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西斯主义(英语:Fascism;意大利语:Fascismo;德语:Faschismus)是一种威权的极端民族主义形式,其特点是独裁的公权力,强大的社会和经济统一执行力,以及强制镇压反对意见。法西斯主义在20世纪初的欧洲政治中有着显著的地位。 第一次法西斯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意大利王国出现,然后传播到其他欧洲国家 。法西斯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以及民主主义,因此被放置在传统左右翼政治光谱中的极右翼。
法西斯主义者视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一场革命,它为战争、社会、国家和技术的性质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全面战争的出现和社会的全面动员,打破了平民与战斗人员之间的区别。“军事公民身份”出现了,即所有公民都在战争期间以某种方式参与军事:140-141。这场战争导致了一个强大的国家的崛起,这个国家能够动员数百万人在前线服务,提供经济生产和后勤支持他们,并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力干预公民的生活:140-141。
法西斯主义者认为,自由民主已经过时,并认为在一个极权主义的一党制国家中完全动员社会是必要的,以使国家为武装冲突做好准备,并可有效应对经济困难。这样一个国家由一个强大的领导者——如独裁者和由执政的法西斯党成员组成的军事政府——来领导,以建立民族团结、维护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法西斯主义拒绝断言暴力本质上是消极的,并将政治暴力、战争和帝国主义视为可以实现民族复兴的手段。法西斯主义者主张混合经济,其主要目标是通过保护主义和干涉主义的经济政策实现国家经济自给自足:188-189。极端形式的法西斯主义者则通常持有“种族纯净”或“优等民族”的信仰,通常与种族主义或偏见的某种形式相呼应。这种“纯净”的思想会驱动法西斯政府将视为外人的群体驱逐出境,屠杀,强制绝育或是种族灭绝。
自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很少有政党公开称自己为法西斯主义者,而现在这个词通常被政治对手贬义。新法西斯主义或后法西斯主义的描述有时更正式地用于描述极右翼的政党,其意识形态类似于或植根于20世纪的法西斯运动。
法西斯主义(意大利语:Fascismo)的辞源为束棒(意大利语: ),一种古罗马时代的权力象征物。民国初年曾译作棒喝主义。
历史上,史学家,政治学家及其他学者曾长期争论法西斯主义一词的确切定义。不同的学术团体对法西斯的定义也有不同,许多定义被批评是描述过度宽泛或者过度狭隘。
目前的学术共识是,法西斯主义,尤其是掌权的法西斯主义,从历史上就一直攻击共产主义,保守主义和议会自由主义,并主要是从极右翼那里获得支持。
史学家史丹利·佩恩(英语:Stanley G. Payne)给出了法西斯主义的一种普遍定义,这套定义也被许多著作认为是评判法西斯主义的标准,主要包括这些方面:
《世界法西斯:一历史百科全书》定义法西斯主义为:2:
根据法西斯的跨国比较及世界史研究总结出的定义,通用、泛型的法西斯主义有三项核心要素:极致民族主义、革命、及复兴:2。
极致民族主义是法西斯主义绝对根本,因此极致民族主义和传统民族主义的概念完全不同:2。西方现代意义的民族主义根据的是“公民”的国籍概念,此公民的国籍源于公民权和永居权利的赋予法律程序,此权利赋予亦包括对未同化族裔或宗教人群。极致民族主义则认为这样以“公民”为基底的概念是“机械”及无内涵的。移民仅仅拿到护照或甚习得了国家语言而取得国籍是机械且空洞的:2。
法西斯主义的极致民族主义核心概念则提倡一种“有机”、“种族”或“整合”的国籍性概念,强调国家民族认同的首要地位,对同质性文化、共享历史、或民族的归属感。极致民族主义认为这归属感遭到个人主义、消费主义、大规模移民、寰宇主义(世界主义)、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多方破坏。:2
法西斯主义意识形态建立此民族概念之上:民族是一种超越个人之上的、有活生生历史及天命:作为一活生生的有机体,民族能茁壮成长、死亡、或复兴再生。
法西斯主义者宣称为扭转民族衰败并开创民族复兴,是革命斗争事业来建立后封建、后自由主义及后苏维埃的秩序。根据此定义,历史上在世界各地虽有程度不一的法西斯主义组织及活动,在政府政权上仅有两个国家可以无误的定义为法西斯政权:法西斯意大利和第三帝国。在法西斯主义革命内容及政策立场上差异颇大,因此需要建立法西斯国际来诱发不仅仅是个别国家的再生及复兴,也包括欧洲的再生及复兴:2-3 。
法西斯主义的目标在于将社会转变为民族共同体再生及复兴的基础,创造新民族性格及新国民。法西斯主义复兴民族的作法包括破坏现有的民主政治系统、广泛部署高度入侵性的社会工程、政治仪式的精心展示、领导者迷众、等等,都为法西斯意大利和第三帝国共享的特点:3 。民族复兴神话的含糊不清本身,是法西斯主义运动能广招各种不同社会背景的人所支持的要点:3 。复兴神话,营造宗教情感和预感现实以注入超脱意涵,法西斯主义对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赋予了灵性,因此在法西斯主义取得权力后运动,将倾向建立一“政治宗教”将民族和国家神圣化,以此建立新秩序。这种透过魅力领袖、壮观展示、政治仪式等等的政策,使得自由民主社会有的“公民宗教”仪式方面的作法,相形之下显得苍白无力:4 。
贝尼托·墨索里尼定义法西斯主义为右翼的集体主义意识形态,反对社会主义、自由主义、民主和个人主义。他宣称:
罗伯特·帕克斯顿(英语:Robert Paxton)对于法西斯主义的定义在近年来获得比较多的支持:
法西斯主义可以被定义为一种政治行为的形式,有着显著的社会衰退、羞辱、和受害心理,并以对于统一、力量、和纯正的崇拜加以补偿之,在这种社会里以群众为根基的激进民族主义政党与传统的精英份子连结—虽然并不稳定但仍有效的互相合作,抛弃民主自由并追求暴力,以及没有道德或法律限制的内部清洗和外部扩张的目标。
法西斯的主张既是政治性的也是经济性的,学者们研究这些成分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汉娜·阿伦特的研究主要是专注于政治上的,认为那些通常视同法西斯主义的政权(如纳粹主义),是属于更大层面的极权主义。圣何塞州立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塞耶·沃特金斯(Thayer Watkins)则认为法西斯主义是与社团主义相连结的,社团主义强调国家对于经济的压抑,沃特金斯认为全世界大多数的政府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社团主义的成分,他认为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权只不过是大萧条时期普遍出现的社团主义国家之一,他认为当时其他不同的政治系统如西班牙、阿根廷和美国也都是社团主义国家。
梅里厄姆·韦伯斯特词典定义法西斯主义为“一种政治哲学、运动、或政权(如同黑衫党),将国家和种族的地位置于个人之上,并主张一个中央集权化的专制政府,由独裁领导者所率领,严格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化,并强力镇压反对势力”。
《大英百科》对法西斯主义一词的定义则是:“个人的地位受制于集体——例如某个国家、民族、种族或社会阶级之下的社会组织。”法西斯主义通常结合了社团主义、工团主义、独裁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军国主义、反无政府主义、反对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反共产主义、和反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法西斯主义可以视为是极端形式的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