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惠清(1868年-1928年),台湾彰化县东螺西堡旧眉庄(今彰化县溪州乡旧眉村)人,祖籍福建泉州府永春,台湾日治时期地方政府官员,第一任溪州庄庄长。
叶惠清同治七年(1868年)出生,父叶虎、母陈聚:303。幼习汉学,曾在私塾教书:303。日军抵达溪州时,叶惠清与之比手画脚,成为村民与日人之间的沟通桥梁:303。1898年任北斗办务署东螺西堡、东螺东堡第四区庄长,两年后被指派担任北斗办务署旧眉区区长:303。1907年5月,其与北斗仕绅陈章琪奉厅长之命赴东京参观博览会(日语:東京勧業博覧会),启程前之19日于北斗支厅举办送别会,有一百多位官绅出席,次日启程时公学校乐队奏乐送别。1910年行政区划调整,改任台中厅旧眉区区长:303。此外他也对公共事务颇为热心,努力学习日语,每晚皆参加当地之“国语研究会”,并在区长役场事务室悬挂黑板,以勉励自己努力学习。
1920年旧眉区与下坝区合并,新设溪州庄,任第一任庄长,在任期间主导建设莿仔埤圳:303。该圳开凿自乾隆年间,但功能有限,且仅限于上游。1901年公共埤圳规则颁布,将该圳纳入政府管理,计划将该圳连通至各乡镇,然开圳初期即遭民众大力反对。叶惠清号召壮丁在开圳工事现场守备,并于夜间点燃火把施工,避免与反对群众产生冲突。开圳完毕后,使南彰化平原获得灌溉,得以种植稻米圳:303-304。
1919年起,其主导浊水溪堤防之修筑。修筑前因并无堤防阻挡浊水溪之水,每逢大雨,溪水便泛滥,居民不得不四处搬迁。1923年堤防竣工后,居民才得以安顿家园:304。1928年,叶惠清过世:303。
1952年11月,溪州乡乡民向北斗水利委员会(今彰化农田水利会)请愿,希望替其树立铜像,但最后不了了之:304。
叶惠清在全盛时期建有叶家宅第“如心堂”,位于旧眉。其名称来源于《周礼》、《论语》。如、心二字结合在一起便为“恕”,有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之意。该宅为一中西合璧之三合院,以红白相间的带状滚绕墙壁当作装饰手法:304。
妻谢罔克,育有5子4女。长子叶启庚、次子叶启明、三子叶启仁、四子叶启宇、五子叶启模、长女叶绒、次女叶瑜、三女叶淑、四女叶洗水,其中叶启仁曾当过溪州乡乡长: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