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人

✍ dations ◷ 2025-08-14 09:18:19 #领导人
苏联主题根据1977年颁布的《苏联宪法》,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前期为苏联人民委员会)是苏联政府首脑,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为国家元首。部长会议主席相当于部分西方国家的总理,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相当于部分西方国家的总统,主席团的主席也是国家元首代表。在苏联70年的历史上,并没有一位官方的“苏联领袖”,但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通常是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在列宁的理念中,苏联的最高领导者是先锋党派的合议机构,属集体领导制。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在20世纪20年代成功地巩固权力后,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的代名词,因为该职位同时控制着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总书记一职经斯大林废除后,又在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手中以“第一书记”之名重建,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再于1966年将其改回原来的名字。作为共产党首脑,总书记直到1990年都是苏联最高领导人。总书记的继任程序缺乏明确指引,所以苏联领袖逝世或是遭解职后,继任者通常需要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或其他政府和政党的支持才能获取并保有权力。1990年3月建立的苏联总统一职取代总书记成为苏联的最高政治职务。建立总统一职的同时,苏联人民代表大会还经投票废除《苏联宪法》第6条,这一条规定苏联是由共产党控制的一党制国家,让共产党在社会中拥有领导地位。废除此项削弱了共产党的权力和共产党对苏联及其人民的支配地位。如果在任总统死亡、辞职或被罢免,苏联副总统将继任成为新的总统,不过这种情况尚未出现,苏联就解体了。八一九事件失败后,副总统根纳季·伊万诺维奇·亚纳耶夫由选举出的苏联国务委员会委员取代。1922年12月30日,苏联苏维埃代表大会投票选举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担任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时年52岁,身上有两处枪伤,之后的三次中风使其健康状态愈加恶化,最终导致他在1924年1月21日逝世。在列宁最后的日子里,权力已经逐渐掌握在斯大林手中。列宁死后,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李可夫继任成为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从法律上讲”,他是这个国家最有权力的人,但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从1920年代中期开始凌驾于苏联人民委员会之上。到1920年代末,李可夫只不过是总书记斯大林和其控制下政治局的橡皮图章。斯大林早期的政策推行激进的工业化,把私人企业国有化,根据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建立的自留地也被集体化。作为政治局的领袖,斯大林在大清洗这一系列的政治镇压和迫害运动后获得了近乎绝对的权力。1941年6月,纳粹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行动入侵苏联,但在12月被对方击退。在斯大林的命令下,苏联红军向纳粹德国展开反击。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他的死引发了赫鲁晓夫和格奥尔基·马克西米利安诺维奇·马林科夫之间的权力争斗,数年后,赫鲁晓夫获胜。赫鲁晓夫曾于1956和1962年两度公开谴责斯大林,去斯大林化政策让他在党内树敌众多,特别是斯大林主义者及受其任命的人。许多人将赫鲁晓夫的做法看成是破坏性的,会破坏国家的稳定。1957年,一个“反党集团”试图罢黜赫鲁晓夫但没有成功。随着年龄渐长,赫鲁晓夫古怪的行为变得更加严重,经常未经政治局协商就做出决定。赫鲁晓夫的亲密战友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在前者被罢免的同一天当选第一书记,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柯西金成为新的总理,阿纳斯塔斯·伊万诺维奇·米高扬保留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的职务。1965年,在政治局的命令下,米高扬被迫退休,尼古拉·维克托罗维奇·波德戈尔内继任。1960年代的后赫鲁晓夫时代中,苏联是由集体领导管控的。1967年,柯西金代表苏联参加了葛拉斯堡罗峰会,美国国家安全顾问亨利·基辛格据此误以为柯西金就是“苏联领袖”,是“苏联外交政策”的舵手。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创作了“停滞时代”这样一个贬义词,来代表勃列日涅夫统治下的整个国家经济效率低下,社会和政府由老人政治把持的时代。1982年,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继任了勃列日涅夫的总书记一职。次年,安德罗波夫住院治疗,并且由于健康状况的恶化很少再主持政治局会议。于是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吉洪诺夫经常在自己家中主持这些会议。安德罗波夫去世后,年纪更大的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当选为总书记。他的统治时期只有一年出头。1985年3月11日,戈尔巴乔夫获政治局选举当选总书记。1980年代中后期,他启动了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这些政策给他树敌众多,随着根纳季·伊万诺维奇·亚纳耶夫试图推翻戈尔巴乔夫的八一九事件失败,一系列动荡和变革最终导致了苏联的全面解体。以下列表只包括能够在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中获得足够支持的人,或是苏联的实际领导人。列宁去世后至斯大林掌权前,斯大林逝世后至赫鲁晓夫掌权前,以及赫鲁晓夫下台后至勃列日涅夫巩固领导权以前,苏联由一个被称为“三驾马车”的集体领导共同治理,没有其中任何一位单独拥有领导权。时间轴 · 俄国革命(二月 · 十月) · 俄国内战 · 苏维埃俄罗斯 · 苏联成立条约 · 新经济政策 · 大清洗(肃反远东华人) · 东方战线 · 苏德战争 · 冷战 · 赫鲁晓夫解冻 · 去斯大林化 · 1965年改革 · 停滞时代 · 经济改革 · 开放政策 · 解体宪法 · 法律 · 选举 · 外交 · 内阁 · 政府 · 共产党 · 苏共中央 · 政治局 · 集体领导 · 苏共大会 · 部长会议 · 领导人 · 苏共中央总书记 · 部长会议主席 · 总统 · 党组织 · 最高苏维埃 · 意识形态 · 最高法院行政区划 · 欧洲俄罗斯 · 乌拉尔山 · 西伯利亚 · 西西伯利亚平原 · 高加索山(北高加索 · 外高加索) · 里海 · 中亚细亚农业 · 中央银行 · 能源政策 · 五年计划 · 发明 · 苏联卢布 · 交通苏联人 · 语言 · 苏联工人阶级 · 宗教 · 犯罪 · 1989年人口普查建筑(斯大林式建筑 · 赫鲁晓夫楼) · 文学 · 芭蕾 · 戏剧 · 电影 · 音乐 · 体育 · 宣传 · 列宁主义 · 马克思列宁主义 · 斯大林主义 · 托洛茨基主义 · 赫鲁晓夫主义 · 勃列日涅夫主义 · 新思维 · 互联网苏联国旗 · 各加盟共和国国旗 · 苏联国徽 · 各加盟共和国国徽 · 苏联国歌 · 各加盟共和国国歌

