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遗传学

✍ dations ◷ 2025-05-15 14:11:02 #族群遗传学
现代生物分类群体从它们的 共同祖先遗传分化的图示。进化论介绍(英语: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演化的证据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证据群体遗传学 · 遗传多样性 突变 · 自然选择 · 适应 遗传漂变 · 基因流 物种形成 · 辐射适应 共同演化 · 趋异演化 · 趋同演化 平行演化 · 绝灭证据 历史 现代综合理论 社会影响社会生物学 生态遗传学 演化人类学 演化发育生物学 演化语言学 演化伦理学 演化经济学 演化心理学 进化博弈理论 进化计算 人类演化 分子演化 系统发生学 古生物学 人工选择 群体遗传学 系统分类学群体遗传学(英语:Population genetics)又称族群遗传学或种群遗传学,是研究在演化动力的影响下,等位基因的分布和改变。演化动力包括自然选择、性选择、遗传漂变、突变以及基因流动五种。通俗而言,群体遗传学则是在种群水平上进行研究的遗传学分支。它也研究遗传重组、种群的分类、以及种群的空间结构。同样地,群体遗传学试图解释诸如适应和物种形成现象的理论。群体遗传学是现代进化综论出现的一个重要成分。该学科的主要创始人是休厄尔·赖特、约翰·伯顿·桑德森·霍尔丹和罗纳德·费雪,他们还曾经为定量遗传学(英语:Quantitative genetics)的相关理论建立基础。传统上是高度数学化的学科,现代的群体遗传学包括理论的、实验室的和实地的工作。计算方法常使用溯祖理论(英语:Coalescent theory),自1980年代发挥了核心作用。性状由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多样性的来源包括基因、环境和和两者的交互作用。照定义,只有可遗传的部分会影响生物演化,所以族群遗传学主要用等位基因的频率来表示生物多样性,并追踪其变化来了解一个性状的演化。一个种群中,某个性状的多样性源自遗传差异的比例,称为可遗传性(heritability)。在没有演化动力下,也就是没有天择、没有突变、随机交配(有性生殖、没有性择)、种群无限大(没有遗传漂变)、没有基因流时,双倍体生物的基因频率f可以用哈温比例表示如下:这个基因座有两个等位基因:A和a。当演化动力存在时,会造成基因型频率偏离哈温平衡,包括等位基因频率的改变和连锁不平衡。当基因座之间彼此独立时,一个个体共时带有A基因和B基因的几率f(AB)应该要等于f(A)×f(B)。但是有些演化动力或分子机制会造成基因座之间不独立。连锁不平衡描述的就是不同基因座之间,某些基因非随机共同出现的几率。D即是A和B之间的连锁不平衡。也可以用如下公式计算:是多样性的来源。在族群遗传学主要区分为中性突变、有益突变和有害突变。可逆的突变可以作如下表示:其中p和q代表等位基因的的频率,μ和ν是突变率,t是时间。平衡状态是:自然选择发生于不同的基因型有不同适应度时:其中f(x)为x的频率, w x {displaystyle w_{x}} 是x的相对适应度。 w ¯ {displaystyle {bar {w}}} 即是整个种群的平均适应度。适应度也可用选择系数(selection coefficient)表示为 w A A = 1 + s A A {displaystyle w_{AA}=1+s_{AA}} 。值得注意的是适应度不一定是一个常数,而可能是基因频率的函数,这种情况称为频率依赖选择(frequency-dependent selection)。负为频率依赖选择,也就是频率低的基因较适应的情况,是维持基因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机制。另一个可以维持基因多样性的情况是超显性,即异型合子的适应度最高。当个体在不同种群间移动时,称为迁徙(migration)或基因流(geneflow)。在两个面积类似的栖地之间(两岛屿模型)的基因流可用如下式子表示:其中 p 1 {displaystyle p_{1}} 和 p 2 {displaystyle p_{2}} 分别代表某个等位基因两个栖地中的频率,m是迁徙率。当一个栖地远大于另一个时(陆地—岛屿模型),则用如下式子:C和I分别代表陆地和岛屿的基因频率。如果没有别的演化动力,最终岛屿的基因频率会和陆地相同。各种非随机交配会造成性选择。x是基因型频率, p i j {displaystyle p_{ij}} 是雌i对雄j的偏好,1代表AA,2代表Aa。当族群大小有限时,会因为单纯的几率造成基因频率的改变。可以用二项分布描述基因频率从一个值变为另一个值的几率。当族群大小是N时,等位基因有2N个,经一个世代后,族群中会有j个A基因的几率是:P = ( 2 N j ) p j q 2 N − j = ( 2 N ) ! j ! ( 2 n − j ) ! p j q 2 N − j {displaystyle P={2N choose j}p^{j}q^{2N-j}={(2N)! over j!(2n-j)!}p^{j}q^{2N-j}}因为0<q<1,族群大小(N)越小时,这个几率越高。除了用二项分布配合马可夫链来计算,漂变也可以用一维布朗运动的扩散方程来描述。因为模型都经过一定的简化,方程式中的N并不完全对应到真实世界的族群大小,而被称为有效族群大小。

