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多拉·邓肯

✍ dations ◷ 2025-08-05 20:26:02 #伊莎多拉·邓肯

伊莎多拉·邓肯(英语:Isadora Duncan,1877年5月26日-1927年9月14日),美国舞蹈家,现代舞的创始人,是世界上第一位披头赤脚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家。

邓肯原名为安琪拉·伊莎多拉·邓肯(英语:Angela Isadora Duncan),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父亲是银行家,矿业工程师和艺术鉴赏家约瑟夫·查尔斯·邓肯(1819–1898)和母亲玛丽·伊莎多拉·格雷(1849–1922)生的四个孩子中的最小的一个。 她的兄弟是奥古斯丁·邓肯,和雷蒙德·邓肯; 她的姐姐伊丽莎白·邓肯(英语:Elizabeth Duncan (dancer))也是一名舞者。艾莎道拉(Isadora)出生后不久,她的父亲就被遭受了非法银行交易,家庭变得非常贫穷。

在婴儿时期,因她父母离异,随做家庭音乐教师的母亲为生,家境贫寒,她从小具有对舞蹈的热爱和天分,但没有受过正规舞蹈教育 ,曾有机会学习芭蕾舞,但只上了三课,由于忍受不了死板严格的程式化教学而拒绝继续学习。由于她的家人很穷,她和她的三个兄弟姐妹通过向当地儿童教授舞蹈来赚钱。

她完全依靠自学,读了大量文学作品,从绘画、诗歌、音乐、雕塑、建筑等各种艺术中吸取营养,将解释性舞蹈提高到了创造性的艺术地位,主张舞蹈应建立在自然的节奏和动作上,以本能的舞蹈节奏出发去诠释音乐。

1896年,邓肯成为纽约奥古斯丁·达利(英语:Augustin Daly)(Augustin Daly)剧院公司的一部分,但很快她就对形式失去了幻想,并渴望在一个等级较低的环境中谋生。 她的父亲以及他的第三任妻子和他们的女儿于1898年去世,当时他们乘坐的英国的客轮金神号(英语:SS Mohegan)在康瓦尔郡海岸搁浅。

她的舞蹈动作完全自由,从人为的技术性限制中解放出来,摆脱对辉煌而空洞的动作技巧的依赖,随兴而发,经常有即兴创作,她曾评价说:“舞蹈是一种伟大的原始艺术,是一种能唤醒其他艺术的艺术”。她为使现代舞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舞蹈艺术铺平了道路。她的著作有《邓肯女士自传》和《论舞蹈艺术》。她的舞蹈艺术确实刺激了当时许多艺术领域,雕塑家为她雕像,画家为她作画,作曲家为她作曲,诗人为她作诗,她成为欧洲当时的明星。

她的舞蹈创新一开始在美国并没有受到重视,1897年她前往英国、法国,她的舞蹈艺术受到欧洲第一流的诗人、画家、音乐家、雕塑家等艺术家的重视,她先后在欧洲各地旅行,在布达佩斯的上演首先引起轰动,逐渐成为欧洲著名的舞蹈家,她到欧洲各地访问博物馆,她到意大利和雅典拜访希腊罗马的古代艺术,从中吸取艺术营养,她的舞蹈迅速风靡全欧洲,她在欧洲各地创办舞蹈学校,培养年轻的自由技巧舞蹈演员。

在访问俄罗斯时,对请愿工人被枪杀感到震惊。1920年,应新成立的苏联政府邀请,在莫斯科创办舞蹈学校,并将国际歌创编成舞蹈,免费教育孩子,后来加入苏联国籍。其后为了为学校筹集经费,又回到美国演出,受到当时反共情绪强烈的美国政府层层阻挠,但观众对她的舞蹈反应热烈,她曾在波士顿舞台上边挥舞红色围巾、边裸露胸部,呐喊“这是红色,我也是红色的,这是生命与活力的颜色”,因此被市长以“有伤风化”名义禁演。

