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几何反照率
✍ dations ◷ 2025-05-16 01:35:39 #几何反照率
天体的几何反照率(geometric albedo)是天体在相位角为0的实际光度(即光源)和相同横截面在完美平面上的完全漫反射(朗伯平面(英语:Lambertian reflectance))比例。漫反射意味着反射的光不会有入射光源的各向同性。零相位角就代表延著光源的方向观察。对于地球上的观测者,这种状况将会在天体位于冲或黄道上时发生。可见光几何反照率(visual geometric albedo)则只计算在可见光下的天体几何反照率。在太阳系中大部分天体没有大气层,而这些大气层的表面物质(表岩屑)是很强烈的非朗伯反射,并且有相当强烈的相对效应,即反射光会回到光源的强列倾向,而非漫射。这些天体的几何反照率难以确定,因为这些天体的反射是在相位角接近0的小范围达到强烈的高峰。而高峰的强度在每个天体都不同,并且只能在一定程度的小范围相位角下辨识。这种量测相当困难的原因归因于观测者必须在非常靠近入射光源的精确位置观测。例如在地球上从未见过月球刚好相位角是0,因为那是日食。其他的太阳系天体即使在冲的时候也不会刚好相位角为0,除非是刚好在轨道的昇交点并且在黄道上。实际状况下,在非0小角度相位角上时的量测常做为测定定向反射比以延伸出天体的哈普克参数(Hapke parameters)。由这些参数描述的反射函数可用以外推0相位角的状况以推测几何反照率。对于极为明亮的无大气层固态天体,例如土卫二和土卫三,它们的总反照率(球面反照率)接近1。而相当强烈的相对效应和高球面反照率的结合会使几何反照率超过1(土卫二达到1.4)。这状况下的光是优先被反射回光源,即使是在边缘或斜坡上这样的低入射角区域,而朗伯表面会使辐射散射到广大区域。超过极限值的几何反照率代表反射回光源的每单位立体角光强度是高于任何朗伯表面的。在一个假设的平面下,几何反照率是由辐射光柱提供表面光源,且垂直表面时表面的反照率。球面反照率可能比几何反照率大或小,这取决于天体表面和大气层状况而定。以下是一些范例:
相关
- 肺动脉肺动脉肺部的动脉,是人体内循环系统中肺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动脉不同,肺动脉中运输的是去氧血而非带氧血液。肺动脉携带去氧血由右心室打出,在肺部交换气体后,打入左心房
- 荷马荷马(Ὅμηρος,约前9世纪-前8世纪),相传为古希腊的吟游诗人,生于小亚细亚,失明,创作了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者统称《荷马史诗》。目前没有确切证据证明荷马的存在,所以
- 头颅计算机断层成像术头颅计算机断层成像术(英语:Computed tomography of the head)是指将一系列从不同方向扫描头部的X射线获得的数据经由计算机程序转为颅脑的横断面影像的检查方法。其获得的横断
- 马里人马里人(俄语:Марийцы)是伏尔加河、卡马河流域的居民,大多数居住在俄罗斯联邦马里埃尔共和国境内,在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乌德穆尔特共和国、鞑靼斯坦共和国等周边地区也
- 水镇坐标:42°22′15″N 71°11′00″W / 42.37083°N 71.18333°W / 42.37083; -71.18333沃特敦(英语:Watertown),是美国馬薩諸塞州米德尔塞克斯县的一个城市,位于州府波士顿西北。面
- 姜伯驹姜伯驹(1937年9月-),浙江平阳(今属苍南县)人,生于天津,中国数学家,主要从事拓扑学中的不动点理论和低维拓扑学的研究。其父是中国现代数学奠基人之一姜立夫先生。生于天津,1957年毕业
- 反智主义反智主义(英语:anti-intellectualism),又称作反智论、反智识主义或知识无用论,是一种存在于文化或思想中的态度,而不是一套思想理论。反智主义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
- 首次直接观测到GW150914是由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于2015年9月14日探测到的引力波现象,是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的引力波。相关探测结果由LIGO、处女座干涉仪(Virgo)研究团队于2016年2月11日
- 沃尔夫拉姆·冯·埃申巴赫沃尔夫拉姆·冯·埃申巴赫(德语:Wolfram von Eschenbach,1170年-1220年),是一位德国骑士,同时也是诗人。他被视为是中世纪最杰出的史诗作家之一。沃尔夫拉姆·冯·埃申巴赫的生平鲜
- 吹哨者吹哨人(英语:Whistleblower,中文译名有告密者、告密人、吹哨者、举报者、揭黑幕者、揭弊者、扒粪者、弊端揭发人等,粤语称笃灰)指的是揭露一个组织(无论其是私有还是公共的)内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