGEN旧称中棉兰老大区,在加入一个原属南棉兰老大区
  • 伊达·诺达克伊达·诺达克(Ida Noddack,1896年2月25日-1978年10月29日),娘家姓塔克,德国化学家、物理学家。她与丈夫瓦尔特·诺达克一起发现了第75号元素铼,并且首先提出了核裂变的概念。诺达克
  • 支付命令支付命令(pay warrant)是民事诉讼上债权人利用公权力(法院)来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的一种手段。如果债权人向债务人所请求的是金钱、可替代物、有价证券等,可以向法院申请发此“支
  • 亚灌木亚灌木(拉丁语:suffrutex)是一个园艺学名词,不是正式的植物分类学术语。多指比灌木矮,枝条匍匐的木本多年生植物,其越冬的木本生长一般不超过10-20厘米;以及仅有半木质化和寿命较短
  • 陈子维陈子维(Andrew Chan,1984年1月12日-2015年4月29日),澳洲青年,贩毒集团“巴厘九人组”成员之一,于印尼被控及处决。陈于2005年在登巴萨伍拉·赖国际机场被捕,根据其他同党的法庭证词,
  • 大酺大酺是指帝王为表示欢庆,特许民间举行大宴饮。东亚古代的大酺一般都是三日或五日。大酺最早自于战国,“赵武灵王灭中山,酺五日,是其所起远也。”。《史记·秦始皇本纪》:“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