相关

  • 螺旋体螺旋体门(Spirochaetes)是一类很有特点的细菌,具有长的螺旋形盘绕的细胞。它们独具细胞全长、在细胞膜和细胞壁之间的鞭毛,称为“轴丝”(axial filament)。螺旋体可以通过轴丝产生
  • 肾炎肾炎(英语:Nephritis),肾病变的一种,指肾脏中的肾元发生发炎反应,造成的疾病。肾炎(英语:Nephritis)的字源来自古希腊语:νεφρῖτις,来自古希腊语:νεφρός(肾脏)加上阴性形容词
  • β受体阻断药β受体阻断药(英语:Beta blockers),又称Beta受体阻断药、β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拮抗剂或β阻断药、乙型阻断剂,是一类用来治疗心律不齐、防止心脏病发作后的二次心
  • 王士禛清禹之鼎绘《王士禛幽篁坐啸图卷》,故宫博物院藏王士禛(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赐名士祯,小名豫孙,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清代著
  • 格弥斯托士·卜列东格弥斯托士·卜列东(Γεώργιος Πλήθων Γεμιστός,Georgius Gemistos Plethon 或 Pletho,约1355年-1452年),14世纪后半叶、15世纪初知名的拜占廷著者,柏拉图主
  • 斯宾诺莎斯宾诺莎(拉迪诺语:Baruch de Spinoza,拉丁语:Benedictus de Spinoza,1632年11月24日-1677年2月21日),西方近代哲学史重要的理性主义者,与笛卡尔和莱布尼茨齐名。斯宾诺莎的祖先是居
  • 机鼻鼻锥,亦作头锥或前锥,用来指火箭、导弹或飞机等各种飞行器前端的部分。鼻锥的存在是为了减低空气动力学上因为运动而产生的湍流,减低飞行器在飞行时受到的阻力。鼻锥的设计亦可
  • 脊髓性肌萎缩症脊髓性肌肉萎缩症(英语:Spinal muscular atrophy,简写为SMA),是一种遗传性神经疾病。它会造成运动神经元退化、肌肉萎缩,肌肉无力,最终造成死亡。控制肌肉的运动神经里的某种蛋白质
  • 蹲厕蹲厕是厕所的一种。用者需要蹲下使用。另一种厕所为坐下使用的坐厕。蹲厕在某些地区并不常见。西方某些国家(例如如英国和美国)接近完全没有蹲厕,但在某些地方(如中国大陆、台湾
  • 卵裂受精卵高速分裂,但总的体积和物质并不增加:细胞的数目越来越多,个头却越来越小。这壹时期即为卵裂(cleavage)。卵裂按其分裂形式可以分为下列两类:脊椎动物常见卵裂分为两大类: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