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鹘语

✍ dations ◷ 2025-05-16 11:11:51 #回鹘语
回鹘语(回鹘语: / Uyghur Türk tili;土耳其语:Eski Uygur Türkesi;维吾尔语:قەدىمكى ئۇيغۇر تىلى / Qedimki Uyghur tili;英语:Old Uyghur language)是曾建立回鹘汗国的回鹘人的语言,是古代突厥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鹘语与建立突厥汗国的古突厥人的语言和灭亡回鹘汗国的黠戛斯人的语言间仅存在细小差异,三者互为方言关系。古突厥人与黠戛斯人留下的文献数量极为有限,且此二者的活动年代均早于11世纪,因此迄今所发现的古代突厥语文献绝大部分出自历史上回鹘人所建立的国家境内或回鹘字母记录。可以说,回鹘语作为古代突厥语的一个重要方言,也是9世纪至13世纪突厥语世界共同书面语的基础方言。在包括回鹘语在内的各突厥语中,并无中文内回纥语、回鹘语、畏兀儿语的分别。与突厥人的伊斯兰化进程相仿佛,突厥语世界共同书面语的基础方言逐渐由回鹘语变为花剌子模突厥语和察合台突厥语,但未改宗伊斯兰教的回鹘人依然使用回鹘语(古代突厥语)作为书面语,最晚的回鹘语(古代突厥语)文献抄写于18世纪末。西部裕固语、哈卡斯语、图瓦语都被认为是回鹘语的直系后裔。回鹘语在9至14世纪间,作为突厥语世界共同书面语的基础方言被广泛的使用于突厥人生活的地区。从13世纪起,随着蒙古人在欧亚大陆的扩张,亦在突厥人国家以外的地区被使用。这使后来的突厥语书面语都受到了回鹘语的强烈影响。首先需要阐明的是,使用何种字母书写与该文献是古代突厥语的何种方言并无直接关联。 虽然,回鹘人创立了回鹘字母,但亦有许多回鹘语文献是由突厥字母、摩尼字母、叙利亚字母等其他文字完成的。同样,回鹘人以外的突厥人也同样使用回鹘字母记录自己的方言。甚至是非突厥人的中国人和蒙古人也同样使用回鹘字母记录自己的语言。

相关

  • 契约劳动合同是雇主与劳工订立的劳务提供合约,是商业合约的一种,内容通常包括工资、工作时间、休假、休息时间、福利、工作内容等。
  • 观察性研究观察性研究为流行病学及统计学中的一种研究方法,又称非实验性研究或对比研究。该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在自然状态下根据特定的特征分组后进行观察、记录,并对结果进行描述和对比
  • 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Emil Adolf von Behring,又译艾摩·阿道夫·比瑞格,1854年3月15日-1917年3月31日)是一位德国医学家、细菌学家和血清学家。他因研究了白喉的血清疗法而
  • 1956年请参看:参见: 1956年出生(第29届,1957年颁发)(其他奖项参见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名单)
  • 五甲中山高速公路为中华民国(台湾)第一条国道。1971年开工,1978年通车。全长374.3公里(汐五高架则为20.7公里,不包含其中),共有34个交流道(含端点)。随着国道三号及各地快速公路通车,2017
  • 文件共享文件分享(英语:File sharing)是指主动地在网络上(互联网或小的局域网)分享自己的计算机文件。一般文件分享使用P2P模式,文件本身存在用户本人的个人电脑上。大多数参加文件分享的
  • 急流急流是河流中河床坡度(英语:stream gradient)较陡峭的部分,可以分为1-8,1是最适合航行的,而8是河床坡度最陡的,会让水的速度增加,造成湍流。急流是水文学的现象,介于平顺流动的河流及
  • 林火消防员森林消防是对于森林火灾的救援专业,野外的环境与城市火灾有大量不同,引燃物是低价值的树木同时人口稀少,而且水源取得困难,风向猛烈影响火情巨大,所以森林消防重心放在于火区的封
  • 印度门印度门(马拉特语:भारताचे प्रवेशद्वार;英语:Gateway of India),是建于20世纪初的拱门式纪念碑,位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孟买市。它是为了纪念第一位莅临印度的
  • 鲜卑语鲜卑语在中国史书中称为夷言、国语、北语、胡语或者胡言,为中国与蒙古历史上鲜卑族使用的一种语言,较为保守的使用时期为2、3世纪交替至7世纪中叶,在东晋十六国至北朝时期被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