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莱士效应
✍ dations ◷ 2025-09-19 02:01:50 #华莱士效应
华莱士效应(Wallace effect),又称再加强(reinforcement),是种化的一个机制,让两个已经有部分生殖隔离的族群进一步演化出更完整的隔离。其原理如下:当两个族群的杂交后代缺乏存活率或生育力时,相较于继续跨族群杂交并生育这些杂种后代,能透过选型交配避免杂交的个体会有较高的适应度,所以选型交配会被天择偏好,于是强化生殖隔离。选型交配也会造成性择,进而造成性征的快速分化。此理论最初由英国自然学家华莱士提出类似的概念,其后费奥多西·多布然斯基提出了现代的模型。1889年,华莱士出版了《达尔文主义》,介绍达尔文在30年前提出的天择进化论并为之辩护。在书中他提到天择可能偏好避免杂交的机制,而产生生殖隔离。他的解释如下:当两个类型的生物各自适应特定的环境,因而分化到一定程度时,杂交后代会比任一亲代都不适应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天择会去除杂交后代。如此一来,天择也会偏好避免杂交的机制,因为不去杂交的个体可以产生更多适应环境的后代。于是两个类型之间就会进一步演化出生殖隔离。华莱士效应是演化生物学的研究主题之一,在物种形成(特别是同域物种形成)的研究中有其重要性。华莱士效应的可行性有数学模型的支持,也有野外的经验证明,包括植物的开花时间以及姬鹟的性联遗传择偶偏好。华莱士现象的一个影响是生殖性状的置换(reproductive character displacement)。两个分布领域有部分重叠的族群,他们的生殖性状在共域区会比在异域区有更高的差异,因为共域区的个体有杂交的机会,因此再加强会发生,让当地的生物有更高程度的种化。若再加强没有发生,杂交会产生性状介于两个族群之间的过渡样态,而产生相反的结果。
相关
- 色胺色胺是一种见于植物、动物和真菌的单胺生物碱,含有一个吲哚核,结构与色氨酸类似(缺一个羧基)并因此得名。它以痕量存在于哺乳动物脑中,有认为是起神经调质和神经递质的作用。色胺
- 梅格洛玻利斯梅格洛玻利斯(希腊语:Μεγαλόπολη)是希腊南部阿卡迪亚州西南部的一个城镇。该城始建于公元前371年,是当时该地区最早实现城市化的地方。著名历史学家波利比乌斯即生于
- 安德斯·努德斯特伦安德斯·诺德斯特伦(瑞典语:Anders Nordström,1960年3月9日- ),瑞典医生,于2006年5月22日至2006年11月8日间担任世界卫生组织(WHO)代理总干事。安德斯·诺德斯特伦毕业于卡罗林斯卡
- 老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老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 Sr.,1809年8月29日-1894年10月7日)是美国医生, 著名作家,被誉为美国19世纪最佳诗人之一。他的儿子是美国著名法学家小奥利弗·
-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英语: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缩写为PUMC)位于中国北京,1917年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捐资,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为蓝本建立,是中国第一所开设八年制临床医
- 培根弗兰西斯·培根,第一代圣阿尔本子爵(Francis Bacon, 1st Viscount St Alban,1561年1月22日-1626年4月9日),著名英国哲学家、政治家、科学家、法学家、演说家和散文作家,是古典经验
- 伯克氏菌属等伯克氏菌属,或伯克氏菌,又译伯克霍尔德菌(学名:Burkholderia),是伯克氏菌科的一个属,这个属下最出名的有鼻疽伯克氏菌(B. mallei),是一种会在马或其他相关动物身上引起马鼻疽的病菌;
- 古菌属列表本表以LPSN网站的分类为基础(当前版本2007年3月29日),本分类代表原核生物分类的权威杂志IJSEM的分类系统,同时参考NCBI Taxonomy,但目前其它中文维基分类表可能依照其它标准,请注
- 月球协定月球协定,全称为《关于各国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活动的协定》,共计21条,1979年12月5日联合国大会第八十九次全体会议通过。1984年7月11日生效。《关于各国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活动
- SClsub4/sub四氯化硫是一种浅黄色的晶体,化学式为SCl4。它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超过242K就会分解成二氯化硫和氯气。在193K下用氯处理其他硫的氯化物可得四氯化硫:它的结构可能是离子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