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黏着语
✍ dations ◷ 2025-04-03 12:42:16 #黏着语
黏着语(英语:Agglutinative language),为综合语(synthetic language)的一种,具有词形变化的一种语言类型。黏着语透过在名词、动词等词根粘加上不同的词尾来表达语法功能。黏着语与同为综合语的屈折语的关键差别在于:黏着语的所有、或多数词缀仅表达一种意思或仅具有一种语法功能(例如日语的语尾修饰)。而屈折语一词缀的使用则往往是一通用的语法功能(例如印欧语系中常见的格、性等变化)。并且,大多状况中,黏着语较屈折语能不受限制地在词素加上更多词缀作为修饰语。
但必须注意的是,在大多数案例中,黏着语和屈折语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因此可将黏着语和屈折语之间的关系视为一个光谱连续体或混和体。黏着语亦可能在某些词类上类似孤立语,如日语名词。根据威廉·冯·洪堡于1836年出版的遗著,日语、韩语、满语、蒙古语、芬兰语、土耳其语、匈牙利语、泰米尔语等为典型的黏着语。斯瓦希里语、德语、世界语和缅甸语等也部分地被认为有黏着语的性质。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等也具黏着语性质、不过因为其一语词长度的缘故,故常常被归类为多式综合语(或谓之编插语,相抱语)。典型的黏着语包括:古代很多西亚地区的语言都是黏着语:某些著名的人工语都是黏着语,如:世界语、克林岗语、昆雅语、黑暗语。值得注意的是,黏着只是语言的特性,并不代表所有黏着语都是相关的。表面上看起来很复杂,但实际上在土耳其语中,每个词缀的形式和意义都相当地规律,唯词缀的母音有母音和谐的现象存在。以动词“食べる(吃)”为例:以动词“서다(站立)”为例:在韩语中,一个词缀的写法可能会因下一个连接的词缀而改变,但意思不变,如表格中的最后两句“거다”与“겁니다”就是一例。由上述数例可知,每个特定的意思都有着一个特定的词缀;若要改变意思,只需改变代表原来意思的那个词缀就好,而其他的词缀则不动,除非要改变两个以上的意思。以修饰语顺序
相关
- 细胞细胞(英语:Cell)旧称䏭,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是除了病毒之外所有具有完整生命力的生物的最小单位,也经常被称为生命的积木(病毒仅由DNA/RNA组成,并由蛋白质和脂肪包裹
- 恩斯特·鲁斯卡恩斯特·奥古斯特·弗里德里希·鲁斯卡(德语:Ernst August Friedrich Ruska,1906年12月25日-1988年5月27日),德国物理学家,电子显微镜的发明者,198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恩斯特·鲁
- 航空事故航空事故是指航空器因为人为或非人为因素导致事故出现,可以按严重性分为三大类:航空器失事(或称“空难”)(Accident)、航空重大意外(Serious Incident)和航空意外(Incident)。航空器失
- 产褥期产后护理是指针对分娩女性所做的护理工作,而这段时期也叫产褥或产褥期。该护理工作视各地民情,经济等因素,而有不同的照料方式。例如中国或越南等亚洲国家即有名称为坐月子的产
- 柯霍海因里希·赫尔曼·罗伯特·科赫(德语:Heinrich Hermann Robert Koch,1843年12月11日-1910年5月27日),德国医师兼微生物学家,为细菌学始祖之一,与路易·巴斯德共享盛名。1905年,因结
- 半透膜半透膜semi-permeable membrane,并不是选透膜selectively permeable membrane,半透膜根据分子/离子的物理特性,例如大小size,电荷charge决定是否可以通过。而物质通过渗透,被动转运
- 失聪听觉障碍(英语:Hearing loss)又称听力缺损,指听觉部分或完全丧失,而耳聋人士则是指完全没有或几乎没有听力者。听力缺损可能发生在单耳或双耳,有可能是暂时或永久性质。孩童的听力
- Mucous membrane黏膜是生物体(口腔、器官、胃、肠、尿道等器官里面)中由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膜状结构。其结缔组织部分被称为固有层,其上皮组织部分被称为上皮,内有血管和神经,能分泌黏液。
- 教宗教宗(拉丁语:Papa),或译教皇(华语圈外国家如韩国、日本、越南与部分教外人士目前仍沿用之),是罗马主教,同时为普世天主教会领袖与梵蒂冈城国国家元首,传统上被认为是圣伯多禄宗徒之位
- 莫里斯莫里斯或莫瑞斯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