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反照率

✍ dations ◷ 2025-11-01 15:34:03 #几何反照率
天体的几何反照率(geometric albedo)是天体在相位角为0的实际光度(即光源)和相同横截面在完美平面上的完全漫反射(朗伯平面(英语:Lambertian reflectance))比例。漫反射意味着反射的光不会有入射光源的各向同性。零相位角就代表延著光源的方向观察。对于地球上的观测者,这种状况将会在天体位于冲或黄道上时发生。可见光几何反照率(visual geometric albedo)则只计算在可见光下的天体几何反照率。在太阳系中大部分天体没有大气层,而这些大气层的表面物质(表岩屑)是很强烈的非朗伯反射,并且有相当强烈的相对效应,即反射光会回到光源的强列倾向,而非漫射。这些天体的几何反照率难以确定,因为这些天体的反射是在相位角接近0的小范围达到强烈的高峰。而高峰的强度在每个天体都不同,并且只能在一定程度的小范围相位角下辨识。这种量测相当困难的原因归因于观测者必须在非常靠近入射光源的精确位置观测。例如在地球上从未见过月球刚好相位角是0,因为那是日食。其他的太阳系天体即使在冲的时候也不会刚好相位角为0,除非是刚好在轨道的昇交点并且在黄道上。实际状况下,在非0小角度相位角上时的量测常做为测定定向反射比以延伸出天体的哈普克参数(Hapke parameters)。由这些参数描述的反射函数可用以外推0相位角的状况以推测几何反照率。对于极为明亮的无大气层固态天体,例如土卫二和土卫三,它们的总反照率(球面反照率)接近1。而相当强烈的相对效应和高球面反照率的结合会使几何反照率超过1(土卫二达到1.4)。这状况下的光是优先被反射回光源,即使是在边缘或斜坡上这样的低入射角区域,而朗伯表面会使辐射散射到广大区域。超过极限值的几何反照率代表反射回光源的每单位立体角光强度是高于任何朗伯表面的。在一个假设的平面下,几何反照率是由辐射光柱提供表面光源,且垂直表面时表面的反照率。球面反照率可能比几何反照率大或小,这取决于天体表面和大气层状况而定。以下是一些范例:

相关

  • 冷泉冷泉(英语:cold seep)(有时称为冷泉喷口)是一个洋底区域,其中硫化氢,甲烷和其他碳氢化合物丰富的流体渗漏发生的地方,往往是以盐水池的形式。“冷”并不意味着渗流的温度比周围的海
  • β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断药(英语:Beta blockers),又称Beta受体阻断药、β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拮抗剂或β阻断药、乙型阻断剂,是一类用来治疗心律不齐、防止心脏病发作后的二次心
  • 聚合酶链锁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英文: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缩写:PCR,又称多聚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利用DNA双链复制的原理,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可在短时间内
  • 食道下括约肌贲门(cardia)是人或动物消化道的一部分,为食道和胃的接口部分。食道粘膜在贲门处与胃粘膜相接。此处的食管下段括约肌能起到收紧胃上口的作用,在胃蠕动过程中防止胃内容物返入食
  • 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一个出现在哲学、统计学、经济学、金融、保险、心理学、社会学及资讯工程的概念。在经济学中关于风险管理的概念,指经济主体对于未来的经济状况(尤其是收益和损失)的
  • 柠檬酸合酶柠檬酸合成酶(英语:Citrate synthase,EC 2.3.3.1)几乎存在于所有活细胞中并且是催化三羧酸循环第一步的一个限速酶。此酶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中,但它是由细胞核DNA而非线粒体D
  • 莱尼蕨门莱尼蕨(学名:Rhynia),又名雷尼蕨、赖尼蕨,是一属已灭绝的原始陆生维管植物,是在约四亿年前的泥盆纪地层中所发现的一种化石蕨类。科学家认为它们是原始的蕨类,只有茎,而没有根与叶,高
  • 吡咯赖氨酸吡咯赖氨酸(Pyrrolysine;简称:Pyl 或 O)是一种自然存在而少见的编码氨基酸,其编码为UAG(琥珀),该密码子通常为终止密码子。这是人们到目前为止发现的第22种,也是最后一种编码氨基酸(第
  • 皮尔逊莱斯特·鲍尔斯·“迈克”·皮尔逊,PC,OM,CC,OBE(Lester Bowles "Mike" Pearson,1897年4月23日-1972年12月27日),是第14任加拿大总理,1957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皮尔逊担任总理期间推行
  • 己二酰肼己二酰肼(ADH)是一种用于交联水基乳液的有机物,也可以用作某些环氧树脂的固化剂。它具有对称性的C4骨架,其活性基团为酰肼基(C=ONHNH2)。它可由己二酸和肼的反应制备。其它具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