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郡

✍ dations ◷ 2025-04-25 17:34:35 #武陵郡
武陵郡,中国西汉时设置的郡,在今湖南省、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境。汉高帝五年(前202年),改黔中郡置武陵郡,治所在索县(今湖南省常德市东断港头乡城址村,一说治义陵县,今溆浦县南马田坪乡梁家坡村西北)。辖境约当今湖南省沅江流域以以西,贵州省东部,湖北省长阳、五峰、鹤峰、来凤等县,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地。武陵郡属荆州刺史部。西汉后期,武陵郡领十三县:索、孱陵、临沅、沅陵、镡成、无阳、迁陵、辰阳、酉阳、义陵、佷山、零阳、充。王莽时,改武陵郡为建平郡,东汉初复为武陵郡。东汉时,武陵郡移治临沅县(今湖南省常德市西),省义陵县,佷山县改属南郡。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六年(50年),析置沅南县。汉顺帝阳嘉三年(134年),改索县为汉寿县。其后辖境逐渐减缩。三国时期,武陵郡属吴。吴景帝永安六年(263年),分武陵郡之零阳、溇中、充、临澧、澧阳等县立天门郡。晋武帝太康中,武陵郡领十一县:临沅、龙阳、汉寿、沅陵、黚阳、酉阳、辰阳、镡城、沅南、迁陵、舞阳。东晋时,省镡城县。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分荆州立郢州,武陵郡改属郢州。陈文帝天嘉元年(560年),分荆州之天门、义阳、南平,郢州之武陵四郡,置武州,治武陵,以武州刺史领武陵太守。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灭陈,废武陵郡,并临沅县、沅南县和汉寿县置武陵县,其地属朗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朗州为武陵郡。武陵郡领二县:武陵、龙阳。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平萧铣,改武陵郡为朗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朗州为武陵郡。武陵郡领二县:武陵、龙阳。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改武陵郡为朗州。武陵郡境内有盘瓠种等民族,史称武陵蛮,又称五溪蛮。东晋南朝时,武陵太守、内史例加“安远护军”之号,以管理武陵蛮。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称不同的郡、国,以其最后使用的名称为准,并括注曾用名称。郡、国同名者,只列出最后使用的名称。 注3:汉初尚存的#invoke:navbox

相关

  • 50S亚基50核糖体亚基是原核细胞内70S核糖体中的较大亚基。该亚基由一条5S rRNA、一条23S rRNA及约34个核糖体蛋白质分子构成,在原核翻译中负责在tRNA转运来的氨基酸分子之间形成肽键
  • 濒危濒危物种(英语:endangered species,简称EN)是指很可能会绝灭的物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就列出了许多濒危物种,这些是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架构下,野生物种中第
  • 雅各布·皮耶克尼斯雅各布·皮耶克尼斯(瑞典语:Jacob Aall Bonnevie Bjerknes,1897年11月2日-1975年7月7日)是一位出生于瑞典的美国籍气象学家。1897年,雅各布·皮耶克尼斯出生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 三卤甲烷三卤甲烷是甲烷的四个氢中的三个被卤素取代基所取代的化合物。很多三卤甲烷在工业上被用作溶剂或制冷剂,也被认为是致癌物质。三卤甲烷也是污染环境的物质。另外,三个卤素取代
  • 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梵文、巴利文:निदान Nidāna)也称十二缘起支、十二有支(梵文:pratītya-samutpāda-aṅga,巴利文:paṭicca-samuppāda-aṅga),佛教重要基础理论之一,是释迦牟尼佛陀自
  • 十月危机十月危机(法语:La crise d'octobre,英语:October Crisis)是加拿大激进组织魁北克解放阵线在1970年10月于加拿大魁北克省制造的一系列事件。魁北克解放阵线是早期魁北克独立运动中
  • 真武汤真武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原名玄武汤。
  • 1170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第二次泰法战争1940至1941年,泰国和维希法国之间因为对法属印度支那(Indochine française)的某些原属泰国的地区的所有权发生争持,从而爆发了小规模的泰法战争。早在二战爆发之前,两国政府有为
  • 贝克斯菲尔德市克恩县贝克斯菲尔德(英语:Bakersfield),美国华裔普遍简称贝克菲尔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南部,是克恩县的县治所在。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本城共有人口347,483人。本城于1869年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