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達人

✍ dations ◷ 2025-04-26 03:43:57 #印度民族,亚洲民族宗教团体

蒙達人(英语:Munda people)是分布于印度东北与孟加拉的少数民族,约有400万人口。他们是少数不使用种姓制度的印度民族,而是以“帕哈系统”为主要的社会制度。同时,蒙達人也是融合多个信仰的民族,包括萨纳教、基督教、印度教。

蒙达族主要分布在印度东北的比哈尔邦、贾坎德邦和奥里萨邦,大约是北纬20.15° 东经85.50°E到北纬25.37° 东经85.13°一带。

除上述两邦外,也有少数分布在印度的西孟加拉邦与孟加拉。

对于蒙達人的界定随时代而变动,常与柯尔人和霍人等蒙达里语使用民族归类为一民族,因此对人口的统计差距极大。

根据现有1978年的调查,蒙達人约400万人,绝大部分生活在印度,属印度最大的表列部落。

另外也有200万之说,但一倍的差距应是对蒙达民族之界定不同造成。

大部分族人使用蒙达里语。属于南亚语系>蒙达语族>北蒙达语支>蒙达里语。

根据2001年的印度人口普查,约有47万的语言使用者。

以国家而言,大多在印度、孟加拉与尼泊尔。以民族而言,除蒙達人外,桑塔尔人、柯尔人、霍人也都是使用蒙达里语。

蒙達人并无自己专属的书写体系,因此现存的书写系统有孟加拉文、天城文、欧利亚语文字,或学习印度当今的官方语言印地语。

蒙達人多群居于印度东北与孟加拉西部,此处为热带地区,气温偏高,尤其在4、5月之际。

因季风雨靠山的地形,6、7月雨量极多,又受到印度洋热带气旋影响,多飓风。

此处自然资源丰富,使当地人现得以藉采集、林业、矿业等工作谋生。

蒙达民族时常被认为是印度最古老的部落,起源于西孟加拉邦一带,尔后有数次迁徙(最初源自东南亚,大约在4000-3500年前从东南亚到达奥里萨海岸)。

迁徙路线主要是往西与往南移动。

博萨蒙达Birsa Munda(Birsa Munda)是被当作蒙达部落中的先知,他在印度脱离英国殖民之际投入对政府的抗争,并参与和带领各种运动促成了印度的独立。

也因为博萨蒙达的努力,蒙达民族在印度建国之际受到其他民族十足的尊重。

蒙达语又称科拉里亚语,因此蒙达语族自古也时常被称为科拉里亚人或柯尔人。

也有另一说,认为蒙达族与柯尔族都是蒙达语族的一支,并不互相重叠。

然而后来各民族的通婚和涵化,各份文献中蒙達人与柯尔人的分野更加不鲜明,各自定义也不相同。

东北各部落相似,主要规范为一夫一妻制,但仍有一夫多妻的婚姻存在,且为从父居。绝大部分蒙达族家族都是父系氏族。十分特别的是,蒙达族并不排斥与其他部落或民族的人通婚,甚至是乐意的(willingness)。

虽印度的种姓制度在印度各地被广泛使用,但在蒙达族传统中较不在意种性的阶级,而是以部落与社群为认同的单位。

但在某些社群中已渐渐的被主流社会所影响,融入种性系统中。

蒙达族的部落分成许多子社群,如Patar、Mahali、Kanpat,每一个社群中都会有一个年轻男子训练所(gotiora),会在此训练社群中的男孩,包括掌管政治、仪式进行、打猎。

每个社群中也会一个村落长老组织(潘查雅特),负责部落中的主要政策或仪式活动,并且在任何人得知他人违背社会规范习惯,甚至是发称突发状况时,都有义务(duty)去通知长老组织,这便是帕哈系统(Parha system)。

传统而言,蒙达诸部落是以伐木为业,也同时保有狩猎的生活方式,然而近期急遽的转型为农业社会。

目前有许多蒙達人并不拥有土地,而是成为农田的底层劳力提供者。

传统信仰以泛灵信仰和萨纳教Sarnaism为主,其中萨纳教为多神信仰,最重要的神便是singbonga,也就是太阳神的意思,他们相信singbonga会惩罚违反规矩的人。特别的是,信仰萨纳教的人们并没有创造出如圣经一般的教条,而是随着文化与传统去调整以适应当代社会。

蒙達人除了信仰萨纳教外,也信仰基督教,但却是本土化后的基督教,与西方的基督教有着很大的差异。

而在与印度其他民族不断接触,文化互相影响的背景下,也有资料指出现在几乎超过六成的蒙達人为印度教。

蒙達人的音乐艺术多样且历史悠久,且每个子群体流传的歌谣都不尽相同,且与政治体制有所关连。

例如Lahsua子群体就创造出了一首与长老组织裁判、审判权力有关的歌,歌词如下:

Kone raja umaralain 这个掌权者要被废除了

Kone raja sambharalain 这个掌权者被加冕了

相关

  • 卡姆登县康登县(Camden County, Georgia)是美国乔治亚州东南角的一个县。东临大西洋,南邻佛罗里达州。面积2,027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43,664人。县治伍德拜恩 (Woo
  • Beta2微球蛋白1A1M, 1A1N, 1A1O, 1A6Z, 1A9B, 1A9E, 1AGB, 1AGC, 1AGD, 1AGE, 1AGF, 1AKJ, 1AO7, 1B0G, 1B0R, 1BD2, 1C16, 1CE6, 1CG9, 1DE4, 1DUY, 1DUZ, 1E27, 1E28, 1EEY, 1EEZ, 1EFX
  • 旧天主教旧天主教会(英语译名:Old Catholic Church),也称作老天主教会、古天主教会、复古天主教会、旧公教会、老公会等,是一支源流自天主教的基督教独立宗派,1870年代从天主教会独立而出,
  • 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机制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英语:Nonsense-mediated mRNA Decay,常简写为NMD机制或NMD)是一种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中的遗传纠错机制(英语:MRNA surveillance)。这一机制透过降解含有提前终
  • 不送气音不送气清辅音(Tenuis consonant),语音学概念上指一个不送气、不吸气、属清音的塞音或塞擦音辅音。例子有英文s后面的p、t、k(spy、sty、sky)。为感知送气与不送气音之间的差别,试
  • 冰雕冰雕有“冰工艺”之称,是一种以冰为主要材料来雕刻的艺术形式,源自于法国,初创的目的是为了增加食物的美丽与清爽。因为材料的可变性和挥发性,冰雕表现出了许多难点。要仔细选择
  • 农业集体化运动农业集体化(俄语:Коллективиза́ция),苏联全联盟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斯大林,为实行共产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化方针,同时也为了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业生产技
  • 永宁永宁可以指:
  • 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德语:Ludwig Andreas von Feuerbach,1804年7月28日-1872年9月13日),德国哲学家。出生于拜仁州(巴伐利亚)下拜恩区的首府兰茨胡特,逝于同一州的纽伦堡,是
  • 新美鞭菌属新美鞭菌属是新美鞭菌门新美鞭菌科真菌的一属。其学名来自古希腊语词根(新)、(美丽)和(鞭)。“新美鞭菌属”系台湾生物多样性资讯入口网所采用的中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