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

✍ dations ◷ 2025-09-09 23:58:41 #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

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日语:東京都立中央図書館とうきょうとりつちゅうおうとしょかん )是位于日本东京都港区南麻布5-7-13的图书馆,为东京都立图书馆的总馆。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位于有栖川宫纪念公园内,于1973年(昭和48年)1月开馆,并自东京都立日比谷图书馆接管其部分馆藏。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侧重于商业资讯、法律资讯与健康医疗资讯,并举行不同的创业辅导活动、免费法律咨询活动与公开讲座等。

1960年代,日本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开始受到质疑。在东京都,图书馆的服务出现都立图书馆与区立图书馆的分工合作关系不明确、东京都区部与市町村部的财政差距扩大、考生占用阅览室使其他图书馆访客无法使用相关空间进行免费阅读和研究等问题。早于1961年(昭和36年)日比谷图书馆扩建时,就已经得出需要对东京都图书馆系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的结论,而在一年多的审议过后,日比谷图书馆协议会于1962年(昭和37年)9月发布了《东京都公共图书馆综合计划建议》(東京都の公共図書館総合計画についての提言 )。建议书明确了东京都在解决当时存在的图书馆服务问题与实现日比谷图书馆原有服务功能的角色,其中包括建立新的图书馆以存放日比谷图书馆所藏的旧书与东京相关资料,以及为初高中生与已就业青少年提供作为其学习场所的地方图书馆等方针,也是首次有意见提出东京都立图书馆需要大型分馆。为了更深入地思考设立大型分馆的基本概念,国内图书馆相关人员就此事举行咨询,而咨询结果为东京都立图书馆新设置的大型分馆应为参考研究图书馆并负责近现代学术研究的机能,同时作为东京都内各公共图书馆相互合作的中心,而日比谷图书馆则负责供成人等借阅书籍;咨询结果亦指出两者应一体化运作。新图书馆预计将馆藏150万册书籍,而在开馆时实际馆藏500万万册书籍,而为使新分馆临近东京市中心且交通方便,位于港区有栖川宫纪念公园内的东京都立教育研究所(日语:東京都教職員研修センター)原址于1966年(昭和41年)获确定为新分馆的选址之一。1967年(昭和42年),美浓部亮吉就任东京都知事,新分馆亦随即获定位为提供予东京都民的基本公共服务(日语:シビル・ミニマム)。1969年(昭和44年),法语文学家(日语:フランス文学者)杉捷夫(日语:杉捷夫)上任日比谷图书馆馆长。杉积极走访各市、区立图书馆,以取得图书馆的第一线实况,并各地方对图书馆服务的不同要求尽力反映予都行政机关。东京都立图书馆馆员相关人事制度于当时尚未确定,而担任整理课长并实际负责新分馆业务体制的森博于1971年(昭和46年)逝世,至于杉则于1972年(昭和47年)7月新分馆开馆前辞任日比谷图书馆馆长。新分馆接管日比谷图书馆的部分馆藏,并于1973年(昭和48年)1月以“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之名正式开馆。

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馆舍于1972年(昭和47年)3月落成,为钢筋混凝土建筑,共有地上五层、地下两层,总建筑面积23,196.21平方米(249,681.9平方英尺),共设916个座位,最多可容纳约208万本藏书,其中35万本位于对外开放的书架上。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侧重于商业资讯、法律资讯与健康医疗资讯,相关书刊均位于图书馆的1楼(地面层),而图书馆亦整合各个窗口于1楼,以提供一站式服务(英语:One stop shop)。存放东京都行政资料的都市·东京资料阁(都市・東京情報コーナー )与基础参考书阁(基本参考図書コーナー )均位于1楼。2楼与3楼主要为开架阅览室,其中2楼主要存放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类书籍,而3楼则主要存放人文科学类书籍。4楼及以上主要有阅览室、多功能厅、特展室、视听资料室,其中5楼亦设有特别文库室,东京都立图书馆馆藏的约243,000份文库资料均位于此。此外,图书馆的5楼亦设有食堂。

相关

  • 述情障碍述情障碍(Alexithymia)是一种亚临床的人格特质,特点是无法识别及描述自身及其他人的情绪。述情障碍的核心特质是在情绪觉察、社会依附及人际互动上显著的失能。而且,有述情障碍
  • 芭塔雅芭堤雅(泰语:พัทยา;英语:Phattaya或Pattaya)一译帕塔亚,是一个泰国东部地大区春武里府的城市,是春武里府的“府级特别市”,在行政大区划上属于邦拉蒙县。泰国华侨传统上称为北
  • 弗拉迪米尔·彼得·柯本弗拉迪米尔·彼得·柯本,“柯本”又译“科本”(德语:Wladimir Peter Köppen,俄语:Владимир Петрович Кёппен;1846年9月25日-1940年6月22日),德国裔气象学家、
  • 伯尔尼玫瑰园伯尔尼玫瑰园(德语:Rosengarten Bern)是伯尔尼老城以东、阿勒河对岸高地上的一座公园,由于其居高临下,是俯瞰伯尔尼老城的最佳地点之一。玫瑰园1765年至1877年曾经作为墓地,1913年
  • 郭贞一郭贞一(?-?),字元侯,号道憨,福建同安人,明末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郭贞一于崇祯十三年(1640年)登庚辰科进士,授监察御史,巡抚浙东。福王立,擢为右都御史。清军南下,郭贞一转入家乡福建。受到
  • 佛山水道佛山水道,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佛山市和广州市境内,西起佛山市西郊潭州水道左岸的沙口水闸,向北至罗寨转东流,过升平路中山桥以后分为两支:一支向北,过谢叠大桥转向东,至广州荔
  • 礼物 (小说)《礼物》(英语:)是史宾赛·强森(Spencer Johnson)的著作,叙述一段追寻礼物的故事,利用简单的寓言故事阐述生命的哲理。英文书名《The Present》有两个意思,一为是礼物的意思,故事中有
  • 围棋九品制围棋九品制是古代中国对围棋棋手的一种棋力评定,最早纪录见于三国曹魏邯郸淳的《艺经·棋品》。1.入神:(上上)变化不测,而能先知,精义入神,不战而屈人之棋,无与之敌者。2.坐照:(上中
  • 2016-2017年西南印度洋热带气旋季2016-2017年西南印度洋热带气旋季在2016年7月16日开始,并在2017年4月30日完结(某些地区的热带气旋季将在2017年5月15日完结)。此文内容只包含在西南印度洋形成的热带气旋的介绍
  • 罗通达 (1933年)罗通达(1933年4月-),原名洛桑达娃,男,藏族,四川雅江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