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文小说

✍ dations ◷ 2025-02-24 01:13:25 #台文小说,台湾小说,闽南语文学,汉语方言文学

台文小说指的是以台语白话文为创作语言的小说文学,盛行于台湾。自日治时期开始,便有多位台湾作家以台语文创作小说。然而,遭受外来政权的接连压迫,台文创作无论体裁都蒙受长期的忽视。台湾解严后,台湾本土意识再度高涨,台语文学重登历史舞台,台文小说也随之再次萌芽。

文字,一直都是台语文学界不休的争论,早从日治时期就已分为两大派;一是主张以台闽汉字作为书写载体,而另外一派则是提倡拼音文字化的白话字路线。而这样的相互争鸣造就了后来的融合,进而带动汉罗文的兴起。台文小说也在这样的环境下,走向两种文字、三种书写的创作载体,可说是十分活泼且奔放。

然而,长期的语言打压下,使得多数台湾作家因为母语教育的缺乏,即便抱持母语创作之心,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完成纯台语文的创作;因此,今日的台文小说作品多存在着华语、台语“相滥”的情形,虽然许多华语字词可以台语发音,仍或多或少造成台语文受到华语文的侵蚀。

由于台湾母语教育并不成熟,多数的闽南裔台湾人对于台文汉字或罗马字并不熟悉,进而导致无法顺畅地阅读此种文学作品,因此台文小说在目前的商业市场上并无法与中文小说相抗衡。

台文小说顾名思义就是“以台语为书写语言的小说”,因此台语()或台湾话()即为此类型小说所使用的语言。另外,由于现今的台湾教育以华语教育为主,造成台湾人在阅读及写作母语的能力上,有些许障碍,而思想语言亦受影响或转为华语。因此,许多小说家便以“台语、华语相杂”的模式来书写、表达其故事。例如:当代名家萧丽红的《白水湖春梦》即是典型“台华相杂”的台文小说,对话虽是全台文,但叙述时则混合两种语言。

在台文小说的定义上,有许多划定法。有人主张“全台文”的小说作品才是真正的台文小说;另外则有人主张无论“全台文”抑或是“台华相杂”两种,皆属于台文小说的范畴。但无论是狭义台文小说或是广义的台文小说,皆有以台文为媒介的小说类型。

相关

  • 朱特人朱特人(德语:Jüten;拉丁语:Iutae;丹麦语:Jyder)是日耳曼人的一个分支,被比德指为当时三个最强大的日耳曼民族之一。他们被认为是来自日德兰半岛(Iutum),即现今丹麦南石勒苏益格(南日德
  • 原虫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低级、最原始、最简单的一类动物,属于原生生物当中较接近动物的一类,简称原虫。身体由单个细胞所构成,因此也被称为单细胞动物。多营自由生活,也有的生活在
  • 天皇大帝天皇大帝,乃是天皇星的星君,在扶鸾信仰中,他在上古时代化身为天皇真人。《晋书·天文志》:“勾陈宫中一星曰天皇大帝,其神曰耀魄宝,主御群灵执万神图。”《通占大象历星经》:“天皇
  • 八大娱乐台八大娱乐台(又称:GTV娱乐台),是八大电视旗下的频道,成立于2014年5月12日;前身为2006年12月4日开播的“八大娱乐K台”。重播旗下三个频道八大第一台、八大综合台、八大戏剧台或该台
  • 美英战争战前原状,无边界变化;美国及其盟友英国及其盟友詹姆斯·麦迪逊利物浦伯爵1812年战争(War of 1812),又称第二次独立战争,是美国与英国之间发生于1812至1815年的战争。是美国独立后
  • 古贺新一古贺新一(1936年8月18日-2018年3月1日)是一名日本漫画家,福冈县大牟田市出生,原名古贺申策。古贺新一在中学毕业后自学绘画漫画,主要描绘恐怖漫画。台湾出版主要代表作品为长鸿出
  • 惯习惯习(Custom/Convention)是为社会所共识的,被规定的或是被广泛接受的一种习俗、规定或社会性的规范。有时,固定类型的规则或惯习将会成为法律。制定规范的法律有时会将惯习正式
  • 吴天保吴天保(1903年-1967年),字贤华,湖北汉阳人,中国汉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活动家,武汉市汉剧团第一团团长,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 迈克尔·柯蒂茲迈克尔·柯蒂斯(英语:Michael Curtiz,1886年12月24日-1962年4月10日),生于奥匈帝国布达佩斯 ,犹太人,原籍匈牙利的美国电影导演。最成功的作品莫过于《北非谍影》,由此获得奥斯卡最佳
  • 保安右卫保安右卫,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置,治所在顺圣川(即今河北省阳原县东北东城镇)。十七年徙治西沙城(即今河北省怀安县东南西沙城)。二十年又徙治怀安卫城内(即今怀安县东南怀安城)。清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