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自由贸易区

✍ dations ◷ 2025-11-14 23:58:44 #美洲政治,自由贸易区

美洲自由贸易区(英语:Free Trade Area of the Americas,FTAA;西班牙语:Área de Libre Comercio de las Américas,ALCA;葡萄牙语:Área de Livre Comércio das Américas,ALCA),指为消除或降低在美洲所有国家之间贸易壁垒的草案协议。最近一轮回合谈判,2003年11月来自34个国家的经贸部长在美国迈阿密召开会议讨论这一提议。这项草案是美国、加拿大及墨西哥之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扩展。反对建立这一市场者包括古巴、委内瑞拉,以及后来的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多米尼加和尼加拉瓜,这些国家以加入“波利瓦尔美洲国家替代计划”(Bolivarian Alternative for the Americas)作为回应;而阿根廷、智利和巴西不强烈反对,但也不支持。

讨论过程因遭遇类似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的相同问题点而踌躇不前;发达国家要求扩大服务业的交易并提升知识产权的保护,但最不发达国家则要求停止对农产品的补贴和自由贸易。与世贸组织谈判类似,巴西在最不发达国家中扮演领导角色,而美国则在发达国家中扮演类似角色。

谈判始于1994年12月11日在迈阿密举行的美洲国家首脑峰会,但直到2001年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美洲国家首脑峰会,期间,“美洲自由贸易区”才引起公众注意,这次会议成了反私有化和反全球化大型抗议活动的目标。2003年迈阿密谈判遭到类似抗议,但或许规模小了些。最近一次美洲国家首脑峰会,于2005年11月在阿根廷的马德普拉塔举行,但未达成任何关于“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协议。出席这次谈判的34个国家,其中26个国家承诺在2006年再次开会恢复谈判,但类似会议再也没有举行。

在先前的谈判过程,美国一直推动降低货物贸易壁垒,同时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单一全方位协定。具体的知识产权保护可能包括数字千年版权法案(DMCA)式的版权保护措施,类似美澳自由贸易协定。另一保护措施可能将限制医药制品的再输入或交叉输入,类似于美加之间的协议草案。

巴西曾提出一套三轨方法,要求签订降低货物关税的多项双边协定,以及关于原产地规则和争端解决过程的西半球公约。巴西设法将引起较多争论的议题免排除在协定之外,将他们留给WTO解决。

“美洲自由贸易区”秘书处的地点原本应在2005年拍板定案。参加角逐的城市包括︰美国的亚特兰大、芝加哥、加尔维斯敦、休斯顿、迈阿密;墨西哥的坎昆、普埃布拉州;波多黎各的圣胡安;巴拿马的巴拿马市;以及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西班牙港。原先美国的科罗拉多泉市也曾参加角逐,但后来放弃。谈判过程期间,迈阿密、巴拿马市和Puebla曾成功地作为临时秘书处。2007年11月后,仅美国的迈阿密和特立尼达的西班牙港看起来仍为设置秘书处而积极奔走。

马德普拉塔峰会的失败,封杀了让“美洲自由贸易区”赖以存活的全方位议程,意味着在可预知的将来几乎没有机会达成全方位的贸易协定。

在“美洲自由贸易区”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曾遇到排山倒海的反对运动。由退休人士、劳工团体、环境学者、人权斗士及和平斗士联合组成的团体,加上热心人士,都曾在倡议“美洲自由贸易区”的两次大型会议期间表达抗议。

反对“美洲自由贸易区”最力的就是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他曾将“美洲自由贸易区”描述成为美国剥削拉丁美洲的“并吞计划”和“帝国主义工具”。查韦斯大力促销仿效欧盟模式(首先强调能源和基础设施的协定,逐步延伸到其他领域,最后达成会员国之间包括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完全统合)的“美洲波利瓦替代协议”,用以对抗“美洲自由贸易区”计划。

此外,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亦将美国幕后支持的“美洲自由贸易区”比拟为一项“使美洲殖民地合法化的协定”。

另一方面,巴西总统卢拉·达·席尔瓦和阿根廷总统内斯托尔·基什内尔曾表态他们不反对“美洲自由贸易区”,但是他们要求协定内容必须包括废除美国的农业补贴,有效的进入外国市场,以及更进一步考虑成员国的需要和敏感性。

美国提出之条约最常引发争论的议题之一就是关于专利权和版权。批评家声称若实现和采用美国提出的措施,将会阻止拉丁美洲的科学研究,引起更多的不平等及对发达国家技术上的依赖。关于专利权议题,批评“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若干人士,例如加拿大民族主义者Maude Barlow,曾指控美国企图取得拉美制造发明的专利。在加拿大人理事会(Council of Canadians)网站上,Maude Barlow写道︰“这项协定明订出关于专利权、版权和商标可实施的全球规章。已经远超过保护原始发明或文化产品的最初范围,而现在允许取得动、植物形式以及种子专利权的实践。促进了民营公司的私人权利,超越地方社区和他们的遗产和传统医药。”

相关

  • 肥皂肥皂,又名香皂、雪文(台湾话)、茶箍(台湾话)、饼药(潮汕话)、番枧(广府话),是用作个人清洁用品的表面活性剂,通常以固体块状的形式存在。古代不管是东西方,最早的洗涤成分不外乎都是碳酸
  • 苏丹四号苏丹四号(英语:Sudan IV)是一种偶氮染色剂,化学式为C24H20N4O,常用于冻结石蜡切片的脂质和脂蛋白的染色。苏丹一号、三号和四号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为3级致癌物质。苏丹四号的
  • 埃赫那顿阿蒙霍特普四世(按不同的时间体系估计,去世于前1351年-前1334年之间),后改名埃赫那吞(Akhenaten,亦译做埃赫那顿),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是第十八王朝全盛时期的法老
  • 阿斯利康制药阿斯特捷利康制药公司(英语:AstraZeneca plc.),是一家由瑞典阿斯特拉公司(Astra AB)和英国捷利康公司(Zeneca Group PLC)于1999年4月6日合并而成的大型英瑞合资制药企业。英国捷利康
  • 艾迪生韦斯利艾迪生维斯理(英语:Addison-Wesley),位于美国马塞诸塞州波士顿的图书出版商,以其出版的计算机科学领域教科书而广为人知。除了图书,Addison-Wesley还通过Safari Books Online发行
  • 澳门驻里斯本经济贸易办事处澳门驻里斯本经济贸易办事处(葡文:Delegação Económica e Comercial de Macau, em Lisboa,葡文缩写:DECM (Lisboa))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政府部门,负责促进代表澳门特别行政区各
  • 政权更替政权更替(英语:regime change)指一个政权取代一个现存政权。此名词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至1925年。政权更替的原因包括外国力量军事管制及占领、革命、政变以及国家失败后的重新
  • 宿雾水牛宿雾水牛(学名:Bubalus cebuensis)是在菲律宾发现的化石倭水牛,于2006年首次被描述。宿雾水牛最大的特征是其细小的体型。其他同期的水牛肩高约6呎及重2000磅,但宿雾水牛只有2.5
  • 弃用生物分类列表弃用生物分类是一些过往曾经使用,但现时已因为重新调整过的生物分类系统已被废弃的分类。这些分类主要都是根据林奈分类法从生物的外貌及特征等而制定的分类,但由于其分类与近
  • 平安道平安道(韩语:평안도),旧称关西,是朝鲜的一个历史地名,朝鲜王朝“朝鲜八道”之一。设立于1413年,道名合称自平壤(평양)与安州(안주)。相等于今日的以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