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家八音
✍ dations ◷ 2025-11-28 18:31:54 #客家八音
本文属于客家系列的一部分客家八音,台湾的客家音乐,分布在桃、竹、苗及南台湾高雄美浓、屏东六堆等地,是客家人发展出的特有音乐文化。其中以苗栗和六堆地区的客家八音最为著名。目前于某些学校中的社团及社区的业余团体都有客家八音团。八音原指“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乐器材料。唢呐是客家八音中最重要的乐器,通常为领奏乐器。客家人由中原地区不断迁徒至广东梅县等县份,因走过的地方多,客家人便不断的吸收各地的民间音乐,再加上自己原有的风格,逐渐演变成一种特殊的曲调,即称之为“客家八音”。客家八音是以鼓吹乐为基本形式的一种乐器合奏,即主要以锣鼓乐加上唢呐类吹奏乐器。演奏内容可分为“吹场乐”和“弦索乐”;“吹场乐”即鼓吹乐,主要用于庙会典礼和婚丧喜庆等礼俗等演出,“弦索乐”则多用于北管戏以及纯器乐演奏。台湾南部和北部在使用乐器和编制上都有不同。南部的客家八音属于小而精简的合奏,使用乐器有唢呐、二弦、胖胡、大锣、小锣、小铮锣、梆子、堂鼓,编制通常为4人,演奏内容以传统曲目为主。而北部的客家八音所使用的乐器,文场包括唢呐、壳子弦、和弦、吊鬼子、三弦、扬琴、喇叭弦、秦琴、笛子等;武场则有单皮鼓、梆子、竹板、通鼓、小钹、大锣、小锣、小铮锣等。编制上以6人最常见,最多8人。演奏内容含鼓吹乐、民间小曲、大戏等。依岁时节令之不同,演奏场合可分数种:美浓地区的客家八音传统上为四人编制,其所演奏的曲调和国乐明显有别,而在吹场的演奏上,借由唢呐领导乐曲的演奏,加上锣鼓伴奏,也显得节奏流畅并稳定,著名曲目有《大团圆》和《大开门》等。
相关
- 硫3s2 3p42, 8, 6蒸气压第一:999.6 kJ·mol−1 第二:2252 kJ·mol−1 第三:3357 kJ·mol−1 (主条目:硫的同位素硫是一种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它的化学符号是S,原子序数是16。
- 相似疾病或共病指的是将某个特定疾病从其他展现类似症状的疾病中区分开来。医师对病患作鉴别诊断,诊断特定的疾病,或著至少消除立即致命的情有时每个可能的病因都被称为一个鉴别诊断(例如:在评
- 临床CT影像诊断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是一种影像诊断学的检查。这一技术曾被称为计算机轴向断层成像(Computed Axial Tomography)。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X-Ray Computed To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L or DLBCL)是一种常见的恶性淋巴瘤。占成人淋巴瘤患者近40%。根据其基因活性,DLBL可分为2种或3种主要亚型:标准化疗方案
- DingbatDingbats,俗称杂锦字体,本来是印刷品之中使用的装饰及图形符号。在计算机被用来制作印刷刊物后,印刷业界便制造了各种杂锦字体,最著名的是Adobe的Zapf Dingbats字体。微软于Wind
- 苔藓植物门藓类植物门(学名:Bryophyta)是植物界的一门,是一类一般在1到10公分高左右的微小且柔软的有胚植物,但也有些物种会比较高大。只要有潮湿的环境与阳光照射就能轻易生长,没有花朵或种
- 莱恩让-马里·莱恩(法语:Jean-Marie Lehn,1939年9月30日-),法国化学家,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他主要的研究领域是超分子化学 ,尤其是穴醚的合成。1901年:范托夫 | 1902年:费歇尔
- 曼努埃尔·巴列斯特尔曼努埃尔·巴列斯特尔·博伊斯(西班牙语:Manuel Ballester Boix,1919年6月27日-2005年4月5日)是西班牙化学家。曼努埃尔·巴列斯特尔于1944年毕业于巴塞罗那大学化学系,1948年获得
- 可持续农业永续农业(英语:Sustainable agriculture)亦称可持续农业,是采用生态学原则的农耕方法,在学术上指探讨生物与其环境互动的一门学科。于荷兰举办的"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会议" ,发
- 正态分布正态分布(英语:normal distribution)又名高斯分布(英语:Gaussian distribution),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连续概率分布。正态分布在统计学上十分重要,经常用在自然和社会科学来代表一个不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