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奥尔格·施图姆

✍ dations ◷ 2025-07-27 20:12:11 #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人物,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物,魏玛防卫军人物

格奥尔格·施图姆(德语:Georg Stumme,1886年7月29日–1942年10月24日)是一位德军将领,最高军衔为装甲兵上将,于第二次阿拉曼战役中心脏病发而阵亡。

施图姆出生于哈伯斯泰德,于1906年加入军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为中尉,战争结束后为上尉,并留在威玛防卫军中服务,担任了第3骑兵师参谋,1926年10月晋升为少校,1930年2月转调至第2骑兵营,同年10月担任第1骑兵营营长。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陆军骑兵科的地位日渐下降,但施图姆仍晋升了数次。1938年,施图姆转调德军新设的装甲兵科,并担任第2轻装师师长,参加了波兰战役。1940年,施图姆担任第40军军长,先后在该单位指挥了法国战役、巴尔干战役、巴巴罗萨行动。此军于1940年时实质为摩托化军,到了1942年改编成了装甲军。1940年7月,施图姆晋升骑兵上将,而到了1941年则改称装甲兵上将,1940年7月他还获得了骑士铁十字勋章。

德军于1941年的莫斯科战役中失败,便设计了1942年的夏季攻势—蓝色行动,为了保密起见而没有文本资料给下级军官,但由于莱区尔少校(Joachim Reichel)没有听到命令,要求施图姆手写下一份战斗流程,施图姆写完后交给了莱区尔,但莱区尔的座机被苏军击落,文件落入苏军手中(虽然最后斯大林认为那份文件是骗局),希特勒对此事非常愤怒,而戈林则替施图姆求情。施图姆而后被转调至非洲战线,并在1942年9月代替埃尔温·隆美尔指挥其非洲装甲军团,然而1942年10月,英军发动了第二次阿拉曼战役,施图姆于最初几天的战斗中,在前线心脏病发身亡,遗体隔天被发现取回。

相关

  • 语态语态(genus verbi,英语:voice)是在语法学中描述句子中动词和参与此动作之主语之间关系的一个术语。当主语是动作的发起者(或之一)时,称为主动语态;如果主语为动作之承受者,称为被动语
  • 奥伊米亚康奥伊米亚康(俄语:Оймяко́н、雅库特语:Өймөкөөн),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北部一村庄,属萨哈共和国管辖。奥伊米亚康位于东西伯利亚山地,因迪吉尔卡河上游同名盆地中央,海拔
  • 李成梁李成梁(1526年-1615年),字汝契,号引城,铁岭(今辽宁铁岭)人, 明朝后期将领,朝鲜人李英后裔。李颇有将才。镇守辽东30年期间组织辽东铁骑,先后十次奏大捷。但因位望益隆,贵极而骄,奢侈无度,
  • 克里斯蒂安·艾克曼克里斯蒂安·艾克曼(Christiaan Eijkman,1858年8月11日-1930年11月5日),荷兰医生、病理学家。艾克曼研究并显示出脚气病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这导致他发现维生素。他与弗雷德
  • 阿卡迪亚 (加拿大)阿卡迪亚(法语:;英语:)曾是法国的殖民地,范围覆盖北美洲的东北部,包括现魁北克东部、整个加拿大海洋省份、和新英格兰,往南一直延伸到费城;而实际上法国政府指明的是与大西洋接壤,在大
  • 虚构作品虚构作品(英语:Fiction、Fictional),虚构是指凭空想像、非现实存在的人事物,有别于假说、理论和虚拟的定义,因为虚构不见得要按照逻辑及科学证明,可以自由夸大。许多创作者会利用虚
  • 高氯酸银高氯酸银(化学式:AgClO4)是一个无机盐,标准状态下为白色或无色有中度潮解性的固体,也存在一水合物。它极易溶于水(557 g/100 mL),也易溶于不含氧的有机溶剂中(苯:52.8 g/L;甲苯:1010 g/L
  • 健康科学研究与发展中心健康科学研究与发展中心(简称CIDICS),是墨西哥新莱昂自治大学 设立的机构之一,致力于在健康、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为社会提供学术和科研的基础设施.该中心坐落在新莱昂自治
  • 仙人掌冰仙人掌冰是一种澎湖当地发展的特色冰品,以仙人掌的红色果实原汁作为冰品佐料。澎湖食用仙人掌的学名为“Crab Cactus”。1645年由荷兰人引进栽植于澎湖的归化种植物,原产于墨
  • 王忠烈王忠烈(1935年-2015年5月11日),江苏无锡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物理学家、国家教委官员。王忠烈生于无锡。在中学时曾任学校团总支副书记、书记。1953年,在高中的最后阶段,加入中国共产