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引力势
✍ dations ◷ 2025-01-23 06:22:07 #引力势
在经典力学中,一个位置上的引力势(英语:Gravitational potential)等于将每单位质量的物体从零势面移动到该位置所需的功(即此过程中转移给该单位质量的物体的能量)。引力势类似于电磁学中电势的概念,而质量可比拟为电荷在电磁学中扮演的角色。习惯上,引力势的零势面会取在无限远处。在这种约定下,任何有限距离处的引力势都小于零。在数学上,引力势也称为牛顿势(英语:Newtonian potential),是势能理论的基础。势能理论也可以用于解释由均匀带电或极化的椭圆体产生的静电场和静磁场。一个位置的引力势(
V
{displaystyle V}
)等于每单位质量在该点拥有的势能(
U
{displaystyle U}
):式中
m
{displaystyle m}
表示物体的质量。一个位置的引力势能等于在将物体从无限远处移动到该点的路径上,引力场所做的负功。若物体的质量等于1千克,那么该物体的势能的大小便会与引力势相等。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假设引力场的强度与所在位置无关。此时上式可以被进一步化简。比方说,在接近地表附近的重力加速度
g
{displaystyle g}
可以视为定值,因此不同位置间的势能差
Δ
U
{displaystyle Delta U}
能够与高度差
Δ
h
{displaystyle Delta h}
近似为简单的线性关系:若令一质点的质量为
M
{displaystyle M}
,则在与质点距离
r
{displaystyle mathbf {r} }
处的引力势
V
{displaystyle V}
可被定义为: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指出:其中式中的负号使得
m
{displaystyle m}
往
M
{displaystyle M}
方向吸引,因此万有引力是吸引力。而引力场
g
{displaystyle g}
则描述了空间中任意位置上,每单位质量的质点所受到的万有引力:当我们去考虑在引力场中每单位质量的物体由外力移动一段距离
d
l
{displaystyle mathbf {dl} }
所需做的功
d
W
{displaystyle mathbf {d} W}
,由于功等于力与位移的内积,所以
d
d
W
=
−
g
⋅
d
l
{displaystyle dmathbf {d} W=-mathbf {g} cdot mathbf {dl} }
,式中的负号表示外力所做的功与引力场所做的功相反。如果将物体从点
a
{displaystyle mathbf {a} }
移动到点
b
{displaystyle mathbf {b} }
,则
W
{displaystyle W}
等于沿着该路径的线积分在球坐标系中
d
l
=
d
r
r
^
+
r
d
θ
θ
^
+
r
sin
θ
d
ϕ
ϕ
^
{displaystyle mathbf {dl} =mathbf {d} rmathbf {hat {r}} +rmathbf {d} theta {boldsymbol {hat {theta }}}+rsin {theta }mathbf {d} phi {boldsymbol {hat {phi }}}}
,所以因此其中,
r
a
{displaystyle r_{a}}
是从原点到点
a
{displaystyle mathbf {a} }
的距离,
r
b
{displaystyle r_{b}}
是从原点到点
b
{displaystyle mathbf {b} }
的距离。对于任何两条具有相同起点和终点的路径,上式的积分一定具有相同的值。既然线积分与路径无关,我们可以就定义一个函数
V
(
r
)
{displaystyle V(mathbf {r} )}
:V
(
r
)
{displaystyle V(mathbf {r} )}
就称为引力势。只要预先设定一个标准参考点
O
{displaystyle {mathcal {O}}}
,
V
{displaystyle V}
的值就可以由
r
{displaystyle mathbf {r} }
来决定。习惯上,我们将无限远处的引力势设为零。因此,在点
r
{displaystyle mathbf {r} }
的引力势
V
{displaystyle V}
等于此外,
W
{displaystyle W}
可以用
V
{displaystyle V}
重新写成:因此,在引力场中移动每单位质量的物体所需的功,等于两点之间引力势的差。如果想将物体移动到了离质点
M
{displaystyle M}
更远的地方,则一定要做正功。上式也可以看做是将单位质量的物体从无限远处移到该点所需的功。由上述的计算得知,
a
{displaystyle mathbf {a} }
、
b
{displaystyle mathbf {b} }
两点之间引力势的差等于然而根据梯度定理(线积分基本定理),引力势的梯度
∇
V
{displaystyle mathbf {nabla } V}
沿曲线的积分,可用引力势在该曲线两端的值之差来计算:所以由于对于任何点
a
{displaystyle mathbf {a} }
、
b
{displaystyle mathbf {b} }
都是如此,因此被积数必须相等:这是引力势的一个重要性质。在公制单位中,力的单位是牛顿,质量的单位是千克,所以引力场的单位是牛顿/千克而引力势的单位是牛顿米/千克,或焦耳/千克。经典力学中,一个质量分布产生的引力势,等于各个点质量的引力势的叠加。如果一个质量分布由有限个点质量组成,点质量的位置为
r
1
,
.
.
.
,
r
n
{displaystyle mathbf {r} _{1},...,mathbf {r} _{n}}
,质量为
m
1
,
.
.
.
