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二氢恶作剧

✍ dations ◷ 2025-07-16 00:47:35 #水,恶搞文化,网络谣言,科学骗局

一氧化二氢恶作剧(英语:Dihydrogen monoxide hoax OR water)指将水描述成一种名为“一氧化二氢”的化学物质,并试图透过伪科学到处散布恐慌,以此说明人们会轻信单方面的分析。水的化学式是H2O,化学名称即一氧化二氢,简称DHMO,但并不是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所发布的化学名称,且几乎没有人会使用这个名称。此外还有“羟酸”等其他变种。

这个恶作剧将许多水的特性做负面描述,比如生锈和溺水导致的死亡,把这些“害处”归于水,呼吁人们同意禁止使用这种化合物。最初于1990年由埃里克·莱克纳(Eric Lechner)和拉斯·诺普芩(Lars Norpchen)提出,1994年由克莱格·杰克逊(Craig Jackson)修改。1997年,一个14岁的学生内森·佐纳(Nathan Zohner)以一氧化二氢为主题做了一个题为《我们到底有多容易上当?》(How Gullible Are We)的论文,使一氧化二氢引起广泛关注。

这个化学式已历经多次引用。例如,现实就有一个特别为“一氧化二氢”而设的材料安全性数据表。

这是克莱格·杰克逊首次在网络上将此恶作剧发布的版本:

一氧化二氢的危险包括:

尽管有如此的危险,一氧化二氢常常作以下用途:

※它若在密闭空间中加热可能会引起爆炸

然而,政府和众多企业仍然大量使用一氧化二氢,而不在乎其极其危险的特性。

水分子的化学式为H2O,意味着每个分子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拉丁文中,前缀“di-”指二,前缀“mon-”指一。“Oxide”指氧的化合物。从字面意义上看,dihydrogen monoxide意指“两个氢,一个氧”,与化学式一致。“一氧化”,虽然只是一个标准的化学术语,但“一氧化”很容易使无知者联想到剧毒的一氧化碳。

由于氢原子的不断变化特性,水也可以被理解为氢氧化物(OH−)和水合氢(H3O+)的水溶液H2O。这使水既是酸,也是碱,使其成为一种良好的溶剂。

在科学界,至今对于水仍留存不同的称呼,其中包括为氧烷(Oxidane)、氧化氢(hydrogen oxide),碱式名称氢氧化氢(hydrogen hydroxide),以及若干酸式名称如氢氧酸(hydroxic acid)、羟基酸(hydroxylic acid或hydroxilic acid)。另外,最初发表时的“氢氧基酸”其实稍有不妥,因其不符合酸的命名规则。另外,也有人对于水,起了μ-氧 二氢与二氢氧化物一类的名称。

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在2005年有关无机化学的命名规则,水并没有一个单一正确的化学名称。化学命名的原则,是要让听到或阅读化学名称的人,不会对于化学名称所代表的物质产生混淆;换句话说,一个名称,只应用在一种物质。而一种物质,并不一定需要有一个单一名称,不过可接受的名称确有限制。对于水而言,“水”是其中一个可接受的名称;虽然这并非系统化或国际化的名称,但这个也单指一种物质。此外IUPAC建议的另外一个名称是氧烷或氧化氢。

使用数字前缀是典型的共价键化合物命名法,而共价键亦存在于水分子中。而化合物中第一个元素的数字前缀则通常会被忽略掉,例如H2S通常会被称为硫化氢,而Li2O则会被称为氧化锂。但是,硫化二氢、锂氧化物和一氧化二锂等没有忽略数字前缀的名称则常在工业和大学中被使用,即使氧化锂是一个离子化合物。

然而,“一氧化二氢”、“氧烷”、“氧化氢”、“羟酸”和“氢氧化氢”等等的名称,一般都不在正式科学场合被使用 ;不过,特殊种类的水会在科学领域中被区分,比如蒸馏水、去离子水或重水。

2012年4月14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东方时空节目“真相调查”部分,引用果壳网用户发表的恶作剧帖子“隔夜水中含有零醇、氢酚、一氧化二氢等化学物质,能进入血液循环,影响人体几乎每一个生理反应”的内容(尽管这篇帖子是在果壳网的幽默笑话栏目“Geek笑点低”中),并将此作为谣言进行了严肃的讨论与批驳。恶作剧帖子作者不得不发表文章澄清自己并未造谣。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中国游泳选手叶诗文传出兴奋剂质疑后证清白,网友编纂了一条“叶诗文教练承认其服用一氧化二氢”的帖子。包括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教授朱庚申在内的一些网友信以为真并进行评论,而朱庚申教授的学术水准因此而遭到了质疑。

2018年5月,台湾武陵农场自日本引进的牛顿苹果树上贴著“注意”两字的公告,下方还注明开花结果期间施用大量“一氧化二氢”,让人以为是在提醒苹果树有喷洒农药,不少民众都吓得不敢靠近。

相关

  • 反政府示威活动2011年巴林反政府示威活动为从2011年2月14日开始持续至2011年底发生在巴林的示威活动,为2010-2011年阿拉伯世界的反政府示威的一部分。初期示威者要求政府提供体面的工作和生
  • 成立欧洲联盟是一个涵盖大部分欧洲大陆的地缘政治实体。其成立是以数个条约为基础。欧盟经历多次扩张,从原来的6个成员国扩展到现今的28个成员国。欧盟的起源可追溯至后二战时代,
  • 温睿临温睿临,字邻翼,一字哂园,浙江乌程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四十四年举人,官内阁中书。个性亢直,喜当面损人。与万斯同有交情,万斯同赴京编修《明史》时,常与之讨论。《明史》对于南明历
  • 林鼠属林鼠属(Neotoma),哺乳纲、啮齿目、仓鼠科的一属,而与林鼠属(白喉林鼠)同科的动物尚有火山鼠属(火山鼠)、颖鼠属(颖鼠)、纳氏林鼠属(纳氏林鼠)、泳鼠属(泳鼠)等之数种哺乳动物。 林鼠(pack r
  • 奥焦尔斯克 (加里宁格勒州)坐标:54°24′32″N 22°00′54″E / 54.40889°N 22.01500°E / 54.40889; 22.01500奥焦尔斯克 (俄语:Озёрск;德语:Darkehmen,达尔凯门;立陶宛语:Darkiemis;波兰语:Darkiejmy )
  • 约翰·弗里德里希·施特林泽约翰·弗里德里希·施特林泽(德语:Johann Friedrich Struensee,1737年8月5日-1772年4月28日)他是一个具有启蒙思想的德国医生,他成为了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七世的私人医生,丹麦政府
  • 国立环境研究所国立环境研究所 (日语:国立環境研究所)成立于1974年,是日本环境研究的关键部门。1971年7月机构成立,1971年11月国立环境研究所成立委员会,1974年3月国立环境研究所成立,1985年4月
  • 三铢三铢是一种中国古代铜币。铸于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上有“三铢”二字,故名。建元五年停铸。
  • 丁启濬丁启濬,又名丁启浚,字亨文,号哲初,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万历二十年进士,授宝庆府、杭州府推官,后担任户部主事、吏部考功员外郎、郎中。之后担任太仆寺卿
  • 近畿财务局近畿财务局(日语:近畿財務局/きんきざいむきょく )是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区的财务省地方支分部局。下辖大阪府等6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