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利亚里诺-比德莱克条约

✍ dations ◷ 2025-09-10 11:31:17 #巴拿马历史,哥伦比亚条约,美国条约,哥伦比亚-美国关系

《马利亚里诺-比德莱克条约》(英语:Mallarino-Bidlack Treaty)签署于1846年12月12日,缔约双方为新格兰纳达(今哥伦比亚)和美国。该条约的正式名称为《和平、友好、航海与贸易条约》,实质上是一个两国间的贸易互惠协定,但其结果是美国经济干涉当时属于新格兰纳达的巴拿马地峡的第一次法律行动。

1830年,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解体后,巴拿马省在同一年、1830年、及以后几次试图独立,并于1840年至1841年建立了独立的国家。在这短暂的独立期间,巴拿马的外交大臣马里阿诺·阿罗瑟梅纳设想,最好由英国、美国和法国来保护巴拿马地峡的完整性和中立性。

当巴拿马地峡于1841年重新归属新格兰纳达时,新格兰纳达当局考虑到,向上述国家提出同一想法,是维持自己对地峡控制的保证。

带着这一意图,新格兰纳达的外交部长曼努埃尔·马里亚·马利亚里诺(英语:Manuel María Mallarino)向美国使馆代办本杰明·比德莱克(英语:Benjamin Alden Bidlack)递交了一封政府密函。在函件中,新格兰纳达政府提醒美国注意英国控制“美洲贸易要塞”的野心。新格兰纳达要求美国保证其对巴拿马地峡的所有权和主权及地峡的中立性,作为交换,新格兰纳达给美国提供货运、邮政、旅客等通行地峡的方便。

就这样,两国于1846年12月12日签署了《和平、友好、航海与贸易条约》。但该条约对巴拿马并不有利,特别是在第35条中,美国许诺保证地峡的中立性及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自由通行,以此开辟了对巴拿马干涉政策的蹊径。

条约第35条的一些要点如下:

该条约正式开始了美国与巴拿马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并延迟了巴拿马地峡从新格兰纳达分裂出来,阻止了十九世纪下半叶的解放运动。

相关

  • 多孢囊霉目见内文多样孢囊霉目(学名:Diversisporales)是球囊菌纲下的一个丛枝菌根菌的目。该目下物种通常在地面土壤以下生长,大部分会带有囊泡或者辅助细胞(英语:Auxiliary cell)来储存能量
  • 威廉·哈金斯威廉·哈金斯爵士(英语:Sir William Huggins,1824年2月7日-1910年5月12日),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功绩勋章、巴斯勋章得主,是英国最著名的天文学家之一,在1900至1905年间担任皇家学会的主
  • 黏性末端所谓黏性末端或黏状末端('Sticky Ends'),指DNA重组技术中,DNA限制酶在切开DNA的双链结构时,形成的突出末端,与平末端('Blunt Ends')相对。平末端则是上述切割过程中不突出的末端,所以
  • 耻毛阴毛(又称耻毛、下体毛,英语:pubic hair),是生长在人类外生殖器、耻骨联合和大腿内侧上的毛发。据《金赛报告》,女性阴毛的发生最早出现在8岁,最晚18岁,极少数没有阴毛。现代生活营
  • 田螺田螺泛指田螺科(学名:Viviparidae)的腹足纲软体动物。平均只有拇指头大小,有角质口盖。螺蛳是田螺科动物的通称。很多淡水鱼类喜欢吃田螺。田螺体内很容易生长寄生虫。旧属前鳃
  • 基尔霍夫电路定律基尔霍夫电路定律(Kirchhoff Circuit Laws)简称为基尔霍夫定律,指的是两条电路学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与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它们涉及了电荷的守恒及电势的保守性。1845年,古斯塔
  • 刘凤仪 (河北人)刘凤仪(1942年7月-2003年5月9日)河北徐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官员。刘凤仪于196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省工作多年,历任广东省建工局副局长、省机械施工公司党委副书记、经理,澳
  • 帕维尔·戴维帕维尔·戴维(捷克语:Pavol Dávid,1899年3月19日-1970年12月5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斯大林派的支持者。1899年,出生。1952年,为
  • 安德鲁·班奈坦迪安德鲁·塞巴斯蒂安·班奈坦迪(英语:Andrew Sebastian Benintendi,1994年7月6日-)是效力于美国职棒大联盟波士顿红袜的外野手。班奈坦迪曾就读于阿肯色大学,他在2015年大联盟选秀
  • 陈夫陈夫,媒体人、纯文学作家、散文作家、词作人、文艺评论员。2013年度,获文化部《音乐生活报》连续四期专版介绍与作品连载;中信出版集团“2014年度签约首位严肃文学作家竞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