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八音

✍ dations ◷ 2025-04-25 01:08:24 #客家八音
本文属于客家系列的一部分客家八音,台湾的客家音乐,分布在桃、竹、苗及南台湾高雄美浓、屏东六堆等地,是客家人发展出的特有音乐文化。其中以苗栗和六堆地区的客家八音最为著名。目前于某些学校中的社团及社区的业余团体都有客家八音团。八音原指“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乐器材料。唢呐是客家八音中最重要的乐器,通常为领奏乐器。客家人由中原地区不断迁徒至广东梅县等县份,因走过的地方多,客家人便不断的吸收各地的民间音乐,再加上自己原有的风格,逐渐演变成一种特殊的曲调,即称之为“客家八音”。客家八音是以鼓吹乐为基本形式的一种乐器合奏,即主要以锣鼓乐加上唢呐类吹奏乐器。演奏内容可分为“吹场乐”和“弦索乐”;“吹场乐”即鼓吹乐,主要用于庙会典礼和婚丧喜庆等礼俗等演出,“弦索乐”则多用于北管戏以及纯器乐演奏。台湾南部和北部在使用乐器和编制上都有不同。南部的客家八音属于小而精简的合奏,使用乐器有唢呐、二弦、胖胡、大锣、小锣、小铮锣、梆子、堂鼓,编制通常为4人,演奏内容以传统曲目为主。而北部的客家八音所使用的乐器,文场包括唢呐、壳子弦、和弦、吊鬼子、三弦、扬琴、喇叭弦、秦琴、笛子等;武场则有单皮鼓、梆子、竹板、通鼓、小钹、大锣、小锣、小铮锣等。编制上以6人最常见,最多8人。演奏内容含鼓吹乐、民间小曲、大戏等。依岁时节令之不同,演奏场合可分数种:美浓地区的客家八音传统上为四人编制,其所演奏的曲调和国乐明显有别,而在吹场的演奏上,借由唢呐领导乐曲的演奏,加上锣鼓伴奏,也显得节奏流畅并稳定,著名曲目有《大团圆》和《大开门》等。

相关

  • 宏语宏语(Taa、/ˈtɑː/、ǃXoon (!Khong, !Xóõ) /ˈkoʊ/ 或扎希语(Tsasi))属科依桑语系,以音位众多而著称。2002年时,有4200名使用者,主要分布在博茨瓦纳(~4000人)和纳米比亚。
  • 茴芹茴芹(学名:Pimpinella anisum,英语:Anise,Aniseed),又称作西洋茴香、洋茴香、大茴香、欧洲大茴香,是原产于埃及和地中海东部的一种伞形科植物,有着带甜味的果实和类似甘草和茴香的香
  • 基因学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史前时期,人们就已经利用生物体的遗传特性通过选择育种来提高谷物和牲畜的产量。而现代遗传学,其目的是寻求了
  • 奥古斯特·魏斯曼弗里德里希·利奥波德·奥古斯特·魏斯曼(德语:Friedrich Leopold August Weismann,1834年1月17日 - 1914年11月5日),德国的进化生物学家。恩斯特·迈尔将他列为19世纪第二个最显
  • 香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八十六个(九划的则为第十一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香部归于九划部首。香部只以左方、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
  • abbr class=abbr title=R26: 吸入剧毒R26/abbr警示性质标准词(英语:Risk Phrases,简写:R-phrases)是于《欧联指导标准67/548/EEC 附录III: 有关危险物品与其储备的特殊风险性质》里定义。该列表被集中并再出版于指导标准2001/
  • 游走鲸走鲸(学名:Ambulocetus natans),又名陆行鲸、游走鲸,陆行鲸科走鲸属的一种,是一种早期的鲸鱼,可以同时行走及游泳。走鲸是过渡化石,显示了鲸鱼如何从陆上的哺乳动物演化出来。走鲸的
  • 美国人口历史作为一个殖民地,英属北美的各个省份通常较早的发展城市。在1880年到1900年间,美国的城市人口比率从28%上升到40%,1920年达到50%,部分是由于欧洲移民的缘故。在1890年后,美国的农
  • 强伯勤强伯勤(1939年9月11日-),出生于上海,中国分子生物学家。1939年出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疗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主任、教授,中国医学科学
  • 浴盐浴盐是一种无机固体产品,用以添加到洗澡水中,具有促进清洁皮肤的效果。洗澡时,将浴水放入浴盐中。由压碎的水溶性矿物质(如氯化钠)制成。 用于美容,沐浴享受,清洁,常出现于模仿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