她一生蔑视传统的道德和“风化”,她访问南美洲,对当地下层流行的探戈舞大感兴趣,在上流社会的宴会上她跳起探戈,引起阿根廷贵族的反感。

在专业和私人生活上,邓肯都藐视传统习俗和道德。她曾先后和匈牙利演员贝列吉,英国演员和剧场设计师克莱格,美国犹太人缝纫机大王辛羽同居。

1921年秋天,她在莫斯科时,和比她年轻18岁的苏联诗人叶赛宁相识,1922年5月两人结婚,然后结伴去了欧洲和美国,叶赛宁酒醉后失控的暴力倾向,被国际新闻界广为宣传,夫妻不久分居。1923年5月,叶赛宁返回莫斯科,先后与其他人同居和结婚,两年后他在圣彼得堡的安格雷特里酒店离奇自杀。

邓肯在法国尼斯和朋友聚会后,她的长围巾脱落,被汽车轮绞住,虽然汽车立即停住,但她颈骨骨折身亡,棺木上覆盖着她演出《葬礼进行曲》时穿的紫色斗篷,一面美国国旗和一束大红唐菖蒲花,红色缎带上写着“俄罗斯人民永远悼念你”。火化后她的骨灰安葬在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的壁龛中,和她的孩子们在一起。

相关

  • 拉丁文拉丁语(拉丁语:lingua latīna,IPA:),是印欧语系的意大利语族语言,于古罗马广泛使用,至少可追溯至罗马帝国的奥古斯都皇帝时期,当时所使用的书面语称为“古典拉丁语”。拉丁语是最早
  • 胃炎胃炎是指胃壁内部的发炎反应,有可能短促而剧烈,也可能是长期持续的过程。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痛,其他可能症状包含恶心、呕吐、腹胀、食欲不振,以及心灼热;甚至有患者是没有症状的
  • 让-巴蒂斯特·拉马克让-巴蒂斯特·皮埃尔·安托万·德·莫奈,德拉马克骑士(Jean-Baptiste Pierre Antoine de Monet, Chevalier de Lamarck,1744年8月1日-1829年12月18日),法国博物学家,他最先提出生物
  • 村镇村镇,汉语中指介于乡村和集镇之间的一种聚落,通常是农村社区中居民建筑集中和成片分布地区,具备一定的商业基础,居住人口相对农村一般地区密度大。英文之hamlet在汉译时,多译作“
  • 内华达州行政区划美国内华达州一共有16个县和一个独立市。1861年11月25日,首届内华州领地议会建立了9个县。1864年内华达加入联邦成为一个州时一共有11个县。1969年,奥姆斯比县和卡森城合并成
  • 米象米象或米象鼻虫(学名:),俗称米虫、谷牛、象甲,中国北方称为麦甲。在台湾、日本和世界其他地方均有分布。常生活在谷物中,会攻击小麦、稻及玉米等多种农作物,而且繁殖速度快,所以被认
  • 新垣宏一新垣宏一(1913年1月30日-2002年6月30日)是台湾日治时代高雄市出身的作家。“湾生”作家之一。大正二年(1913年)生于高雄市。就读于高雄第一小学校(鼓山国小)、高雄中学校、台北高等
  • 德川齐明德川齐明(1810年1月10日-1827年8月2日),御三卿清水德川家第4代当主。保之丞在文化六年(1810年)出生,是江户幕府将军德川家齐的第11子,母亲是皆春院(日语:皆春院);同时也是第12代将军家庆
  • 广域增强系统 广域增强系统(Wide Area Augmentation System,简称WAAS)是由美国联邦航空局开发建立的用于空中导航的一个系统,该系统主要是通过解决广域差分GPS的数据通信问题从而提高
  • 华皎华皎(?-?),晋陵暨阳人,南梁、南陈、后梁及北周政治人物。华皎世代为小官,南梁时期任职比部令史;侯景之乱期间跟随侯景的军师王伟。陈武帝陈霸先攻打侯景,而陈蒨(即后来的陈文帝)被侯景囚禁,华皎待他很好;之后侯景被平,陈蒨担任吴兴太守,委任他为都录事,府署衣食都交给他负责。华皎聪明,勤于文书,陈蒨平定杜龛后仍然给他人马,继续担任都录事;他也能好好治理和教养部下,当时适逢战事完毕,百姓都陷入饥荒,华皎关怀他们,分配好粮食,于是擢升为暨阳及山阴二县县令。陈蒨继位为陈文帝后,华皎除授开远将军、左军将军;到天嘉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