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齐

✍ dations ◷ 2025-08-14 08:37:44 #1903年出生,1973年逝世,东京工业大学校友,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中山大学教授,柏林工业大学校友,台山人,陈姓,广东建筑师

陈伯齐(1903年7月-1973年10月),广东台山人。教授、建筑学家。

1903年出生于台山汶村北拱一侨工家庭。早年就读于文海书院。

1924年毕业于广州高师附属师范学校,在广州教小学。

1928年,到日本神户同文学校教书。

1931年考取广东省公费留学,赴日东京工业大学学习预科。

1934年转入柏林工业大学。1939年毕业获得Dilpom-Ingenieur(等同于工程硕士)学位,期间考察了欧洲各国建筑和现代主义建筑运动。

1940年初回国,入重庆大学土木工程系任教授。随即倡议创办重庆大学建筑系,并任首任系主任。在陈的影响下,该系不同于中央大学建筑系的“学院派”(由巴黎美术学院开创,侧重艺术训练、绘图,不注重技术,强调图画表现、古典美学构图)作风,教学课程侧重技术类、工程类训练、提倡现代风格、注重建筑的功能和技术因素。这种风格一部分是因为战时应用工程人才的需要,一部分是因于陈受到的日德教育、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影响。

1940年代,任重庆都市建设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建筑组组长。

1942年(一说1943年),重庆大学学生对本系教学不满,发生“驱逐陈伯齐”运动,陈伯齐、夏昌世、龙庆忠等最终在次年离开重大。

1944年,加入中国营造学社。

1944年3月1日,陈担任总工程师建造的浮图关下的陪都体育场建成。

1945年11月,遭受排斥的陈伯齐、夏昌世、龙庆忠教授加入回迁广州的中山大学。后来,三人被称为华工建筑系三老。陈任建筑工程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1953年,三人共同创办了民族建筑研究所,研究南方传统民居。

1958年,主持创立华南工学院亚热带建筑研究室(今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高校唯一一个建筑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出习惯民居典型特点是“小面宽、大进深、多天井”,利于通风防潮、遮阳散热。

1958年-1959年,作为广东建筑学会代表之一,两度参加北京十大建筑设计组工作,期间是北京人民大会堂四个设计者之一。

1962年,陈伯齐兼任全国高等工业学校建筑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与杨廷宝教授等人共同筹划了全国建筑学教材。中国建筑学教材体系及教学大纲的完成,其中陈伯齐功不可没。

1965年,主持设计的华侨新村落成。

文革期间,被批判为“反动学术权威”。但陈在病榻上仍然坚持着翻译德文著作《新建筑在非洲》。有报道指陈去世时将所有书籍捐赠予重庆大学而非华南理工大学即是因为文革时的经历。

1973年10月4日在广州病世,葬于出生地汶村镇大陂头马山。

妻子 郭剑儿

在学生们的心目中,陈伯齐性格和蔼,平易近人。设计师袁培煌1955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建筑学专业,据他回忆,当年在华工有人把陈伯齐名字中的“齐”字错读成“斋”,后来按广东称呼,大家都叫他“斋叔”。这个称呼被叫开来以后,久而久之,陈伯齐也欣然接受,不以为意。

在陈伯齐严格的教学要求下,学成毕业的学子被分配到各地的建筑设计院,他们优异的表现令华工建筑系日渐声名远扬。据袁培煌回忆,1955年,大学毕业的他刚一进入中南建筑设计院,就接到了一项艰难的任务:画出华中师大物理楼的屋面与地面伸缩缝大样图。没有通用构件图作为参考,袁培煌凭着学校所学的构造知识完成了任务。这令设计院的副总建筑师王秉忱颇为赞赏,他对袁培煌说:“你们学生能画出来也算不错了。”后来,历届华工分来设计院的学生都得到了上级的好评。袁培煌回忆称,学生们扎实的建筑技术知识功底,乃是受益于陈伯齐的全面施教。

相关

  • 世俗性世俗国家(英文:Secular state)是指一些对于宗教事务持中立的国家,与之相对的是宗教国家。没有对任何一种个别的宗教习俗持赞成或反对的态度,也是没有类似国教的宗教。一个世俗国
  • 安非他明安非他命(英文名称:Amphetamine也称为苯丙胺,为中枢神经刺激剂,用来治疗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嗜睡症、和肥胖症。“Amphetamine”一名撷取自alpha‑methylphenethylamine。 安非他
  • 有鳞目有鳞目(学名:Squamata)是现今爬行纲中最大的目,也是爬行动物的代表目,包括蜥蜴、蛇和蚓蜥,其中蛇和已经灭绝的沧龙均是由蜥蜴进化而来。现存种类共有约9600种。传统上,有鳞目分为三
  • 地出地出(英语:Earthrise,或译地球上升),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照片。这张编号“AS8-14-2383HR”的照片由正在阿波罗8号太空船上执行前往月球任务的宇航员威廉·安德斯在1968年12月2
  • 重力能重力势能或重力势能是指物体因为大质量物体的万有引力而具有的势能,其大小与其到大质量的距离有关。E p = −
  • 布拉格查理大学布拉格查理大学(捷克语:Univerzita Karlova v Praze;拉丁语:Universitas Carolina in Prague;英语: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德语:Karls-Universität Prag)成立于1348年,是捷克
  • GNIS编号地理名称信息系统(英语:Geographic Names Information System,缩写:GNIS),是一个美国地理名称信息数据库,包含美国全境以及其领地内的地理实体及文化标志信息的名称与方位信息。GNI
  • 举人举人,为一种士人的身份,等级在生员之上。雅称“孝廉”、“发解”、“发达”、“乡进士”、“乡先进”、“乡进”等对入京师参与会试的举人雅称为公车。明清时俗称“老爷”。汉
  • 彼得·帕尔莱日帕尔莱日 (1330,符腾堡斯瓦比希格蒙德~1399-07-13,布拉格) 德国著名石工家族中的佼佼者。他的作品表明了后期哥特式建筑富于装饰盒炫耀技术的倾向。23岁时到布拉格建造圣维图
  • 艾默生效应艾默生效应(英语:Emerson effect),绿色植物在红光(波长660nm)和红外(波长>680nm)分别照射下,各有各自的光合成率。但植物在这二种光同时的照射下,它们的光合成率远大于这二种光单独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