,
m
n
{displaystyle m_{1},...,m_{n}}
,那么其在点
r
{displaystyle mathbf {r} }
产生的引力势
V
(
r
)
{displaystyle V(mathbf {r} )}
等于如果在三维欧氏空间
R
3
{displaystyle mathbf {R} ^{3}}
上将质量分布以测度
d
m
{displaystyle mathbf {d} m}
给出,则引力势等于
−
G
/
r
{displaystyle -G/r}
对
d
m
{displaystyle mathbf {d} m}
的卷积。 在理想的情况下,这等价于积分式中
|
r
−
r
′
|
{displaystyle |mathbf {r} -mathbf {r} prime |}
代表点
r
{displaystyle mathbf {r} }
与点
r
′
{displaystyle mathbf {r} prime }
的距离。如果该质量分布在点
r
{displaystyle mathbf {r} }
的密度为
ρ
(
r
)
{displaystyle rho (mathbf {r} )}
,那么
d
m
{displaystyle mathbf {d} m}
便等于密度
ρ
(
r
)
{displaystyle rho (mathbf {r} )}
与单位体积
d
τ
{displaystyle mathbf {d} tau }
的乘积:
d
m
=
ρ
(
r
)
d
τ
{displaystyle mathbf {d} m=rho (mathbf {r} )mathbf {d} tau }
,而引力势就等于体积分如果有一个引力场
g
{displaystyle mathbf {g} }
由质量分布
ρ
{displaystyle rho }
产生,使用高斯定律(英语:Gauss's law for gravity)的微分形式可以获得由于
g
=
−
∇
V
.
{displaystyle mathbf {g} =-mathbf {nabla } V.}
,带入高斯定律后可得到引力的泊松方程若密度处处为零,则上式便退化为拉普拉斯方程。泊松方程可以使用格林函数求解。根据壳层定理,若存在一个球形对称的质量分布,对对于处在分布外面的观察者而言,其行为就好像所有质量都集中在球心的个点质量,因此可以等效地作为点质量来处理。在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大约为9.8 m/s2,尽管该值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略有变化(因为地球是扁球形,极点处的加速度大小略大于赤道处的加速度大小。)在一个密度均匀的球体内,可以求出其引力势
V
(
r
)
{displaystyle V(r)}
等于在广义相对论中,引力势被度量张量取代。当引力场的来源较弱并且移动速度比光速慢很多时,广义相对论就会简化为牛顿万有引力理论,且在领头阶度量张量可表示为引力势的函数。在计算空间中的引力势时,牵涉到计算
|
r
−
r
′
|
{displaystyle |mathbf {r} -mathbf {r} prime |}
的倒数的积分,这个积分的难易度虽著质量分布
ρ
{displaystyle rho }
而异。为了将计算化简,这时候可以使用多极展开,将式子化为
1
/
r
{displaystyle 1/r}
的幂级数,让积分变得容易得多。做理论运算时,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时常可以只取多极展开几个最低阶的非零项,忽略其它剩下的、数值超小的项。下表给出了关于来自地球,太阳和银河系的引力在不同位置上的引力势大小;换句话说,位于地球表面的物体需要60 MJ/kg的动能才能“脱离”地球的引力场,另外要有900 MJ/kg才能脱离太阳的引力场,而超过130 GJ/kg才能脱离银河系的引力场。引力势是逃离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相关
- interleukin 10n/an/an/an/an/an/an/an/an/an/a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白介素-10),也称为人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cytokine synthesis inhibitory factor,CSIF),是一种抗炎症细胞。在
- 吸收剂量吸收剂量(Absorbed dose)是借由辐射方式传到单位质量物质的能量。符号为D,定义为D=dE/dM,其SI单位是戈雷(gray,缩写为Gy),一焦耳的辐射能量被一千克的质量吸收为一戈雷,1Gy=1J/kg。当
- 唑类唑(Azole)在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中指五元环骨架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杂原子,其中至少一个是氮的杂环化合物。该名称源于Hantzsch-Widman杂环命名系统(英语:Hantzsch–Widman nomenclatur
- 核酸内切酶核酸内切酶(英语:endonuclease)在核酸水解酶中,为可水解分子链内部磷酸二酯键生成寡核苷酸的酶,与核酸外切酶相对应。从对底物的特异性来看,可分为DNaseⅠ、DNaseⅡ等分解DNA的酶;R
- 达罗毗荼语系达罗毗荼语系(Dravida,又称德拉维达语系)分布在印度南部的泰米尔纳德邦、卡纳塔克邦、安得拉邦、喀拉拉邦,印度中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以及巴基斯坦的一个小地区,包括75种语言,其中
- 反微中子物理学中的反中微子为中微子的反物质,是核反应β衰变产生出来的中性粒子。它们拥有自旋1/2并属于轻子类费米子。目前为止,所有探测到的反中微子都有右旋性,而所有中微子都是左
- 反犹主义反犹太主义是一种意识型态,对于对仇恨犹太人或犹太教的思想与行为的总称。反犹太主义在世界上由来已久,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动机和表现形式。反犹太主义在世界各地有犹
- 圣母诞神女,天主教称天主之母(古希腊语:Θεοτόκος,Theotókos,/ˌθiəˈtɒkəs/,叙利亚文: ܝܳܠܕܰܬ ܐܰܠܳܗܳܐ,Yoldath Alloho,拉丁语:Deipara、Dei genetrix、Mater
- 满屋裕明满屋裕明(日语:満屋 裕明/みつや ひろあき Mitsuya Hiroaki,1950年8月9日-),日本病毒学家,专长HIV治疗。现任熊本大学医学部内科学教授、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逆转录病毒感染部部长、
- 2-甲基-3-氧代丙酸2-甲基-3-氧代丙酸(英语:2-Methyl-3-oxopropanoic acid),又名甲基丙二酸半醛(英语:methylmalonate semialdehyde)是一种缬氨酸代谢的代谢中间产物。医学导航:遗传代谢缺陷代谢、k,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