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测谎机
✍ dations ◷ 2025-07-03 12:44:15 #测谎机
测谎机藉着量度和记录血压、脉搏、呼吸和皮肤导电反应(英语:Galvanic skin response)等由交感神经引起的生理反应,来判断正在回答问题的受测者是否说谎。由于此类生理反应是不由自主地产生的,说谎而引起此类生理反应的变化被认为能透露出受测者是否说谎。1870年,意大利心理学家Angelo Mosso发现当人害怕或恐惧时,脉搏会变化,最早使用仪器侦讯犯人。1885年,其学生切萨雷·龙勃罗梭发明仪器,量度嫌犯血压转变作侦讯用途。1914年,意大利心理学家Vittorio Benussi发现,人在说谎时呼吸的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值会产生变化,并制造仪器量度。1910年代心理学家威廉·莫尔顿·马斯顿研究用作审问德国战犯的仪器,量度血压和皮肤导电率,但最后放弃计划。1920年,加利福尼亚大学的John A. Larson发明了一部记录血压和皮肤导电率的仪器,被首次应用到警察长和麦(August Vollmer(英语:August Vollmer))任内柏克莱警察局的执法上;Leonarde Keeler后来将仪器改良,加上GSR(Galvanic Skin Reflex)制成“Keeler Polygraph”,并发明便携式测谎机(为现代测谎机之雏形)。至于测谎机的英语"polygraph",是由James MacKenzie于1906年首次使用,当时他把一部由他制造的测量脉搏仪器命名为"ink polygraph"。他于1915年写了相关研究的第二份论文,1917年重发相关研究的文章。1930年代,自称“测谎机之父”的马斯顿致力推动测谎机在法庭等领域的应用。1938年他出版了《测谎机测试》(The Lie Detector Test)一书,阐述测谎机原理和应用,同年更现身吉列公司的广告,声称测谎机显示出吉列的刀片比其他牌子优胜。值得一提的是,由马斯顿创作(并受其妻子启发)的漫画角色神奇女侠,其拥有的武器诚实套索(英语:Lasso of Truth),就是使人诚实说出真话的绳套。1970年,美国Dektor C/S 公司(英语:Dektor Counterintelligence and Security Inc.)研发声压测谎仪(Psychological Stress Evaluation),分析说话声频在频率8至12Hz间的变化情况。1996年,美国国防部发展出电脑化声纹测谎仪CVSA(Computer Voice Stress Analyzer),可根据受测者说话的声纹变化测出是否说谎。2001年,美国制造测谎机的三大公司(Lafayette、Stoelting、Axciton)将传统测谎机电脑化,并配以分析软件,并加入检测其他生理反应(如身体晃动程度、手指脉搏波等)。首先,调查员会向受测者讲解测谎的程序,强调测谎机可测出谎言,告诫受测者要诚实回答问题,然后受测者开始回答问题。测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自推出以来,测谎机的准确性已备受质疑。美国国家科学院(NAS)于2003年发表题为"The Polygraph and Lie Detection"(测谎机与谎言侦察)的研究报告指出,大部分针对测谎机的研究,品质并不理想;经过挑选,该报告找出57个使用“足够的严谨科学方法”的研究。综合该批研究,报告指测谎机测试对找出真相“较纯粹靠运气强,但决未能尽善尽美”。报告同时指出,该批报告仍然可能高估了测谎机的准确性,故得出的测谎机准确度仍较真实的为高。对于测谎机的准确度,美国国会的美国科技评鉴处(英语: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在NSA的报告之前所发表的报告结果,与NSA的报告相符。1996年9月12日,一名女童于台湾台北市空军作战司令部营区内遭到奸杀身亡,调查局对可能涉案的士兵江国庆实施测谎检测,结果未通过,江国庆在1997年8月13日遭执行枪决。2011年1月28日,由台北地检署传唤许荣洲到案说明,经由检察官讯问后,许荣洲坦承是犯下空军女童性侵命案的真凶。
相关
- 麻醉在医学领域(尤其是外科、牙医学)中,麻醉(英语:anesthesia或anaesthesia)是一种临时失去意识和感觉的状态。它可能包括疼痛减轻、瘫痪(指肌肉放松)、失去记忆和无意识。
- 分子克隆分子克隆(英语:Molecular cloning,又译分子纯化繁殖),而克隆英文字面上的意思,其实就是分子克隆,定义是指分离一个已知DNA序列,并以in vivo(活体内)方式获得许多复制品的过程。这一复
- 颅内出血颅内出血(ICH)是头部颅骨内出血。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血液或血块压迫到脑神经造成脑神经坏死。颅内出血包含:脑室内出血(英语:intraventricular bleed)和脑实质性出血(英语:intraparenc
- 胂凡纳明洒尔佛散(德语:Salvarsan),也称作砷凡纳明或胂凡纳明(英语:Arsphenamine)或606,是第一种有效治疗梅毒的有机砷化合物,又用于治疗昏睡病,还是第一种现代化疗药物,1910年代初投入应用。19
- CCL1CCL1(英语:Chemokine (C-C motif) ligand 1)是一小分子的细胞因子属于CC趋化因子家族,是由活化的T细胞分泌的糖蛋白。CCL1与细胞表面的趋化因子受体CCR8结合。CCL1对单核细胞,自
- 氯化锌氯化锌(ZnCl2)是氯和锌的化合物,该名称亦用来称呼它的水合物。无色或白色,有极强的水溶性和吸湿性,甚至会潮解,应在干燥处密封储存,避免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在纺织加工、焊接、
- 突伦王朝突伦王朝(868年-905年),或译图伦王朝。是阿拔斯王朝时期在埃及、叙利亚的地方割据王朝。由突厥人艾哈迈德·伊本·突伦建立,王朝名称即来源于其名,亦译“伊本·突伦王朝”。之
- 斯多葛主义斯多葛主义(英语:Stoicism),斯多葛又译斯多噶或斯多亚,古希腊和罗马帝国思想流派,哲学家芝诺于公元前3世纪早期创立,在雅典时他常“在门廊”(希腊语发音为斯多噶)讲学,传人有克雷安德
- 顶底在女同性恋亚文化中,“顶”(T、Butch)、“底”(P、Femme)是用来赋予或承认男性化、女性化身份及其相关特征、行为、风格、自我认知等的术语。这些术语是在20世纪的女同性恋群体中
- 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学(英文:Psychoanalysis)或称心理分析学,是于19世纪末期由奥地利神经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创立的一门学科。当时精神病学普遍受生物学的影响,对于心理现象的构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