相关

  • 17α-羟孕烯醇酮17α-羟孕烯醇酮(英语:17α-Hydroxypregnenolone)是一种孕烷类(C21)甾体物质,由孕烯醇酮在C17的α位羟基化而来。体内的17α-羟孕烯醇酮由肾上腺和生殖腺的线粒体细胞色素P450氧化
  • 马利宝朗姆酒马利宝朗姆酒是一款使用天然椰子萃取物酿造的风味朗姆酒,酒精含量约为21.0%。目前马利宝品牌由保乐-利加集团持有。虽然马利宝是一款水果风味朗姆酒,然而官方也将其划分为以朗
  • 梅斯卡尔酒梅斯卡尔酒(Mezcal)是龙舌兰酒的一种,主要产于墨西哥南部的瓦哈卡州,根据墨西哥1994年通过的新法律,只有6个行政区生产的龙舌兰酒可以称为梅斯卡尔酒,原料也只限在特定的五种龙舌
  • 拳击拳击(英语:boxing;日语:拳闘、ボクシング),别名西洋拳,是一项两位选手使用拳头并佩戴拳击手套进行攻击与防御的体育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拳击和射箭都是人类古时的生存技巧,原始人用
  • 肖序常肖序常(1930年10月12日-),中国构造地质学家。出生于贵州安顺。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亚太地区,全称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缩写为APAC,是西太平洋地区周边国家包括岛屿的总称。亚太地区在狭义上,是指东亚、东南亚等太平洋西岸的亚洲地区、大洋洲、以及太平洋上的各岛
  • 电子倍增管电子倍增管是一个能倍增入射电荷的真空侦测器。 一个高速的带电粒子,如电子和离子撞击侦测器表面时,可产生二次电子;再透过适当的形状与电场的安排,产生一连串的二次电子来倍增
  • 反消费主义反消费主义指以社会或政治运动反对消费主义的一切行为,反消费主义者反对过分地将个人的幸福等同与购买所得来的物质财富,观点与消费主义所认为的花钱消费是人生享受愉快之源对
  • 瑞典社会民主工党瑞典社会民主工人党(瑞典语:Sveriges socialdemokratiska arbetareparti),简称瑞典社民党,是瑞典主要政党之一,最大的中间偏左政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瑞典政党,1889年成立至今长期执
  • 白猿白猿指的是通体白毛的猿猴,古代文献亦有作“白猿”或“白猿”。中国民间故事里面,猿和猴通常并没有严格的区别,它的形象被刻画为是一种通灵成精、贪淫好色、善于攀登和嗜好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