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阿波菲斯
✍ dations ◷ 2025-01-23 12:59:59 #阿波菲斯
阿佩普(Apep),或译阿波菲斯(Apophis),为古埃及神话中的神,被认为是破坏、混沌、黑暗的化身,因此是拉(太阳神)和玛亚特(真理和正义女神)的死对头,祂常以巨蛇的形象出现在艺术作品中。阿佩普于埃及第八王朝中首次提及,祂以埃及第十四王朝的国王Apepi和西克索国王Apophis的名义而受到尊敬。有一颗小行星以祂命名。由于阿佩普是拉最强大的对手,因此被封为“拉之劲敌”和“混沌之王”,其蛇的形象也获得了许多称号,如“来自尼罗河的巨蛇”、“邪龙”,传说祂身长约48英尺,头部由燧石组成,蛇及其他沙漠、水生等被视为太阳神敌对的动物图像,已经发现绘制于阿姆拉特时期(公元前4000年)的C-ware碗(现存于开罗)缘上,此画可能在描述拉乘坐一艘隐形船在打猎的场景。虽然在大多数文本中阿佩普被形塑为一条巨蛇,但他有时也被描绘成鳄鱼。神话里,少数对阿佩普起源的叙述为诞生于拉之后,并由祂的脐带变化而成,除此之外,阿佩普并无出现在埃及的创世神学中,这隐约被解释为祂非埃及神学的原始力量,而是拉诞生的连带产出。以上表明了所谓“恶”在埃及神学(英语:Isfet (Egyptian mythology))中是个人与虚无斗争的结果。阿佩普与拉的战争详述于新王国时期,据说阿佩普每日必须躺在地平线之下,此举止恰使祂成为冥界的一部分。某些故事里祂在太阳西落之处的巴库(Bakhu)山区等待着拉,也会于黎明之前潜伏在夜晚的第十区,由于阿佩普出没的范围十分广泛,因此获得“世界围困者”的称号,传说祂的凶残咆啸会使整座冥界震荡。有时神话讲述其实曾经担任主神的阿佩普被拉所推翻,而受困冥府,或者是因为祂的恶行被监禁。棺木文本(英语:Coffin Texts)记录了阿佩普用充斥魔力的凝视压制了拉和其随从,之后与拉同行的守护者们、赛特以及拉之眼(英语:Eye of Ra)前来协助 ,由于阿佩普的行动会产生地震,因此他与赛特的对决可能是为了解释雷暴的自然现象,在一项记载中拉最后化身成兔子击败了阿佩普。每晚拉的胜利被认为是祭司和信徒的祈祷所确保的,埃及人会进行一些仪式来抵抗阿佩普,并帮助拉继续祂的天空之旅。在年度的“驱逐混沌”( Banishing of Chaos)仪式中,祭司会建造一座包含埃及所有邪恶与黑暗的阿佩普肖像,接着将其烧毁以保护人们免于受到祂的危害。祭司拥有一本《推翻阿佩普》(The Books of Overthrowing Apep)的详细指导书,章节内描述了逐步肢解的处理流程:对阿佩普吐痰用左脚污蔑阿佩普用长矛刺击阿佩普束缚阿佩普用刀刃刺杀阿佩普焚烧阿佩普由于害怕祂会赐予恶魔力量,神祇必连同出现在凡有阿佩普的图像中来制伏怪物。因阿佩普居住于冥界的缘故,祂有时被认为是“噬魂者”,所以死者会携带击退阿佩普的咒语下葬。《死者之书》并无多次明确表示拉击败的混沌之蛇叫作阿佩普,唯第七、第三十九版本有提及。
相关
- 埃斯库罗斯埃斯库罗斯(Αισχύλος,前525年-前456年),古希腊悲剧诗人,与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并列为古希腊最伟大的悲剧作家,有“悲剧之父”的美誉。埃斯库罗斯生于希腊阿提卡的埃琉西
- 斯特劳森彼得·弗雷德里克·斯特劳森爵士 (1919年11月23日 – 2006年2月13日)英国哲学家,语言哲学牛津学派代表人物。彼得·弗雷德里克·斯特劳森1919年11月23日生于英国伦敦,父母均为
- 外延性在数学中,外延性通常指称某种形式的。可追溯到莱布尼兹的原理,两个数学对象是相等的,如果没有区分它们的检验。例如,给出两个数学函数 f 和 g,我们可以说它们是相等的,如果对于在
- 罗杰·彭罗斯罗杰·彭罗斯爵士,OM,FRS(英语:Sir Roger Penrose,1931年8月8日-),英国数学物理学家与牛津大学数学系W. W. Rouse Ball名誉教授。他在数学物理方面的工作拥有高度评价,特别是对广义相
- 沙皇俄国沙皇俄国或沙俄可以指:
- 铁硫世界学说铁硫世界学说(英语:Iron–sulfur world theory),是由在慕尼黑的有化学学位的专利律师根特·维奇特萧瑟(德语:Günter Wächtershäuser)从1988年到1992年期间发表一系列文章提出的
- 烟煤烟煤(英语:Bituminous coal; 希腊语:Λιθάνθρακας),是一种相对软的煤,包含类似焦油的沥青物质。质量优于褐煤但低于无烟煤。一般为褐色,有的为暗褐色,经常有亮-暗相间的材
- 主要板块构造板块(英语:tectonic plates)是岩石圈(地壳和上层地幔)的一部分。一般板块厚约100公里(62英里),材料组成有两种主要类型:海洋地壳(硅、镁组成的硅镁层)和大陆地壳(硅、铝组成的硅铝层
- 互补原理在量子力学里,互补原理(complementarity principle)是尼尔斯·玻尔于1927年提出的一个基础原理,是哥本哈根诠释的角石。在不同学术领域,互补原理常被用来解释迥然不同的现象,对于
- 战场战场,是在战争状态,敌军相遇或发生战争的地方。历史回望,所有战役都有一处地方作为战场。经历史学家考究,战场可以分为主战场及其他。战场又可以分为前线、二线和大后方等。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