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能力

✍ dations ◷ 2025-04-26 17:09:59 #科幻

隐形能力,或称隐身能力,是指人能够将自己变成透明人的超能力,这是奇幻、科幻作品常见的题材之一。

透明人的身体是看不见的,但透明人本身仍然可以看见其它的物体。有些透明人即使透明也能触碰得到,有些则不行。隐形通常被认为是最高形式的伪装 ,因为它不显示任何一种重要的视觉、也没有任何频率的电磁波谱,如无线电、红外线、紫外线等。

在影视作品中出现时,通常会让透明人呈现半透明的状态,以免阅听者完全看不到该名角色。

隐形概念最早来自于John Pendry和Andrew Ward在1996年的一篇论文。2006年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物理学家乌尔夫·雷昂哈特(Ulf Leonhardt)曾写了一篇题为《Optical conformal mapping》的论文称“一个隐形装置应该能使光线绕过一个物体,使这个物体看起来根本不在那里。”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葛林利夫 (Allan Greenleaf) 提出电磁虫洞,光线会经由别的管道传输,在某处消失然后在别处出现。

目前,实用的隐形装置不存在,但仍有不少科学家致力于隐形技术。2006年开始,就陆陆续续的出现了很多有趣的实验。2006年,英国伦敦帝国大学的理论物理学家约翰·彭德里和美国杜克大学的David Smith 、助理教授David Schurig等人提出隐形斗篷,他们以超颖材料(metamaterial, 硅纳米材料) 制造出一个可以让微波弯曲绕道的圆柱。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员Xiang Zhang透过分散光的视觉效果。

低可侦测性技术(Stealth technology),俗称“匿踪技术”,是通过特殊设计、表面材质或装置,降低物体被侦测到的机会或缩短其可被侦测距离的科技。

相关

  •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疫苗(Mumps vaccine)可有效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当一群体中大多数人口接受施打时可在减小流行性腮腺炎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据估算,当人群中百分之九十均注射该疫苗时,其
  • 棉酚棉酚(Gossypol)是一种存在于棉花的棉籽及棉根皮中的多酚类物质。黄色晶体,有三种晶形。有毒,难溶于水,微溶于石油醚,溶于稀碳酸钠溶液、氨水(同时缓慢分解)、甲醇、乙醇、乙醚、氯仿
  • 奇经八脉奇经八脉,中医学概念,指“别道奇行”的经脉,有别于“十二正经”(十二经脉),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
  • 并州刺史部并州刺史部,是汉朝十三州刺史部之一,州治在晋阳县(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西汉州域范围大致是今日的山西省大部,东汉时扩大至陕西省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一带。“并州”一词的出
  • 生态危机生态学(德语:Ökologie),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定义的一个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德语Ökologie(最初:Oeco
  • 霍普金斯,F.G.弗雷德里克·哥兰·霍普金斯爵士,OM,FRS(英语:Sir 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1861年6月20日-1947年5月16日),英国生物化学家,在1929年与克里斯蒂安·艾克曼因为发现了多种维生素,而获
  • 710年前9世纪 | 前8世纪 | 前7世纪前730年代 前720年代 | 前710年代 | 前700年代 前690年代前715年 前714年 前713年 前712年 前711年 | 前710年 | 前709年 前708年 前707年 前
  • Lam.让-巴蒂斯特·皮埃尔·安托万·德·莫奈,德拉马克骑士(Jean-Baptiste Pierre Antoine de Monet, Chevalier de Lamarck,1744年8月1日-1829年12月18日),法国博物学家,他最先提出生物
  • 电分析化学法电化学分析是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化学分析法是利用测量样品的电位(potential)、电流和电阻(或导电度),以分析样品中待测物组成及浓度的方法。电化学分析法测定结果是
  • 郑经嗣位之争郑经嗣位之争,又称郑经克台或郑经靖难,是台湾明郑王朝的历史事件。公元1662年(永历十六年)5月至11月,首代延平王郑成功病薨后,郑成功之子郑经与郑成功之弟郑袭为了争夺王位,展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