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学

✍ dations ◷ 2025-11-10 05:34:28 #美食学
食飨(英语:Gastronomy)是一门探讨文化与食物之间的关系的学问,是所有与人类饮食有关的理性知识,目的是借由精进饮食以及了解饮食,来保持身而为人的价值。食飨常被误解为专指烹饪的艺术(见烹饪艺术),但其只是美食学中的一个小分支;厨师不一定同时是食飨,而食飨也不一定会烹调。食飨的主轴是钻研各式各样文化的饮食。因此,食飨会涉及艺术、社会科学,甚至在人体的消化系统方面,也会与自然科学有关。美食家的主要任务包括发现、品尝、体验、研究、理解及评论食物。美食学因而是一项多元的学问。好的观察能发现食物的周围,存在有舞蹈、戏剧艺术、绘画、雕塑、文学、建筑与音乐;换言之,即艺术。然而它同时也蕴含医学、数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农学,还有人类学、历史、哲学、心理学与社会学。而将科学知识运用于烹饪与美食中,则被称作分子料理。

相关

  • 浓度浓度指某物质在总量中所占的分量。常用的浓度表示法有: 次数
  • 自由市场自由市场是经济学术语,指金钱、货物的流动完全是根据市场自然的状况而进行的,政府不介入控制。自由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主导”作为经济体系运作的原则。自由市场的原则是希望
  • 冻伤冻伤是由于长期处于极为寒冷的状态下,而引起的人体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轻时可造成皮肤组织的红肿、局部血液流通不畅,并会产生发痒、刺痛、麻木等感觉,需要治疗;重时则会伴随失
  • 拼音文字拼音文字(英文:Phonogram)是表音文字的一种,又称“音素文字”,是以多个单音字母合并而成,拥有单音或多音节的语音文字。例如英文和法文。拼音文字和音节文字的区别是,音节文字的一
  • 扩散磁振造影扩散核磁造影,全名水分子扩散核磁造影,是一种更进步的核磁共振技术。1980年代中期扩散核磁造影的理论已被提出,1986年 Le Bihan 提出扩散磁振造影临床应用的潜在可能性。1990年
  • 氮丙环类氮丙环,也称环乙亚胺、氮杂环丙烷、吖丙啶、环乙胺、氮丙啶、乙烯亚胺,是氮原子取代环丙烷的一个碳原子形成的杂环化合物,分子式为C2H5N。氮丙环在室温下是无色易流动的液体,有
  • 炔诺酮炔诺酮(英语:Norethisterone 或 英语:norethindrone)是一种黄体制剂药物,用做口服避孕药和激素替代疗法药物以及治疗一些妇科疾病。
  • 均裂在化学上,均裂是指化学键断裂时,两个成键电子平均分配两个成键原子上,从而产生两个自由基的过程。这样的反应能被紫外辐射引发。在这过程中牵涉的能量称为键离解能。另一个可能
  • 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英语:Growth pole theory)是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于1950年代提出的非均衡区域发展理论,尤其对于中国、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规划起到了显
  • 安全色安全色是用以表达安全信息的颜色。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安全度,红、黄、蓝、绿、白等颜色是一般常用的安全色。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很多国家都对安全色的使用有严格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